娲皇宫--古建筑奇葩的前世今生

李熠辉 [1**********] 12级电子工程专业

娲皇宫——古建筑奇葩的前世今生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娲皇宫的建筑特点,选址布局,文化内涵,宗教交融和开发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阐释,旨在全方位展示娲皇宫独特魅力的同时,呼吁各方妥善保护这一建筑瑰宝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宗教内涵,进而表达作者本人对古建筑保护和开发的看法并对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娲皇宫 文化交融 开发 保护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索堡村唐王峤(古中皇山)的娲皇宫,不得不说是寺庙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在建筑制式,选址布局上不同于其他寺庙,有着别具一格的特点,还与神话、佛教、道教与儒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多宗教文化交汇于此,构成了娲皇宫纷繁复杂的文化背景。而与其他名胜古迹相同的是,历经千余年风雨沧桑的娲皇宫也陷入了现代价值观念的泥淖,开发与保护就像悬在娲皇宫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娲皇宫的安危。

灵巧与奇思——不拘一格的寺庙

娲皇宫是一处选址巧妙,布局奇特的寺庙园林,它既体现出我国传统建筑在选址布局上的观念,又不囿于其中,依山就势地发挥地形的优势,结合古代神话传说,创造出自己独特灵巧的风格。

在选址上,作为道教建筑的娲皇宫遵循了“道法自然,天法合一”的道教思想,并没有按照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水观念“坐北朝南,负阴抱阳”的规则。首先,娲皇宫整体建筑是坐东朝西,且四组建筑标高各不相同,依山就势参差分布于山脚与山崖。①然而除却方位这一因素,娲皇宫的基址着实是一块风水宝地。主建筑娲皇阁背后几十厘米的地方便是中皇山的断崖,作为主峰来龙山最合适不过,左右植被丰茂的连绵山系作为左辅右弼山,山前的一片空地中蜿蜒流淌的漳水流过,而对面形似元宝的山峦正可作为案山。②而面朝西方,则很有可能是受神话传说的影响,女娲补天的故事是因为西方的天空被撞出了窟窿,于是古代先民在选址时,力图使建筑面向西方,象征着女娲作为神灵继续守护西方的天空为天下百姓减少灾难。

再说布局,我国的寺庙大多将主要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呈对称布局,两侧布置对称式的厢房两厦等。然而娲皇宫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不能形成一般寺庙的

格局,也因此被从僵化的图形中解放出来,格局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十分灵活自由。由于古中皇山山腰台地是呈南北向的狭长地带,用地只有1437m²,非常局促,因此建屋不能有很大的进深,开间也不能过大。因而形成庙内堂阁小巧玲珑、曲折有变的特点。③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娲皇阁,左钟右鼓,梳妆楼,迎爽楼及功德祠依次点缀在狭长的台地上,使整个建筑群呈现出均衡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主次分明的特点。

作为娲皇宫主建筑的娲皇阁,其多层的构造也与我国古代迎神祭天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肇始于战国时代的神仙思想,历经秦汉,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各级官吏的效仿,社会各层的追随,形成一股迎神的社会风气。“仙人好楼居。不极高显,神终不降也。”显然作为重要的祭拜女娲的朝圣地,娲皇阁祭祀迎神的意义不言而喻。④

娲皇阁是典型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以木材架构整体框架保持稳定。它以北齐的石窟起基,将石券作为基层,其上三层为楼阁,由于背靠峭壁,为保持建筑的稳定,楼层间依次内收一定距离,更巧妙的是建造者以九根铁索将楼体系于岩壁上,游客盈楼时,铁索即可绷紧,防止楼体出现前倾,故有“活楼”、“吊庙”之称。这一奇思妙想鲜见于我国现存的古代建筑,实属娲皇宫在传统建筑领域的一大创举。

冲突与圆融——宗教、建筑、官民的相互作用

在娲皇宫逾1500年的历史中,各大宗教与民间俗神信仰,祖先及生殖崇拜交织于此,构成了娲皇宫独特的宗教文化背景。

娲皇宫的前身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行宫,虽然大多均已损毁,仅存三间石窟,五块摩崖刻经保留至今。而多达13万字的刻经有“天下第一刻经群”之称,是北齐崇信佛教的缩影。在此之后,娲皇宫经历多次灭佛运动,尤其是唐武宗灭佛之后,历经几百年的佛道之争,娲皇宫逐渐归为道教占有,佛教在娲皇宫基本归于沉寂。此后直到明万历年间,娲皇宫才又出现在正式文字当中,即娲皇宫现存最早的石碑记述了万历36年重建被火的娲皇宫一事。⑤在此之后相关石碑和官方记载又开始增多,并且出现了又一股重要的势力——儒生,依凭官方势力通过参与娲皇宫的重建与扩建工程或者举办官方祭奠进入娲皇宫从而产生影响。自明代以来,大大小小儒士背景的当地官员纷纷出资参与维护修缮的工程,并且开展了绵

延数百年的官方祭祀活动。清嘉庆《涉县志》载:“我朝顺治、康熙、雍正年间历经修理,每年以三月十八为神诞日,有司致祭”,⑥而这一官方的祭祀活动直至清末才中断。代表统治阶级的儒家一方面看重了女娲的功德价值,例如“继盘古而经天”“正婚姻”“诛共工”“抑洪水”“炼石补天”,符合儒家“有功德于民而祀之”的准则,另一方面则是女娲的教化功能,借女娲之口宣扬儒家伦理观念的内容。⑦在这一过程中,儒家并未与道教及当地的民间信仰产生对立,而是担纲了圆融的角色,与当地信众和道士合作,促进了民间信仰的进一步发展。

而更令我感兴趣的则是娲皇宫的民间信仰,作为神话传说里的人文始祖,女娲自古就是黄河流域一带最为重要的祖先及生殖崇拜的对象。而娲皇宫所在的涉县作为晋冀豫三省交界地,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朝圣地。每年到了娲皇宫举行庙会的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期间,都会有大量来自这三省甚至是山东,天津等地的香客来朝山拜顶。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娲皇宫的民间信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杂糅佛道等官方宗教的完整信仰体系,它与上面提到的各宗教官方势力的生生灭灭处于俩个不同的发展轨迹上,保持着长久的连贯性。更为有趣的是,这一民间信仰的信徒们在娲皇宫成为景区被更多人所知晓前,大多不知道他们所信仰的神灵就是女娲,而是他们口中的“老奶奶”或者“大奶奶”,娲皇宫也被他们称作“奶奶顶”。显然,在民间信仰中作为信仰对象的奶奶顶的奶奶,无名无姓,是一代传一代的神圣存在。这个存活于香客心中的信仰对象,既不等同于文人的书写,更不同于某个空洞的象征。然而也是这一点,给了其他体系无限的象征嵌入的可能,而巧合的是,无论道教,儒家还是当代社会,均把女娲定义为娲皇宫的信仰对象,这不得不说是诸多象征体系的圆融所在。

然而,到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开始向西方文明学习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民间信仰被当做愚昧落后的糟粕被丢弃,而涉县属于深山区,封建迷信思想也更根深蒂固,所以这一进程相对起步较晚且缓慢。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涉县才开始真正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刘邓领导的一二九师于1940年驻扎涉县之后,大力开展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绝大多数庙宇泥坛均遭拆除,而娲皇宫部分主要建筑虽然幸免于难,但是前来祭拜的香客不断减少,民间祭祀也一度中断或者转为暗地里开展。新中国建立之后,娲皇宫又遭“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浩劫,尽管当时娲皇宫由于作为林场职工宿舍而幸免于难,然而大量精美的壁画,石像

被砸坏,木板被拆下来生火。到此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何娲皇宫能够躲过这一次次的劫难呢?这显然不是巧合,用在文革后负责娲皇宫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涉县文保所首任所长程耀峰的话讲就是“一个,这个建筑本身不错,很好。第二个,群众最迷信娲皇宫,叫谁去谁也不敢去。”⑧他这番话涉及到两个极重要的观点,第一点即建筑象征意义的还原,剥离了“封建迷信”的外套之后,建筑物本身是有很高文化与建筑价值的;其次,则昭示了建筑物具有象征意义的强大力量,它强大到足以瓦解现代价值观念的冲击。其实,娲皇宫的民间信仰从未间断,即使在文革时期人们不去娲皇宫进香,也会在家里秘密地向着娲皇宫的方向朝拜。这充分地反映了人和人所信仰的象征之间,彼此的张力是多么强大,娲皇宫的民间信仰在这一地区是多么根深蒂固。

开发与保护——绕不开的矛盾

8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国家对于民间信仰的态度发生转化,此时涉县的民间信仰也开始复苏,娲皇宫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受到政府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工作逐渐开展。上世纪90年代,娲皇宫被赋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进入千禧年,涉县文保所并入旅游局,这意味着娲皇宫的角色从先前单纯的文物保护单位转换为文物保护单位及旅游景区的角色,之后又先后被赋予“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现代意义的价值定义。这一时期,娲皇宫作为风景区在以跃进的速度发展,建筑规模急剧扩张约165倍,先后增建了补天广场,山门,女娲塑像等建筑及停车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随着旅游景区的逐渐火热,门票等旅游收入不仅可以用在保护修缮建筑上,还成为涉县财政收入重要的增长极。自2003年开始,还开启了中断百余年的政府公祭大典,并于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女娲文化节,并规划联合其他地区的女娲遗迹地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放眼全国,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娲皇宫一地的景象,时下几乎全中国的旅游景区都在热火朝天地开发。然而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对于文物、文化的保护是否就应该被置于次要位置呢?为了更好的保护古建筑群落,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少开发多维护以保持原有的古风茂,然而事实上娲皇宫的管理部门不仅相悖而行,还正在规化着更大规模的开发。建造补天台几十米高的巨型女娲石像,将漳河截流形成补天湖配套度假村等等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这种千篇一律的建巨大

造像,挖地成湖和建度假村的行为正在破坏着娲皇宫的古典氛围和文化景观。而最有价值也最无人问津的北齐摩崖刻经却大多露天置放,雨水的冲刷、游客数量的大幅增加、大气质量的急速恶化和酸雨等都在威胁着这些珍贵文物和建筑。⑨ 娲皇宫作为一个在我国建筑史占据一席之地,在民俗学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在开发中不仅要考虑从中得到的经济利益,更要考虑其长远的价值影响。首先,我认为如果要建造人工湖和度假村可以选择邻近娲皇宫景区的地方,而不是在景区之中破坏文化景观,这样既可以做到景区间联动也能达到互不影响的效果。其次,应尽快调整景区的门票政策,在客流高峰期可以采取限制游客人数的方法,以防止超出最大可接待量对建筑造成破坏。再次,应该组建一支日常对古建筑和文物进行修缮和保护的专业队伍,定期轮流关闭一些建筑进行修缮,并且隔数年要进行大型的维修与检查。

历经了千余年风雨的娲皇宫,在无数浩劫战火的洗礼下愈加沉稳庄重,在众多文化信仰的打磨下愈发光辉夺目。我们作为历史的后人,应当承担起保护好娲皇宫这一建筑史上的奇葩,将娲皇宫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的重任,而不是目光短浅地令它充当摇钱树的功能,一味地开发却不施以适当的保护。如今,中国越来越多的古建筑都面临着这一相同的困境,如何平衡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更好地体现其建筑及文化价值,这不仅是有关部门的课题,更是全体国民应当意识到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①李 鹤:《传统文化在古建筑选址中及布局中的作用》,《山西建筑》2010年3月,第13-14页

②尚廓:《中国风水格局的构成、生态环境与景观》,王其亨等著《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7-43页

③许先升:《构想臆绝 布局灵奇——涉县娲皇宫环境景观探析》,《中国园林》2003年04期,第26-28页

④马晓:《中国古代木楼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4页

⑤张土魁:《涉县寺院》,邯郸:政协涉县委员会, 2004年, 第87-94页

⑥马乃庭编纂:《涉县古志四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3页

⑦常玉荣:《女娲在民间——河北涉县女娲民间文化的考察与研究》,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6-128页

⑧鲍江:《娲皇宫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4页

⑨魏超杰:《娲皇宫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研究》,2003年5月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