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地域刻板印象(我是河南人,但我不是骗子)

社会心理学新进展

期末作业

姓名:王萌

学号:H[1**********]

我是河南人,但我不是骗子

----无处不在的刻板印象

你的人生有没有这种时刻?

“你是学心理学的吗?那你说说我在想些什么呗……”

“你是东北的吧?你家是不是一年四季都下雪哪哪儿都结冰?”

“你们内蒙人是不是都住在蒙古包里啊?”

“听说你们广东人什么都吃哎,还是老鼠哦,老鼠什么味儿啊?”

“你是哪里人啊?”“河南的。”“噢,呵呵……”

每当我听到“呵呵”的时候,心里总是五味杂陈的。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刻板印象”。这个概念最早在1922年由一个叫Lippmann 的记者提出来至今,就一直有大量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那究竟刻板印象是何方神圣?对我们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害?它又能不能被改变呢?

你好,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

典型的刻板印象会有几个特别醒目的特征:

特征一:对人不对事,刻板印象的对象是某一类人或某一个群体的。

入选最受人类欢迎刻板印象的群体有(排名不分先后):男人女人、黑人白人黄种人、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异性恋者同性恋者双性恋者、科学家农民工艺术家老师医生律师(职80后90后00后、东北人河南人。人们总是对一类人有着固定的看法。

特征二:就是普遍认为某群人共有的特征。

举个例子,东北人都能喝酒,四川人都能吃辣,双子座的都人格分裂,金牛座的都爱钱,等等等等,刻板印象会忽略普遍现象中的个别情况或者以个别情况来概括整个群体的特征。 第三个特征就是“明知故犯”。心理学家认为刻板印象是人的一种大脑自动化加工的过程。有些人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不礼貌或者场合不对,不会说出来,不过,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理性思维在速度上总是输给我们的刻板印象,总是hold 不住。总结来说,刻板印象就是我们对某一类人的所具有的特征的高度概括,而且这种想法往往是快速而自发完成的。

空气般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无处不在。

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广告,洗衣液调味品广告中的贤妻良母洗衣做饭,事业型男士配着香车美女,牙膏广告都是穿白大褂的,这些广告我们似乎都很受用,这些广告都是媒体利用了大众心理的刻板印象。

电影电视剧中的刻板印象也很有趣,土匪强盗陕西、东北口音居多,小偷乞丐骗子河南口音居多,奸商巨富上海口音居多,国外大片中的中国人基本都是说粤语,中国的取景基本停留在二三十年代满街都是蓝黑中山装的时代。

我最感兴趣的是地域刻板印象。地域刻板印象确实也得到一些心理学研究的证实,比如李春凯等人(2009)曾经在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中进行过一个对上海人刻板印象的调查,让上海籍和非上海籍的学生用形容词形容他们心中的“上海人”,结果跟大家的“常识”既有吻合的

地方,出现频率最高的形容词是虚伪、小气、自私、刻薄等代表小市民习气的词,但也有勤奋上进、独立、能干等正面的描写。之前网络上爆红的各地人眼中的中国地图很有趣的将这种地域刻板印象表现出来。其中河南人眼中,除了河南本地,其他地方的人都是欺负河南人的。我认为,这个地图的绘图者也是受了地域刻板印象的严重影响,如果换个人来绘制,那么一定会有不同的效果。

刻板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Katz 和Barly 就已经发现这种对不同种族的人贴标签的现象,他们找来100个自己学校的学生,让他们从一堆形容词中选出适当的词分别来描述10个不同的种族群体(例如犹太人,中国人,非洲人等)的典型特征,通过归纳概括得出各个种族的刻板印象。之后,大约每隔20年(Gilbert,1951; Karlins, 1969; Grant & Holmes, 1981)就会有人把这个测试重做一次,结果发现这些刻板印象发生的改变也蛮大的。比如Karlins 的研究对比了1933年、1951年和1967年学生对中国人的评价,发现最开始位居高位的是迷信、有心计、保守、爱传统、重视家庭和勤奋。但是几十年过去了,说中国人迷信狡诈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觉得尊重传统、热爱家庭和勤奋才是中国人的核心特质。相信现在再做一次,结果又会大不同了。

刻板印象,我该爱你还是恨你? 刻板印象很容易“一竿子打死一船人”。早年研究刻板印象的心理学家就有一派认为刻板印象根本就是对于一个群体的人的有偏差的“过度概括”。即在有限的材料基础上,做出了极其宽泛的结论。忽视个别差异,经常导致对人的错误认识,做出错误结论。对人知觉的定型化会造成有失公正的社会偏见。通俗说来就是由于一个人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却给某个群体而把人家硬生生地打上这些不光彩的烙印。心理定势的力量真的很大,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重复一些同样或相似的思考过程和行为方式,并产生思想上的惯性,不由自主地依靠过去的经验,按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而不愿意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按照既定的模式思考问题,不仅容易使人厌倦,更容易“麻痹”人的思想,影响潜能的发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人一旦进入思维死角,智力就可能在常人之下。

但是人们依然那么爱用刻板印象,那么是不是说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我们一辈子要跟很多不同的人打交道,因此,能够快速地了解对方是个怎样的人,显得至关重要,这时候,刻板印象能够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快速对一个群体进行分类,然后快速地激活相应的特征。

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刻板印象,前提是要恰当,也何以帮助我们处理和解决复杂的情况。例如,销售员通过一个人的口音、穿着和资讯来判断对方来自怎样的背景,进行个性化销售;通过了解一个人的群体属性,比如来自哪里,读哪个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它能使我们在有限的信息的条件下,快速又尽可能多了解对方的情况。HR 就会常常采用这种方式,来看每天推挤如山的简历;如果你想获得别人的青睐获得一份工作,那你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往往会形成“刻板印象”,如果你第一次出现在别人面前呆板木讷,邋邋遢遢,那么别人就会认为你一直都是这样的,反之如果你第一次举止得体,干净大方,那么你获得机会的几率就大得多了。

刻板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必然存在,对于我们的生活利弊参半,在我们察觉了这一切的时候,就不会执着于它的对错了。

刻板印象,我们来谈谈吧

那些有用的刻板印象,我们还是可以继续运用。

但是有些刻板印象那么糟糕,而且又是那种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念头,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心理学研究者总结出来三点:

1:直接交往

如果你对某个群体有刻板印象,那么就试试跟那个群体的成员交往看看吧。直接接触在过去半个世纪已经被大量心理学研究证实过是有效改变刻板印象最有效办法。Allport ,他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想到“接触应该可以改变偏见和刻板印象”,不过认为需要满足四个条件:交往双方地位平等,高度自主性,群体间合作与共同的目标。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很多实证研究证明他的观点。还好他有个统计学得很不错的直系弟子Pettigrew ,他用了一种叫元分析(meta-analysis )的统计方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之前所有关于“接触”和偏见的文章整理一下,分析一下究竟接触对偏见的效应有多强。结果是发现甚至在不满足这四个条件的情况下,跟外群体的人交往都会大大改善他们对外群体的看法。当你多接触一些黑人,就不会觉得他们人人都会rap ,多认识几个河南人,会发现他们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善良淳朴。

2:间接接触

Wright 等人的研究发现,通过朋友间接了解到外群体的信息也能够大大改变对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如果你无法直接认识你有刻板印象的人,你可以通过认识他们的人来获得信息,这时候他人的信息会给你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你不认识美国人,你觉得美国人很开放,你的朋友告诉你美国人都很开放,那么你就会觉得美国人开放,如果你的朋友告诉你,美国人其实是很保守的,那么你之前的印象就会被改变。

3:奥巴马效应

有研究者(Plant, Devine & Cox et al, 2009)就在奥巴马当选后没多久做了个实验,让大学生先想想奥巴马,再来做之前提到过的那个黑人-白人的内隐联想测试,结果发现那些想一想奥巴马的光辉形象的学生,在测试中的内隐偏见得分明显低于那些没被提示关于奥巴马的学生。研究者戏称这叫做“奥巴马效应”。尽管一个研究并不足以说明奥巴马对美国人的刻板印象有多大的影响。但这种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对改变刻板印象或许真的有不少帮助。

刻板印象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我认为最实际最生活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直接面对面的交往,当你察觉了刻板印象对你的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看法的影响的时候,面对面的去和他人交往吧,当你看到这些人的可爱、善良、讨厌、吝啬等等等等,不要惊讶,不要惊慌,你要知道,他就是他,而不是他们。

面对大众的刻板印象,不要人云亦云,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思维的个体,不要让刻板印象拥有你,控制你哦。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