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规划理念与校园建设

第32卷第5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Y旦!:i;堕旦:!墨Q旦垦塑垒坠!塑望垦塑垒塑塑!丝!丛垒坠旦塑!∑垦堕!!!墨!旦:;!Q!

大学规划理念与校园建设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大学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象征,其空间形态和内涵因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是大学理念变革的反映。本文回顾了大学校园规划理念的演进,分析了新形势下校园规划建设的思路与创新,结合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经验,总结了新老校园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理念;校园建设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05)05-0186—02

一、大学校园规划理念的演进

大学发端于17世纪的欧洲,受城市工商业和商会发展的影响,最初的大学,是从事某种专业知识和学问教学的教师、学生的行会组织[1]。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19世纪初的德国,以1810年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为标志。洪堡认为,大学理念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学术自由、科学统一和教研并重。此后,从1923年雅斯贝斯发表《大学理念》,到1986年尤根・哈贝马斯在海德堡大学建校600周年时以“大学理念”为题作的演讲,都是对洪堡提出的大学理念的进一步阐述。

中国近代大学的校园史,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新型专科学校。建国初期的十几年间,高校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已由1978年的598所发展到2002年的2396所。在校生人数由1978年的341万人发展到2002年已近1600万人,校园建筑也从1978年仅有3300万m2发展到2001年已近2.6亿m2,总计高校校园占地约68400hm2[“。因此,当前许多高校不同程度都面临着扩大、调整、合并和改建、搬迁、新建等各项任务,蓬勃发展的形势必然要求校园建设与之相适应,只有落实到校园发展规划,才能指导校园建设实践。高教园区提出的“三性”、“三化”的规划原则,即主体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功能多重性、社会后勤化、信息网络化、管理法制化。在各校纷纷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对当代校园规划工作的理念、指导原则以及

规划的模式、新特征等有必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二、校园规划建设的途径与创新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建设扩展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就地扩展,逐步有计划地分期扩大,易地建分校;新老校并存,就地再开发;易地搬迁,弃老校建新校;办大学城等[”。

新校园、易地办学、易地搬迁和放弃老校建新校都是在一片白纸上进行的,其规划和建设必须以高起点高目标来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学校未来的发展都是以现代化、数字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为依据进行规划的。第一,现代化是现代大学校园建设的纲领,从总体上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以人为本,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是现代化的标志。新校区从规划到建筑都应充分考虑了人的需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尽可能提供舒适便捷的使用空间,提高广大师生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同时满足大学社会化、开放化的要求,形成对周边地区的“文化科技中心”作用,使大学成为辐射城市的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将城市文化和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在校园规划中,趋向教学区集中化布局,取代各院系封闭独立的布局模式,以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同时应提高建筑设计标准,降低平面设计系数,增加架空层、连廊及室内外过渡空问,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包括环境保护、建筑节能、资源的再利用等,所有建筑都按要求设置无障碍设施。第二,数字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结构,信息的传递是通过各个层次的网络得以实现,现代大学的网络化就是以网络结构从构图形态到内在空间重新构架新型大学系统。要注重信息的联系,

收藕日期:2005-02-21

186

打破各系独立分散的格局,把建筑单体组合成网络化的建筑群,以适应综合交叉学科的教研模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智能型校园。科研、教学环境体现学科空间密切联系与交融。在规划布局、建筑外部空间上均体现网络化的特点,营造流通、交流、接触方便的交往空间,体现研究型大学激励思想,创造知识的环境特点,为教、学、研、管等各种用户提供包括图、文、音、视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平台。第三,园林是人类建设自然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喜欢的嬉戏、休憩、观赏场所,现代大学校园的园林化符合教育理念,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具体实施中应把握园林与建筑的尺度,大学校园应以园林为主,校园建筑是园林中的建筑,并应结合建筑组群创造有层次的丰富多变的园林形态,同时注意以外部空间的城市设计为核心,营造规划、园林、景观、建筑单体一体化的整体校园人居环境。第四,生态化。尊重自然才是真正地以人为本,现代大学校园应特别重视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力求新校园在水文、土质、气候、植物、动物等方面与原有生态相融,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有机结合,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有地域、地区特点的校园环境,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3]。

统风格和谐又有创新不失时代感的校园风貌[4]。

其次,着力解决老校园基础设施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校园内的供水、供电、供热以及煤气、通讯、道路、排水等系统。这些管网系统是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学校乃至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否则学校的发展必将受到制约。由于老校区不少都存在着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校舍建设发展的需要,所以规划时把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和扩建也作为重要的内容来考虑。

最后,新校区选址最好是选择在紧邻旧校园的地块,这无论是从管理方面,资源利用方面,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都比较理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这种可能性,旧校园周围已没有可以利用的土地,另选新校址办分校已是目前各大院校比较实际的一种做法。第一,薪校区拟征土地要尽量保证交通方便,接近主要交通干线,便于教师学生在新旧校园之间的来往,避免处于嘈杂的闹市区或有可能造成严重污染噪声源和有毒源的地块,以利于教师学生能正常方便地进行教学、学习和生活,保障他们的人身健康。第二,不要单纯看重土地价格,要选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块,地下水位尽量低于地下建筑物基准点,土壤耐压力能满足拟建项目要求,以保障在后期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建筑物的基础比较好处理,减少在基础施工中的投资,节约资金。第三,要尽量利用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选择的地块要尽量接近市政供水管线、供电线路、供暖管线、通讯线路、排污管线等,使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避免自身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场外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场内自己配置各种独立的供自己使用的供水、供暖、供电、排水系统等设施的建设,减少建设投资。同时,要考虑在拟建校园附近要有文教卫生和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医院、幼儿园、中小学校、电影院、商业网点以及公园等等,符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保障学校后勤服务工作[5]。

三、校园规划和建设中的几点见解

首先新校园的建筑和文化与古朴的老校园建筑和文化结合是我们校园规划的关键。在新校区建设中我们应认真考察和研究原有建筑的传统风格、已经形成的校园风貌以及各种影响其环境风貌的因素,如新老建筑之间的亲疏关系,建筑物的体量、尺度、墙面、门窗、檐口,屋面形式、色彩等等。通过分析、选择、变形、对比等手法在新旧建筑之间寻求一种能够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媒体(如体形上的融合、材料色彩上的共鸣、建筑符号上的联想),从而使新旧建筑共融于一个发展的环境中,互相呼应,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既与传

参考文献:

[1]李吴,冯伟,蔡晓方.新理念新大学新空间——对新时代我国大学校园规划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4,(2):13—14.

[2]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的思考与再认识口].世界建筑。2004,(9):76—79.

[3]林忠元,吴伟丰,等.从新校区建设看现代化大学校园规划的理念及实施[J].中国高等教育,2003,(9):35—36.[4]周森唏.老高校校园扩建改造规划原则的探讨[J].河海大学学报,1995,(4):107一110.[5]徐剑峰.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规划[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4):120一123.

UniversityCampusPlanningIdeaandConstruction

WU

(Henan

Peng

NormalUniversity,Xinmang453007,China)

space

appearance

Abstract:Universityisthesymbolofthehumanspirithome.Its

contents

andconnotationweregiventhenew

paper

constantlywiththedemandingvarietyinsociety,whichreflectedthechangingofuniversityidea.This

looked

backevolutionoftheuniversitycampusplanningidea,analyzedthetrainofthoughtandinnovationunderthenewsituation.Combinedwiththeexperiencesofconstructionandplanningoftheuniversitycampusin

that

our

country,it

summarizedtheitems

shouldbenoticedintheconstructionandplanningofnewandoldcampus,andKeywords:universitycampus;planningidea;campusconstruction

gave

someadvicesandcountermeasures.

大学规划理念与校园建设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吴澎, WU Peng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5,32(5)1次

参考文献(5条)

1. 徐剑峰 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规划[期刊论文]-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1(04)2. 周森晞 老高校校园扩建改造规划原则的探讨 1995(04)

3. 林忠元;吴伟丰 从新校区建设看现代化大学校园规划的理念及实施[期刊论文]-中国高等教育 2003(09)4. 高冀生 中国高校校园规划的思考与再认识[期刊论文]-世界建筑 2004(09)

5. 李昊;冯伟;蔡晓方 新理念新大学新空间--对新时代我国大学校园规划的思考[期刊论文]-安徽建筑 2004(02)

引证文献(1条)

1. 吴小翎. 罗纲 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的建设理念与实践[期刊论文]-医学教育探索 2009(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nsfdxxb-zxshkxb200505060.aspx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