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教案_1

第十四章 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节 病毒

一、 教材分析:

病毒作为结构最简单的生物,背放在介绍生物分类的最伊始。一方面使学生有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也将病毒最为一类特殊的生物列出,使学生间接地意识到生物学是在不断发展中的。

二、 设计思想: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病毒对于学生来讲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他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却无法看到。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看到它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病毒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因此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和故事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特点及

其种类等

(2) 让学生认识病毒对人类既有有益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2. 能力目标:

(1) 通过让学生对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之间的比

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发那杆的探究能

(3)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

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病毒会给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

活、善待他人和科学解决问题的态度。

(2) 通过对病毒危害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与防病毒性疾病

的良好卫生习惯,并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3) 通过病毒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害的认识,以及对其合理利用的

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四、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特点及其种类等

解决方法:利用图片、结核病度的功能向学生介绍,帮助其记忆理解

五、 教学媒体:

1. 病毒图片

2. 病毒繁殖的flash

六、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病毒

一、 病毒的基本特征

1. 结构特点

组成:蛋白质外壳 核酸(DNA 或RND )

形态:多样

2. 基本特征:非常微小、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二、 与人类关系

七、 教学过程

附录1:病毒的发现

1892年,俄国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间接的证明了病毒的存在。烟草有一种病毒,称为烟草斑纹病。病叶颜色不均匀,成斑纹状,叶面多皱。伊凡诺夫斯基发现,如果将病叶捣碎,将叶汁涂到健康叶上,健康叶很快也要发生斑纹病。但如果将病叶汁加热,再擦到叶上,叶不发病。伊凡诺夫斯基认为,并叶汁中必然会有导致发病的“细菌”。于是他用细菌陶土过滤器将病叶汁过滤来获得无菌的叶汁。将过滤得来的无菌叶汁擦到健康叶上。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滤过得病叶汁也能引起斑纹病。他认为有两种可能:1。这种细菌太小,能通过陶土滤器;2。细菌虽被阻,细菌分泌的毒素存在于滤液中,可以致病。他后来的实验证明,滤过叶汁中的致病因素在感染到新叶中后,由繁殖

增生的能力。因此他确认,这个致病因素是个很小的、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显微镜下看不到的“细菌”。从此后人们便称这种病原为“滤过性病毒”,简称为“病毒”。1935年,烟草花叶病毒被分离出来了,并被纯化为结晶。如果把结晶的病毒再注入烟草中,病毒就恢复活性,繁殖增生,而使烟叶患病。从此人们才完全肯定,病毒和细菌是截然不同的。病毒能成为结晶,说明病毒不是细胞,而是比细胞小得多、不具备细胞形态的颗粒。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