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 读书笔记

民俗旅游一二事儿

——《民俗旅游学》

旅游业在当今世界蓬勃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深层次的旅游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民俗旅游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使我国拥有了丰富的民俗。我国民俗旅游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已成为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既是一种文化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一.民俗旅游商品

民俗旅游商品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在招徕旅游者、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在旅游产品体系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再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型开发滞后。各地兜售相同或相似的旅游商品,使得旅游者的购买兴致大大减弱,相同的旅游商品使景区景点的独特性被隐藏,减弱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因此,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性开发是十分必要的。各地根据自己承载的文化内涵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旅游商品,而不是一味迎合顾客的喜好而兜售。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商品,只会让游客厌恶而不愿购买。

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不同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重要步骤,也是旅游发展的关键。民俗旅游文化开发需要注意:一是抓住宗教旅游。宗教活动是民俗活动,牵动着信徒的心,佛教、道教、基督教对我国各民族有深刻的影响,宗教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中国的佛山道观以及各种庙会,吸引着游客的心,形成“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格局。二是田园式旅游。将各地传统民俗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开发出来,进行文化创新吸引旅游者。让身处城市的人们体验到乡村质朴的气息和传统的热闹。

三.民俗旅游管理

民俗旅游研究者认为民俗旅游史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的享受,人们开始追寻自己民族曾经的辉煌。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旅游者对名胜古迹感兴趣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达到56.7%。如此看来,民俗旅游可作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满足西方人想象,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民俗旅游是作为一种有原生态性的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民俗保存完好的地方大多是偏远的山区或是一些独立的少数民族聚落,受现代工业的影响少。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大量的人流、资金以及外界价值观的输入,使得民俗风情旅游越来越远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各地建起民族村、民俗博物馆,截取最吸引人的部分加以改造迎合游客的品味,经过市场逻辑筛选的民俗文化旅游事项,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对原有文化的粉饰、包装,满足旅游者对异文化想象的心理,只是一种无深度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如此,继续下去只会让民俗文化内涵流逝的越多,在强势文化的入侵下,许多民俗文化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文化的趋同是可怕的。保护民俗,从民俗文化的内涵保护做起刻不容缓。

凝固的思想,壮美的史诗

——《中国建筑史》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她是实实在在的,透过她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性格,了解一方土地养育的人们,了解一个时代的兴衰荣辱。她承载的太多太多,用心去感悟她的风采,用心去聆听时代的步伐,用心去感受不同民族的心灵场所。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建筑也是一脉相承。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自然就产生了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地理状况也决定了不同形式的建筑。北方严寒,墙体厚实,屋矮顶平;南方雨水充沛,屋顶尖耸,飞檐翘角。热带地区湿热以干栏式建筑为主,防蚊虫野兽又适合人们居住;青海、西藏等风大地区又以碉楼为主,防风沙保暖。除去地理环境的差异,民族的差异,还有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奇特建筑,福建的土楼,江南的马头墙,还有各式各样的屋顶,亭台楼阁,轩榭廊桥等等。每一个建筑都承载着这个民族的一种期盼,不仅仅有遮风避雨的作用,不仅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多的是这个民族文化的传承。

中国是一个热爱自然的民族,亲近自然,提倡“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不论是巍峨的宫殿庙宇,还是私家庭院,建造之初衷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中国的建筑工匠们偏爱木材,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便是木结构,区别于西方的石料垒砌之法。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提到“(中国工匠)在结构方面之努力,则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身完美之形体。匠师既重视传统经验,又忠于材料之应用,故中国木构因历代之演变,乃形成遵古之艺术。唐宋少数遗物在结构上造诣之精,实积千余年之工程经验,所产生之最高美术风格也。”中国历经千年,建筑艺术一脉相承,朝代更迭,建筑风格大同小异,中原大地,幅员辽阔,各种建材均不缺乏,为何独爱木材?建筑体现民族的思想,反应民族的性格。

我国建筑木构特征形成有以下因素:首先,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两岸森林茂密,高大的树木繁多,为建筑高大的宫殿提供良好的建筑材料。树木繁多,取材便利,让帝王的私欲更加膨胀。战国时期就有“高台榭”、“美宫室”的作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加紧宫殿的建造,“蜀山兀、阿房出”相传“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立五丈旗”可见阿房宫规模宏大。其次,木材不像石料那样坚硬,韧度较好,构架原则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中国建筑之所以能自热带以至寒带,由沙漠以至两河流域及滨海之地,在极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始终适用,有赖于此构架的绝大伸缩性。

以立柱四根围绕而成的空间为“间”,主要的构造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此种构架制的特点,使建筑物上部的一切载荷由立柱和梁枋来承重,不借助高墙厚壁的垒砌。建筑中的所有墙壁都是“隔断墙”不负重,因此门窗不受墙壁限制,墙壁可按实际情况来设计,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应证了中国民间的俗语“墙倒屋不塌”。由于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中国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大部分地区受地震影响严重,这种结构的建筑帮助当地居民减少损失和人身伤害。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高达23米,近千年的历史,曾经经历附近发生的八级以上的大地震,又受1976年唐山地震影响,还安然无恙,充分说明抗震性能好。这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汉族“婚姻”的学问

——《中国景观史》

《中国景观史》是将中华文化作为一种区域现象加以考察,从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异角度阐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无论何种文化的发展都是其时间传承和空间扩散与区域的紧密联系有关。本书从景观机制、景观过程、景观背景、宗教民俗语言文学等景观、景观区划等方面进行阐述中国景观的历史。景观史涵盖的内容广泛,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具体的景观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形象生动。

“婚姻”古时写为“昏因”,说是男子在黄昏时分迎接新娘,而女子因男子而来,所以叫做“昏因”。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嫁,谓女适夫家;娶,谓男往娶女。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合好之际,谓之婚姻。《礼记·昏义》:“婚礼者,礼之本也;”“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这种观念反映了古代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习俗,婚姻主要作为可以祭祀祖先、延续后代的手段。

古代汉族女子出嫁曰“归”,《说文》说:“归,女嫁也。”可见女子出嫁以男家为家。“嫁者,家也。”可见“嫁”字本身就意味着“有家”。《说文》也说:“娶,娶妇也。”“取”同“娶”,表示男子把别家女儿取到自己家里。在嫁娶之间,男尊女卑的风俗体现的淋漓尽致。“嫁”“娶”两字就可以证明。嫁对女子来说是被动的,古代只说“嫁女”“嫁妹”,不说“嫁夫”,可见嫁的权力操控在父兄手里。娶,对于男子来说是主动的,所以古代常说“娶妻”“娶妇”。

婚姻的几个原则也说明了男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中位置。“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家族的绵延,娶妻生子才是一个家族中男子的首要职责。在家族中婚姻的首要职责是繁衍后代。“门当户对”是重要原则,一段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一个行业乃至两个国家的事,联姻是政治常用的手段,因此结婚的双方必须在经济、政治上互相帮助或是互相补充,这样世代相连保证家族的兴盛。这样的婚姻下,幸福生活的可能是极其渺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重要保证,自由恋爱会对门当户对产生冲击,也会使许多政治联姻破产。在封建家长制下,为了家族利益,个人幸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成婚时按六礼来进行,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虽然复杂繁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体现一种平等的。纳采,是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同意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形式上是男方主动,夫权为中心的社会的体现,同时女方也有拒绝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平等的。纳采礼物用“雁”,用雁的说法历来有多种,比较可信的有几种:取其行至有序之义,雁以转徙飞行,强壮者引导,幼弱者尾随其后,从不逾越。长幼有序是儒家礼法的重要原则之一。除此之外,用雁在当时还有喻其从一而终、不再醮之义。问名,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及出生日期,俗称“合八字”。目的是:一是防止同姓近亲婚姻;二是利用问名得来的生辰来占卜当事人的婚姻是否适宜。纳吉,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徵,男方家把聘礼送到女方家。这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请期,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亲迎,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

汉族的婚礼有着浓厚儒家传统思想,体现中国男尊女卑、夫权天下的理念,同时是家族联姻和亲等的政治手段。

寄畅山水,悠游天下

——《中国旅游史》 旅游,自古有之,从人类开始为了生存而不断迁徙,从轮子、船帆的发明,道路的统一完善,商贾的出现,交易的扩大,人们开始向往别的地方,开始寻求超越自身的局限,了解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探索未知的领域。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中国历来没有形成一种强势的宗教或是极端的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国从原始文明中发展而来的道教,为历代君王所用的儒教,以及给人民以希望的佛教,三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三者不断地斗争不断的融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主流。中国文人受这三种思想影响,既有登入仕途的入世情怀,也有归隐山林的出世情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顺应时代潮流,不激进,不懦弱。

中国自古没有崇尚神灵的传统,受道教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世思想,对道家的“重生恶死”思想尤为推崇,文人墨客对生命易逝,人类渺小的感触尤为强烈。在动荡的年代,在人生失意之时,在年纪稍长的时候,甚至是最欢愉的时刻,文人心中的一丝惆怅之感会油然而生。此时此刻,他们能排遣内心郁闷,缓解这种疼痛的办法一般是寄情山水,抒发郁闷,排遣孤寂。有能力到处壮游自然是美事,更多的人是出仕为官,为了能更好地贴近自然,他们便在自家庭院中营造这种与自然亲近的氛围。六朝时期,大量的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给造园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江南的许多私家园林就是那时候的杰作。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见苏州的园林的精美绝伦,众所周知,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小小庭院历经数百年,几经易手而得以保存,比起皇家园林更是多了一份沧桑与不易。中国的造园艺术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叠山理水非常讲究,山水相互映衬互为表里,陈从周先生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园林最讲究的是山水在园林中的应用,宋人郭熙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江南园林以玲珑精美著称,以小见大,将自然之物溶于方寸之间,设计原则简单,运用假山湖泉代替真山真水,营造一种寄畅山水、悠游天下的气氛。苏州网师园是公认的小园,所谓“少而精,以少胜多”,运用假山与建筑相对而相互更换的一个原则,无旱船、大桥、大山,建筑物尺度略小,数量适可而止,亭亭当当。假山平处见高低,直中求曲折,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黄石山起脚易,收顶难;湖石山起脚难,收顶易。黄石山要浑厚中见空灵,湖石山要空灵中寓浑厚。简言之,黄石山失之少变化,湖石山失之太琐碎。叠黄石山能做到面面有情,多转折;叠湖石山能达到宛转多姿,少做作,此难能者。

江南小园常以小池、滴泉、静湖等小片水面来造园,因地制宜,融情寓景。为了形成山间野趣就在池岸边植芦苇,为了延长游览时间在水面建桥,步涉水点,铺石,增加游览的兴致。为了扩大空间常在岸边建造临水的台榭。山水相间,情趣自见。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亲近自然的天性,“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之稳健,水之灵动,都是文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他们为人处世的标准,待人接物要灵活,自身秉性要稳定。热爱自然之美,无法置身山水间,就将自然山水融入自家庭院的尺寸间,用想象运用所有的感觉去感受山水带来的美感。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情趣。

“心学”的发展

——《浙江文化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杰,一方文化造就一方的特色。江南美,风景美,物产丰,人聪慧,思进取。浙江位于中国的东部,背山靠海,位置优越,人杰地灵。浙江的文化史受地理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过多次,最显著的是沿海平原经历的三次海侵,依次为星轮虫、假轮虫和卷转虫海侵。经历沧海桑田的变迁给浙江的文化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因建德地区高于其他平原因此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犬齿化石,命名为“建德人”,最新研究表明10万年前较为暖湿的条件下,浙江大地上已透露文明曙光。随着文明的演进,两晋时期北方贵族的南迁使南北文化进行深入的交流融合,浙江文化不断地发展进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孔孟的儒家学说,随着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潮影响,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独领风骚数百年,至今影响依旧。时代变迁,朝代更迭,儒学的重要被继承下来了,古文典籍在抄录中流传下来了。社会变化,对这些经典的解释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宋朝,朱子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考据,推出了理学的说法。在朱子思想的影响下,陆九渊和王守仁又有了自己的理解,产生了新的学说——心学。张九成钱塘人,是心学的开创者,他提出“心即理”,也就是说理不在心外。理不在心外,即事不在心外,理、事皆来自一心,并会归于一心。心是世界万事万物及其运动的本原。张九成已经把心学的基本要义提出,以心为世界的本体的观点,陆九渊和王守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张九成强调“内自琢磨”并不排斥“外更切磋”,主张“穷心中之理”并不排斥“穷事物之理”,尤其强调道理在于人心,却不离人情日用,反对舍人情求至理,以虚无为道。这种思想既不脱离心学注重精神立场,也反映了浙江地方文化所具有的务实精神。

心学在哲学本体问题上认为“以心为本”,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崇扬,与朱熹的理学“以理为本”思想形成对立。这种观点要求一切认识和行为都要从人内在本性出发,强调人的自我意识的独立性、自主性。是理学禁锢下的人性解放,摆脱绝对理念的束缚。心学不仅是一种主张道德内省的学说,它对主体精神和人的自我意识的肯定和崇扬背后,进一步表达对思维自由和人性解放的要求。

明代的哲学家阳明先生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他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知行合一”。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浙江的先贤们在文化思潮中不断的进取反思,推动一次次文化的革新,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时代进步。在新时代下,我们应秉承知行合一的思想,尽我们所能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好一点。

旅·游

——《旅游学》

旅游,自古有之,从人类开始为了生存而不断迁徙,从轮子、船帆的发明,道路的统一完善,商贾的出现,交易的扩大,到人们开始向往别的地方,开始寻求超越自身的局限,了解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探索未知的领域,旅游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中国历来没有形成一种强势的宗教或是极端的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国从原始文明中发展而来的道教,为历代君王所用的儒教,以及给人民以希望的佛教,三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三者不断地斗争不断的融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主流。旅游即为旅行和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和在那个地方发生的点点滴滴,探访远古的痕迹,追寻名人留下的诗篇和古迹,欣赏祖国大好河山,或者为了四处游学,为了心中的信仰不远万里去参拜朝圣,每个人都有自己出游的理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旅游对我们而言是普通寻常之事,旅游是件快乐的事,去旅行对年轻人而言是寻找刺激,体验生活,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好机会;对中年人而言,是放松身心,休闲娱乐,健康体魄,积蓄力量的好时节;对老年人而言,旅游是消除寂寞,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感受自然的好方法。人的一生都在旅行,从母亲的肚子里经过一年的旅行游玩,哇的一声来到了更大的世界,开始成长之旅,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想去别的地方看看,换一种身份,换一种心态去体验生活。

不论是为了欣赏山水风景的自然之旅,不论是为了寻幽探古的文化之旅,不论是为了虔诚信仰的宗教之旅,还是为了增长见识的求学之旅,以及其他目的的旅行,都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让自己的精神得到满足,旅行的意义就在于此。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目的,对于相同的风景也各有见地。因此自然山水存在千百年,优美之境百年而不衰,慕名前往,历代名士留下自己的赞美和敬仰,使这自然之境又添人文气息。千年下来,优美之地必是风景绝佳,文化丰厚。我们旅行就是为了能放松身心,从前人的智慧中找寻自我,从前人留下的壮美景色中感叹古老灿烂的文化,从他们的智慧中得到启示创造新的事物,新的思想。

旅游从心出发,好好爱自己,享受生活。

生态旅游未必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型旅游

——《现代旅游管理导论》

本书有许多独到的观点,其中生态旅游未必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型旅游的观点,与现在主流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大相径庭。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刻板的认为生态旅游一定是可持续发展型旅游,没有经过辩证的思考而得到的答案是不科学的,没有一样东西是只有利没有弊的,生态旅游也不例外。生态旅游与普通的大众旅游相比较,更加注重生态保护,自然的传承,符合当今社会倡导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呼吁。

生态旅游的出现是因为人们认识到旅游的破坏性,认识到旅游对自然改造的不可逆转,生态旅游的提出似乎是解决现下地矛盾。可是事实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发展生态旅游的初衷是好的,为了减少自然的压力,达到可持续发展,而事实却是另一种破坏。以四川青城山为例,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使其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为了维护旅游胜地的美景,招徕更多的旅游者,四川青城山区是通过其他区域向该区域输入自然资源和枯竭自身自然资源来维持该地区的发展,该区域已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据统计,2003年来此的旅游者是其常住人口的8倍,对旅游人均生态足迹进行年度转化,旅游者是当地居

民人均生态足迹的1.52倍。旅游者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能源消耗均超过当地居民,更超过当地生态承载力的供给。由此可见,目前的旅游活动仍处于一种资源与能源高消费的状态。从土地的利用类型看,大部分用于吃、住、行方面,即餐饮、住宿、交通消费,大量游客的涌入,能源消耗将进一步扩大,增加该区域对其他区域的依赖性。

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而现在发展的生态旅游只是在这一幌子下的大众旅游的翻版,对自然的破坏,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都是存在的。因此发展生态旅游不该只是口号,要落到实处,节约能源,控制旅游者数量,不以经济利益来伤害环境效益,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旅游——未来的怀旧产业

——《全球旅游新论》

本书收入了33位学者的真知灼见,它们都是与旅游对当代社会影响有关的。书中的各个章节包括了著名教育工作和实际工作的不同观点,他们所代表的领域包括了著名教育和实际工作者的不同观点,他们所代表的领域类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政治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本书重在探索旅游界人士所面临的大事,全书为每个章节从国际的角度规定了一个小小的专题,对所需要的变化和变革,各个章节集中审视、考虑和探索。每一章都探索一些关注点、重大事项、假设推断、评价与观点,以及作者本人对所持观点的解释。

旅游将在未来成为支柱性产业,推动这个时代的发展。旅游的内容也将随时间的变迁而有所改变,人们对自然的审美,对人文景观的认识,对新奇事物的熟悉,使这些在后工业文明下成长的人们对前一个时代的东西产生兴趣。“东北的老工业区、底特律的某些汽车车间、英国格拉斯哥的工业区,这些荒废的城市景观至今还都没有成为真正的旅游目的地,与我们时代生产生活尚未完全脱离大工业机器有关。”

保留荒废的大工业机器景观,就是保留一座城市本身的记忆,而当人类真正进入远程网络工作和生活的时代,对工业时代的怀旧或许会成为一种急迫的心理需求,就像现在小资阶层需要在弄堂和小镇怀旧一样。当人们进入彻底生态化和信息化的未来世界,工业烟囱令旅游者趋之若鹜,并非是幻想。“因为补足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类自身历史的记忆,就是旅游内在的动力。”

旅游本就是厌倦了现实的生活,对一尘不变的日子感到腻烦了,想找一个打破常规,改变自己身份的地方或是一种生活方式,让自己放松,让自己重新活过。现在的钢筋混泥土的房子让人压抑,每天生活在一个个火柴盒的房间让人窒息,所以人们崇尚大自然,回归自然。我们是没有亲身经历过工业文明的人,没有感受过大机器的宏伟,没有感受过烟熏火燎的煎熬,对于那个时代我们有太多的想象,太多的憧憬,因此人们开始怀念那个时代,开始创造那个时代的代表来借此体验那个时代的气息,认识了解人类文明的进展。

中西园林的差异

——《基础旅游学》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水文,造就不同文明的滥觞,中华文明的农耕传统,依傍群山而存,对树木情有独钟。西方蓝色的海洋文明,让他们与水结下不解之缘,与石有着浓厚的关系。下面谈论一下中西园林的几点不同。

1.自然美和人工美

中国人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自然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任其自由发展,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而西方人追求冒险超越征服自然,让自然之物臣服于人类的改造之下,体现的是人工美。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2.感性与理性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政治黑暗,许多文人墨客为了逃避现实,崇尚清淡,留恋自然。这一时期,山水画、山水诗大量的出现。中国自古诗画一体,在诗画的影响下,中国的园林也趋于这一风格。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感性"的美学思想。而西方园林一直深受西方理性思维的驱使。她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体现了西方造园“理性”的美学思想。

3.木结构和石造

我国的传统建筑是一种木结构体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式木构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万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的楼阁与塔等建筑,墙壁是起围护、分割作用的非承重构件。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的空间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着重在于强调建筑实体的气氛,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其建筑艺术加工的重点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装饰艺术上。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