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板:[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认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主题:《长方体的认识》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周军红 郑州市郑东新区杨桥娄庄小学 一、课程标准要求

1.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了解一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 2.课程内容: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要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按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从生活实际引入,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模型的演示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以动促思。但让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表述发现的特征,学生往往有一种心已知、口难述的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进行引导点拨。 三、学习目标

(一)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演示等活动,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会看长方体直观图。(CS )

(二)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会用数学语言正确描述长方体的特征。(CS )

(三)能运用长方体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积累图形和几何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数学思考。(CS ) 四、评价任务

(一)能识别长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的直观图,会辨认长方体的长、宽、高。(DO1) (二)会用数学语言正确描述长方体的特征。(DO2) (三)能运用长方体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DO3) 五、资源与建议

(一)对教材的简单分析

《长方体的认识》是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是一节概念课,这部分内容是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一步认识其他立体图形和学习有关计算打好基础。本课时内容主要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二)设计思路

根据本节课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教材的编写特点,我在设计学习过程是,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 新课的引入顾及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诱使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矛盾的焦点上迅速展开。学会不仅明确了学习目标,而且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 整个学习过程力求在老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中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孩子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发现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人。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逐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3. 对资源的分析、建议:

(1)学生:本班34名学生,按学生的学业质量可以分为四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都是10名,第四组4名。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检验目标达成度。

(2)座位:将第三组和第四组待优生的14名学生与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学优生排成同位,方便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3)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施、长方体实物两个,其中一个是两面是正方形的。 (4)学生准备:自带生活中的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5)学习单:有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有效保障学生自主、合作的经历学习过程;有效实施对不同学生的分层指导。

4. 学习流程: 温故引新 揭示课题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深化认识 课堂小结 引发思考

5. 学习重点:经历探究长方体特征的全过程,发现长方体的特征。 6. 学习难点:长方体的长、宽、高,建立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通过观察、操作、演示、课件动画展示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附: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6个 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棱: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