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企业管理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和其标识

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对应关系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和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二、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和示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和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4.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6.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7.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和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

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三.英文文献引用

1.文内引用规范

引用文献时作者标注要规范,英文文献一般标注作者的姓。如Bill Clinton,Clinton是姓。

(1)第一种引用方式:作者姓(年代)认为………………。 正确的引用:Clinton(2008)认为……

错误的引用:Bill(2008)认为……、Bill Clinton(2008)认为…… (2)第一种引用方式:………………(作者姓,年代)。

错误的引用方式:……(Shiva Nandan,2005;Wang Xingyuan,2005;Chen,2001;冯英健,2002;倪丹,2006;郭晓娟,2008)

正确的引用方式:……(Nandan,2005;Wang,2002;Chen,2001;冯英健,2002;倪丹,2006;郭晓娟,2008)

2.文后参考文献列表格式规范

在参考文献中则应该为:Clinton, B.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 年代,卷(期):开始页码-结束页码。 而不是:Bill Clinton或 B. Clinton.论文名称……。

(1)期刊文献引用示例

Riggins, F.J. and Mukhopadhyay, T. Interdependent Benefits from 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s: Opportunities for Business Partner Reengineering[J]. Journal of MIS, 1994, 11(2): 37-57. (2)英文专著引用示例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M]. Newbury Park, CA:Sage, 1994.

四.注释格式

区分注释与参考文献的不同,正确使用注释。具体参考附件论文“注释与参考文献辨释及规范化(吴赣英,2008)”。

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点 2011年3月11日

第8 卷第4期2008年12月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Vol.8 No.4Dec.2008

注释与参考文献辨释及规范化

吴赣英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 注释与参考文献是学术论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学术成果的表达和传播效果,反映文风、学风、工作作风等。注释与参考文献各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和著录方式,应予分开。要实现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规范化,应在执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切实注意一些处理细节,在实践中逐步统一规范,并建立专家和编辑严格把关制度,加强作者自律。

[关键词] 注释;参考文献;学术论著;规范化[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26(2008)04-0086-03

Distinction and Regularization of Notes and References

WU Ganying

(Journal Editorial Section,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Abstract: Notes and referenc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academic works and are essential in achieving aca-demic regularization as well. The regularizatio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works' expression and spread, and repre-sents the author's style of writing, researching and working. Notes and reference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andwriting methods, should be separated. To achieve the regularization of notes and references, after following thenational standar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in handling some details. In addition, experts and editors ought to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checking out to boost the self-discipline of authors.

Key words: Notes; References; Academic works; Regularization

学术界与出版界一般都把学术论著中是否详列注释与参考文献看作是反映学术论著和作者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视其为学术道德和治学态度严谨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日常的学术论著和编辑出版实际工作中,学术论著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相当严重,往往把二者混淆。因此,一定要对注释与参考文献进行科学的、准确的界定,根据不同类型采取合乎规范又科学合理的编排和著录方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进一步研究注释与参考文献异同、应注意的问题及规范化,促使注释与参考文献进一步规范化和更具操作性,努力探寻符合学术论著表达与传播的基本统一的规范著录模式,以推动图书、期刊编辑质量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式,不能相互替代,应予分开[1]。

1.注释

“注释亦称注解。书籍辅文的一种文体名。对正文中的文字、词汇、读音、典故、史实、列文出处或内

[2]222

容方面所作的说明。”它是对学术论著正文中各类

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献。注释类型有标题注释、作者注释、释义性注释及引文注释。前三者主要以解释说明为功能,而引文注释属于文献引证注释,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新标准,应将引文注释列入参考文献[1]。

引文注释列入参考文献,可采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而对其它注释著录格式[3]似无格式可言。一般而言,注释有以下三种情况:(1)脚注。题目、作者及释义性注释均用脚注列于当页不加序号,正文图表注

一、注释与参考文献辨释

注释与参考文献各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和著录方

[收稿日期]2008-08-11

,女,广东兴宁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作者简介]吴赣英(1964—)

第8 卷第 4期

吴赣英:注释与参考文献辨释及规范化

87

也可采用脚注。(2)尾注。释义性注释也可用尾注列于文末或在书末以序号标注[4]。(3)文内注。除正文图表注跟随于图表后外,其它文内注多是夹排在正文中,又称夹注。注文放在须注释内容之后的小括号内。注释排在文末的,先注释,后参考文献[5]。注释用数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前提下,引文注释就不必承担说明引文出处的任务了,而归列为参考文献,引文注释成了多余之物。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定义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

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注释中的注文是叙述文字,为一般行文,其标注应采用传统注释方式。注释一般在学术论著中不是必备的,有需要说明或补充、解释的问题则标出,没有需要说明或补充、解释的问题则不列出[6]。

2.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也称参考书目,是“书籍辅文之一。作者为撰稿需要,用作参考的他人著作、论文或有关文

献。”[2]224

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引用他人劳动成果的尊

重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也表明是作者应尽的一项法律义务。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除表明作者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外,也为读者提供了鉴别学术论著水平的信息,并可大致评价学术论著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节约论著篇幅,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研究。现今,参考文献的作用从学术研究扩展到学术评价,承担着制止学术腐败的责任。参考文献在著录范围上要广,应该包括在文中引用过的所有文献和在创作过程中对作者确实起到借鉴和启发意义的所有文献作品。参考文献资料类型有专著、期刊、报纸、专利、标准、电子文献等。参考文献必须来自于原论著,而不能是二次引用。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请参阅参考文献[6]。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目前最通用的基础性标准之一,适用于文理各学科、各种类型的出版物[5]。参考文献著录可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我国图书、学术期刊大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末注,按先后顺序编排序号,顺序码在正文中一般以上角标的形式出现。采用何种著录体系,各刊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由选择,但应注意在一种期刊中,应力求一致。参考文献用数字加方括号标注(如[1]、[2]……)。参考文献著录应有详细的要素,采用的是表格形式,为文字加专用符号组成

[5]

参考文献一般在学术论著中是必备的。通过所列参考文献说明,其科学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上做基础或参考的,具有继承性特征

[7]

二、处理注释与参考文献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处理注释与参考文献的交叉、重叠

注释与参考文献虽然在功能、著录方式上有明显的差异,但二者有时也有交叉、重叠的情况[7],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引文注释所列引文必然包括在参考文献之中。在执行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

源。”[6]

这里的引用既包括“直接引用”也包括“间接

引用”,有“参考”之意,即参考了前人的观点、方案、数据、资料等。所谓“参考文献”是指与正文的内容密切相关,撰写或编辑正文时参考了的文献。

2.对所附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全部作标注

注释一般均会在正文中全部做标注,而往往忽略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全部作标注。于是,就出现了“整

体参考问题”[1],即学术论著文后所附参考文献在文内

相关处不作具体标注。

那种不在正文中引文处、参考处作标注而只在文末开列参考文献书目的做法常常带来许多弊端。按国际、国家标准的一致规定:凡文后所列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制,对引用文献的地方(如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数据、资料等),必须对应于文后参考文献,将相对应的序号按先后顺序采用上角标的形式标注于正文中,做到序号标注准确,每条文献的著录项目齐全,标志符号的使用和著录格式正确;或按著者-出版年制,在正文中标注著者姓名、出版年。这是保证作者将亲自查阅的对论文有实际参考价值、并被引用的资料列入文后参考文献,避免列入无关文献,增强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重要途径。如果是整体参考、借鉴了他人某一论著的基本理论或方法,一般可在正文的引言(或开头)部分适当处予以交代并作注释。

3.所列参考文献不能是非公开正式出版资料

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专著、连续出版物、报纸、论文集、专利文献、国家标准、电子文献等正式公开出版物中的文字、观点、数据、图表等内容可以引用,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非正式出版资料不能列作参考文献。引用非公开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如档案资料、内部资料、学术会议交流材料、单位宣传材料等,只能在正文中以夹注或脚注、尾注加以说明,或以电子文献形式列出。但有的作者和编者往往把非公开正式出版的资料列作参考文献,这应引起高度重视。

4.注释与参考文献标点符号用法应引起注意

以引文类参考文献为例,引文后标点应对照原文,视具体情况决定标点位置,而不应想当然。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1)如果引文是原作中一完整的句子,而且又是引用者句子的结束,句号在后引号内,注

码在后引号外,如“××××。”[×(]

2)如果引文只是

88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2月

原作句子的一部分,而且又是引用者句子的结束,这

[×]

时,注码应在后引号和句号之间,如“××××”。

为基本准则,

2.建立专家和编辑严格把关制度

学术论著的发表应受到同行专家和编辑的严格审查,这就要求建立相关的把关制度,以制度来把关。在这个制度中,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规范要求应该是刚性的[5]。如在审稿阶段就抽查、复核注释与参考文献,发现哪怕只有一条错误,也要求作者对全文的引文、注释一一认真复核改正。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同行专家的控制功能较弱,而编辑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和艰辛,编辑对学术论著的发表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把关作用。这就要求编辑认真学习、熟悉国际及国家标准,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编辑出版规范图书、期刊,从编辑自身做起,推动我国学术出版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3)如果所引是作者句子中间的部分,引号前不用原标点符号,引号注码后,视情况用逗号或其他合适的标点。为节省篇幅而断续引用者,必须加省略号。注释标点符号用法与此相类似。

5.注释无须指明页码,参考文献必须具体到页码

注释一般不存在指明页码的问题,因为它本来就是作者写作时对学术论著正文中各类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体现,只不过采用了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达形式而已。凡是引文类(包括直接引文和间接引文)参考文献必须具体到页码,这样有利于真正标明知识产权、减少二手资料、防止抄袭,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然而,文中引用的某些观点是对某一论著的概括,或者说某些观点只对作者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就没有必要标注具体页码,可采用注释的形式处理。

3.加强作者自律

作者的自律即学术良知。学术良知一旦形成,学术不规范现象将逐步消除。我们应提倡学术道德的纯洁性,限制引用中的不良动机和行为[8]。有的作者对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准确性认识不足,对编辑所指的错误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编辑的事,由编辑负责。这就需要作者树立强烈的学术规范意识和道德意识,在科研中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要求。同时,编辑必须严格要求作者,绝不包办代替,不对作者不严肃、不认真的态度姑息迁就。编辑不能事事当“保姆”,否则,作者优良学风的形成将永远是一句空话。可以说,学术论著注释与参考文献的不规范问题,部分是知识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意识、态度和道德问题[5]。因此,加强作者自律十分关键。

总之,我国已经出台的国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术出版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但在具体操作的合理性上需要进一步摸索。研究和探讨注释与参考文献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并在执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探寻符合学术论著表达与传播的基本统一的规范著录模式。同时需要作者和编者的共同努力,达成共识,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规范化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6.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著录版本文献必须是最

新的、权威的

最新的、权威的版本文献才能反映当前的学术状况,因此,著录的版本文献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作为引用依据的版本文献应是最能反映原作者观点、材料最具有权威性、校勘最为精当的版本。

三、注重技术性规范,增强社会行为规范1.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在实践中逐步改进和完善著录格式

实践中,有许多期刊纷纷刊登投稿须知或撰稿要求,但采用的体例相差较大。因此,有必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最新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尽快摸索出符合学科特点的、较为统一和规范的注释与参考文献著录细则。对于注释,由于其主要承担解释功能,格式上只要简明清晰即可,不必拘于一格。至于其位置,视情况可采用页下注、夹注、尾注。对于参考文献,应以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格式为基础,以使读者方便地找到被引文献

[参 考 文 献]

[1]张积玉.注释、参考文献著录中若干规范问题再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6):140-147.[2]边春光.编辑实用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

[3]曹大刚.学术期刊中的参考文献与注释辨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3):170-172.[4]杨昌勇.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与功能[J].中国社会科学,2002(2):194-203.[5]吴赣英.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问题再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65-6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

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7]冯春明.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异同辨析[J].中国编辑,2005(1):63-64.

[8]张靖安.中外注释与参考文献标引规范实证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73-75.

[责任编辑:李小玉]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