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下[我们的呼吸]word教案

2. 我们的呼吸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和阅读认识呼吸的意义。

2. 知道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呼吸的过程,养成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人每天都要吃食物,是因为要从食物中获得长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获得热量。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人为什么要呼吸?呼吸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呼吸器官”。(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认识呼吸的意义。

1分组用保鲜袋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

①谈话:我们不停地进行呼吸,吸进去的是什么?呼出来的又是什么?②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③师生小结:保鲜袋刚刚罩在口和鼻上时,呼吸还正常,过一会儿,感觉到呼吸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保鲜袋内的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了,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了。

2推测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成分有什么变化。

①谈话:开始时保鲜袋里是什么气体?现在保鲜袋里还有气体吗?它的成分有没有变化?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②学生讨论。

③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开始时保鲜袋里的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现在保鲜袋内空气中氧气可能变少了,二氧化碳可能多了。我们可将燃烧的火柴棒放进袋中,火柴立刻熄灭了,说明缺氧;再把澄清石灰水倒入袋中,变浑浊,说明袋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3实验:检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①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②师生小结:实验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很少,所以燃着的火柴会熄灭。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袋中晃动后,变浑浊了,说明袋中的二氧化碳较多。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人在呼吸中,要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体只有连续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氧气,“生命之火”才能旺盛,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

三、指导学生测量每分呼吸的次数,认识静坐时、活动后每分呼吸的次数是不同的。

1测量静坐时,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①讲述: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呼吸,你知道你1分钟呼吸多少次吗?每人用右手掌平伸进胸部,默数1分钟呼吸的次数,并作记录。

②学生活动:学生实验(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并填写测量结果。 2测量做操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①谈话:我们做操以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的一样呢? ②学生活动:做室内操。

③提问:请同学们用手摸胸部,与活动前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学

生随即测每分呼吸的次数,由教师统一计时),填写测量结果。

④师生小结:静坐时,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比较稳,儿童平静时的呼吸频率在每分20~25次左右。运动时,因为需要用力,呼吸肌加快收缩,胸腔进一步扩大或缩小,呼吸深度急剧增加,呼吸次数同时急剧增加。

四、指导学生认识人在呼吸中有最大的通气能力(肺活量),但各人不同。

1谈话: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吹气球,轻轻吸一口气,然后全吹进一个气球内,看看气球有多大;深深吸一口气,再全吹进气球内,看看气球有多大,这说明什么?

2学生实验,汇报。

3师生小结:深吸气比轻吸气吹的气球大。因为深呼吸时,能使胸腔进一步扩大,身体内气体的容量随呼吸的加深而增大。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是在一次呼吸活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4提问:全班同学都用最大的力气吸一口气吹气球,比一比,每个人吹起的气球有什么不同,这又说明了什么?

5学生讨论。

6师生小结:人吹的气球有的大,有的小。说明各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各人身体内呼吸气体的容量就不一样。那么是哪些器官能够容纳气体呢?现在我们一道研究人的呼吸器官。

五、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以及呼吸的过程

1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①谈话:人时刻都在呼吸,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它们在人体的位?它们是什么样的?

②学生活动:观看挂图后再讨论、汇报。

③师生小结: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④让学生指着自己的身体说出各个呼吸器官所在的部位。

2认识呼吸的过程。

①讲述:观看空气在呼吸器官中流动的多媒体课件,并根据自身呼吸的情况,说说人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②学生讨论、归纳、汇报③师生小结:空气首先进入鼻腔。鼻腔里有鼻毛和潮湿的黏膜,能滤去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鼻腔还能使干冷的空气变得湿润温暖。空气由鼻腔经喉进入气管。气管的下端分成左右两根支气管,分别进人左肺和右肺。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吸进的氧气能从这里进人血管,再被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血液送到肺泡里释放,再经支气管、气管、鼻腔呼出体外。

六、向学生进行呼吸的卫生教育。

1思考:呼吸器官容易得哪些病?得这些病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呼吸器官的疾病?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师生小结

板书设计: 2. 我们的呼吸器官

咽 气管

人呼气的路线:肺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