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之族谱序跋所见宗族与修谱

杨士奇之族谱序跋所见宗族与修谱

——以明初江西泰和及吉安为中心1

常建华

(南开大学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摘要:明初内阁大学士、江西泰和人杨士奇(1366-1444年)作有族谱序跋七十多篇,集中于家乡泰和县以及所属吉安府。杨士奇所作族谱序跋的核心是故家论,故家依靠世传文化取得科举和政治上的成功、维持望族的地位并进入政界和上流社会。明初泰和及吉安宗族势力强盛,这些宗族有因婚姻、师生、科举、同朝等关系结成的社会网络,这里是一个士大夫宗族为中心的社会。杨士奇所作族谱序跋虽然也有一定的政治性,但更多而且更重要的是探讨故家的维持与发展,将修谱的实质定位于延续故家的传统。 关键词:明初;杨士奇;族谱;修谱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杨士奇(1366-1444年),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江西泰和人。早孤力学,授徒自给。建文初因荐入朝,历仕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官至内阁大学士,进少师,卒谥文贞。《明史》本传后之赞语说:“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士奇为三杨之首。笔者在阅读士奇所作《东里文集》、《东里续集》时,见其喜作族谱序跋,数量竟达七十多篇,感到惊讶。明初人叶盛也注意到杨士奇叙谱之多:“文贞平生所叙谱几五十余家,自昔文人叙谱,盖莫盛于斯。”2

事实上杨士奇所续谱超过了“五十余家”。杨士奇叙谱还有一个特点,即集中于家乡泰和县以及所属吉安府宗族之谱。一个高级官员和著名学者为家乡宗族写下众多族谱序跋,便于我们深入分析他的宗族思想和认识当地的宗族状况,具有个案研究的价值。而且,士奇所处的时代正值明朝初建的历史转换期,探讨这一时期士大夫与宗族的观念及其状态具有特殊意

3

义。

一、泰和的宗族与修谱

为了对明初泰和的宗族与修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首先依据杨士奇文集中为泰和宗族所作的族谱序跋制成下表:

杨士奇作族谱序跋所见明初泰和的宗族与修谱

序名称 号

迁居 族况 修谱人

与士奇关系

修谱情况 出处

宋先祖甚盛,绪,进士,同里,避宋末之乱来明入仕多人 按察使 世交 泰和,6代

其先自金陵来,北宋已盛,明属唐宋故家 有仕宦者

宋有进士,后

衰,出后胡氏

行检,进士,学士震亨

代有交游婚姻其先有连

明初四世文集敬守始著卷3 谱,绪续谱 故谱更事变不存 世谱不传,据先墓记录 续谱

文集卷3 文集卷4

2

泰和王氏族谱序 蔡氏族谱序

3

4

康氏族谱序

贞观中胄为吉宋以来文献州判官来泰和,承续不绝 孙徙深溪(本姓匡)

宋季云仲自庐陵赘入泰和,8世

宋通判新南渡徙泰和,又四世徙五塘庄,15世

永乐进士陈循为泰和及第第一人 邑之巨族,明有入仕者数人

巽初

先世有莫逆交文集卷4

5

陈氏族谱序 一敬,举人,县丞

同里,莫逆之契 朋友

有旧谱,新修 文集卷4

6

郑氏族谱序 宗显,县簿

文集卷5

7

蜀江欧阳德祖由万安徙氏族谱序 泰和蜀江里,8

世 西昌梁氏续谱序 康氏族谱序

南唐征仕郎胜用由江陵来居 居邑东南蒲田里,自泰然以来10世 九承事唐季由金陵徙泰和沙溪,18世 五代纠始居邑西禾溪

从事诗书

哲,进士,同乡、主事,

同朝 本之,王府纪善 复圭,塾师

世婣

因旧谱重修,1卷 文集卷5

8

宋多有出仕者

重诗书,未以禄显,婚媾交游多显 伯埙在刑部十余年

本之续父蕃所作谱

文集卷5 文集卷6

9 姻亲

10 沙溪刘氏

重修族谱序 11 禾溪乐氏

族谱序 12 太原徐氏

宗谱序

郁武、伯埙

与郁武有连袂之好

13世明道尝续谱, 文集卷7

世业儒仕宦 集

十三郎由万安重教尚文雅 迁泰和太原里,9世

延梁徙泰和中团里孙洞晦徙书院

服诗书、持忠厚者不乏

应琳,粮长

有交往

先世谱毁于元合服尽北屋两谱之

牒季南派

文集卷8 续集卷12

13 书院罗氏

族谱序

宏 有交往

续集卷12

诗书而官

始作,谦续修 有旧谱,重修 故有谱

续集卷12

15 荷山刘氏邑东南荷山,

族谱后序 16 西昌尹氏

族谱序 17 南径胡氏

族谱序

以智父子亲戚

续集卷12续集卷12续集卷12

绛宋真宗官衡世有诗书 州通判,13世

先家庐陵永阳,间有仕者,始宋乾道乙酉分显于如骐 居泰和南径,10世

先居泰和高富里,建平之祖志高赘居邑城刘氏

始祖辂宋来居庐陵,后五世允素始徙泰和,18世

宋襄公知吉州,仲子西融州通判娶泰和陈氏来居

逊宋自临江玉峡徙泰和石冈

世富

同邑

如骐,任丘知县

同邑

18 萧氏族谱

建平 同邑

创修,谱高祖以下 续集卷12

19 泰和杨氏

族谱序

士奇 本族

有谱刻石,元季石坏谱亡,族父有谱图

续集卷13

20 余氏族谱

诗书仕宦不替;学夔,永乐进士官翰林

宋盛,明省身官布政使

斯延(学夔父)

世交

续集卷13

21 石冈萧氏

族谱序 22 严氏家谱

自诚 世交 续谱

续集卷13续集卷13

续南唐徙金陵,宋元甚盛 孙令钧始徙泰和

宋南渡始居此,未显,交往婚诠以来11世 媾皆显者 邯唐为吉州刺史留家泰和

士臧,国子学正 严杨世婚姻

世变谱亡

23 凰冈萧氏

族谱序 24 西昌袁氏

家谱序

先世有连 同里,与袁氏子同门同里,与仲良兄弟同门同朝

续集卷13续集卷13

宋登第7人,曾 明科举有人

25 刘氏族谱

先居金陵,况五仲良兄弟皆代为柳州判官,进士 道梗留泰和,实夫至仲良5世

仲良

续集卷13

26 宏冈袁氏先世本唐吉州

家谱后序 刺史邯,家城

西,谔宋来居宏冈 27 张日昭族

谱序后 28 罗氏族谱

文后 29 彭氏族谱

本谦,巡检

士奇先君曾教授其家

存族谱,谱高祖以下6世别为家谱

续集卷13

宋有进士,后世为儒医

宗震,儒医 德安贰守罗公

同邑

续集卷19续集卷23续集卷23

旌孝坊罗氏

老师之族 世好

谱亡文存

月池彭氏

十数世合族而居为泰和仅见 宋多进士,富而善儒 富盛,谈诗书治儒业 宋郭佺父子同登进士

30 上模曾氏

族谱后 31 桃源萧氏

族谱后 32 槎翁先生

书郭氏家录后

始居邑西郭,后散处而居上模 宋贡士汉卿始居

郭氏居冠朝里

翚,刑部主事 德蕡,刑部官

续集卷23续集卷23续集卷23

33 书沙湖萧始祖昶五代为

氏族谱后 巡查判官,避马

氏乱始自湖南徙来

族祖德升宋景定二年进士

续集卷23

通过上表可知,杨士奇所序泰和33个宗族分属郭、王、蔡、康、陈、郑、欧阳、梁、刘、乐、徐、罗、廖、尹、胡、萧、杨、余、严、袁、张、彭、曾23姓,其中郭氏2族、康氏2族、刘氏3族、罗氏2族、萧氏5族、袁氏2族。不过从谱序看,这些同一姓氏下的若干族,出自不同的始祖。

从谱名看,续谱2例、族谱26例、宗谱1例、家谱3例、家录1例,家录的名称不普遍,续谱主要表明“谱”的连续修撰,族谱、宗谱、家谱是宋以来比较常见的谱名,在33篇谱中,“族谱”多达26例,可知明初泰和的谱牒以“族谱”最为流行。在杨士奇笔下的泰和及吉安宗族,谱名不同,其谱之体例和内容也或有所不同(详见本文第三部分)。一般来说,“族谱”记载的是包括出了五服的族人。 杨士奇的族谱序跋多说到始祖迁居情形。关于始迁的时间,有18例比较明确指出了始迁的时代,其中唐代的有第4(贞观)、10(唐季)、24、26计4例,五代的有第8(南唐)、11、13(梁)、25、33计5例,宋代的有第1(宋末)、5(宋末)6(南渡)、16(真宗)、17(孝宗)、20、21、23(南渡)、31计9例。没有明确记载始迁时代的,除第3、27根本未涉及始迁外,有一些事例可以根据谱序内容做出大致的推断。杨士奇《泰和王氏族谱序》指出:“吾泰和故家,唐宋来文献有传、谱牒有录者,不翅(当作“啻”)数十姓,其自金陵来

4

者七姓。”其中王氏既属于由金陵来的七姓唐宋故家之一,而第10例的刘氏唐季由金陵徙泰和、第22例的严姓是南唐北宋之际由金陵徙泰和,则王氏亦当在唐季或南唐北宋之际徙来。据此,由金陵徙泰和的第14例廖姓与王氏来泰时间大约类似。因此推断唐宋之际来泰

的有2、14、22计3例。再如7、9、12三例,始迁以来世代分别是8、10和9世,参照宋末的第1(6世)、5(8世)例,南宋初第17(10世)、23(11世)例,可以断定第7、9、12诸例宗族大致上始迁于南宋时期。又如第19例士奇本族始迁以来18世,始迁时代当在北宋。第29例合族而居十数世、第30和32例宋代出过进士,因此这三例至少在宋代迁居泰和。第15、18、28例因记载简略目前尚难判断始迁时代。在上述泰和的33个宗族事例中,除去5个宗族未说明始迁时代外,把明确记载始迁时代的18例和根据谱序内容做出大致推断的10例相加,计28例。可知其中唐代迁居有4例,五代迁居有5例,唐宋之际迁居有4例,宋代迁居有16例。换言之,明初泰和的大族不少是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始迁该地的。上述泰和宗族始迁时间的考述以及泰和宗族谱牒记载,与前引士奇的论述是一致的。 泰和宗族迁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躲避战乱,五代避乱有第33例、北宋南渡有第23例、避宋末之乱的有第1例,大致上说,唐宋之际、两宋之际、宋元之际的战乱年代是明初泰和宗族由省外迁入的几个时期;二是仕宦留居,有第4、6、20、24、26诸例,仕宦留居者多是外省人;三是宗族分衍,第17、30是典型事例,谱序中多记载宗族是由府内或省内徙入,如第5、6、12、19诸例,一般来说,这是宗族分衍的结果。四是从妻而居,如第18、20二例,第18例不讳赘居,似可注意。还有的属于综合原因,如第25例实际上是兼有一和二两类原因。

族况一栏反映出泰和多望族。不少宗族诗书传家,文献不绝,仕宦显著,第1、2、3、4、5、7、8、9、10、11、12、13、14、17、19、20、21、24、25、27、30、31、32、33计24例均是,其中第3、24、30、32、33等例在宋代已有进士,而第2、5、10、14、19、21、24、25等例在明代科宦甚盛。有的宗族虽然不以科宦出名,但婚媾交往多显者,如第9、23例;还有一些宗族,谱序说他们前代曾经兴盛,如第2、22例;而第18例“世富”。这些宗族在泰和享有文化、经济或社会方面较高的地位。

泰和的修谱者中,有的是进士或中高级官员,如第1、2、7、10、22、30、31各例,有的是低级官吏,如第5、6、8、17、26各例,这两项合计12例。有7例未记载修谱人,塾师、粮长、儒医各一例,其余11例未记载身份,照情理说应当是族中地位较高有一定文化的人。修谱者多为士大夫。

修谱者或其宗族与杨士奇的关系自然是同乡,其中第2、7、8、9、10、15、22例有婚姻关系,第1、3、4、6、12、13、20、21、29例是世交或朋友关系,第24、25、26、28例是同学或师生关系,泰和一些宗族有在中央任官者,与士奇又有同朝的关系,第7、26例最为明显。没有反映关系的有5例,只占少数。可见通过乡里、婚姻、教育、仕宦、交往等关系,士奇同泰和大族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撰写族谱序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这一关系的反映。

关于修谱情况,17例未记载,16例有所反映,其中说旧谱不传的有第2、3、11、16、19、22、28诸例,指出属于续谱和重修的有第1、2、3、4、5、7、8、10、11、14、15、16、19、21、26计15例,属于创修的有第18例。就是说,明初泰和众多的宗族曾经修过谱,这些谱或存或残或亡,他们在过去修谱经验的基础上续修或重修了族谱,也有一些宗族创修了族谱。泰和宗族有较好的修谱基础,同他们望族的历史和人文传统是相一致的。

二、泰和以外的宗族与修谱

杨士奇还为泰和以外的32个宗族作有族谱序跋,数量几与他为泰和宗族所作族谱序跋相等。泰和以外的宗族与修谱状况请看下表:

杨士奇作族谱序跋所见明初泰和以外的宗族与修谱

序号 1

名称 迁居 族况 修谱人

与士奇关系 同朝

修谱情况 出处

刘氏庆源编序 温自河南徙雄县

观弟泰世袭指挥同知

观,刑部尚书 谱尚书高文集,曾以下7世 卷6

2

熊氏族谱序

洽宋治平四年月窗子本月窗 自番阳来官南诚举进士,昌新吴(奉新) 官左参政 应茂元初避兵家仪真

世多儒医、用文,太仕宦 医院判

同朝

谱月窗曾

祖至其子5世

文集,卷6

3

蒋氏族谱序

同朝

谱南宋守文集,训至用文卷7 之子11世

文集,卷7

4

王氏家乘序

绍兴诸暨

元宣慰艮,钰,进士曾孙钰翰林 常,时举进士,官知府

同在翰林

5

溧阳史氏族谱序 崇汉建武中以军功封于溧阳

故有谱及庆传录,续谱 故有谱,重修

文集,卷7

6

安成李氏族谱序

宋平江南瀚匿洪武时思迹处吉间,后世唤知绍兴

府 居安成(安福)翊五季为永新

令,子兴祖徙庐陵芗城,十六七世

藩刘宋时家南昌奉新华林,24世

伯玮,沛县令;仲平子肃为庆云教官 毗陵支源洁为礼部尚书

李时勉,翰林学士同在翰林 续集,卷12

7

芗城颜氏宗谱序

仲平

与颜仲平为青年时朋友

纪芗城之派 续集,卷12

8

华林胡氏族谱序

唐以后谱加详,谱毗陵、华林二派 谱后丘派

续集,卷12

9

平原丘氏族谱序

江州刺史昌徙吉水之平原,昌子分3派 庚南唐始徙吉水上邳宋天圣九年礼部尚书直方由上饶南山徙山

岳,元季为大都路官

振仪 朋友

续集,卷12

10

上邳刘氏族谱序 徐氏族谱序

孝彰为塾师 元以来多有显者,徐聆聪永乐

与孝彰为友 与徐聆聪同在

续集,卷12 续集,卷12

11

12

陈氏族谱序

唐末从王审之入闽,又徙长乐,18世

进士

康伯弟仲17世康完为赞善,伯,知县子全为侍讲,子登为中书舍人

原珪

翰林 同朝

续集,卷12

13

玉山李氏重修族谱序 南雄杨氏族谱序

唐西平忠武王晟之后,由袁州徙庐陵玉山

介绍

因旧谱重修 续集,卷12

14

其先出自唐长 安靖恭房,元家庐陵,洪武初仲 礼家南雄

有文 同远祖

谱详于庐

陵 续集,卷12

15

傅氏族谱序

新喻三俊元季因阻兵家江陵石首,至启让4世仙居

启让,进士,河南按察佥事

谱始于宋侍郎堂,详于宣义郎光后

续集,卷12

16

潘氏世谱序 吴氏世谱序

尝联姻宋宗室 祭酒九、十世孙为进士者6人 宋元有仕者

潘叔政,佐官 岐

朋友

续集,卷13 续集,卷13

17

后梁国子祭酒全智家仙居

故有谱,又续之

18

李氏族谱序

真州李慧唐僖宗时讨抚乱,子恕家乐安下墟里,慧至泉18世

其先出唐宋王成器,至钦始徙丰城之提陂,传于实五世

泉,永乐进士,官行人

旧谱坏于兵乱,不断续录

续集,卷13

19

丰城李氏族谱序

实,进士, 兵科给事中

续集,卷13

20

丰城槎溪宋御史中丞关 王氏谱序 始居丰城槎溪,

至逸勤15世 瑞安杨氏谱序

宋淳熙士芳家瑞安

景衡,福建布政司参政

逸勤 介绍 有旧谱

续集,卷13

21 景衡(?)同宗

续集,

卷13

22

邹氏谱序 宋赘居新淦润

陂孟爵,兵部郎中

创修

续集,卷13

23

丰城史氏谱序

明初文质官丰城卒,子伯允家丰城

安,进士,朋友 礼部郎中

续集,卷13

24

杨氏谱序 宋和王存中与

弟彦中南渡,子孙居苏州之长洲况氏族谱序

谱自虞国君之子烈,详升徙江西靖安舜由浮梁徙池州建德,至景曜4世

德辉祖五处士因元季之乱徙河间庆云,子成居此

处士德由豫章蓼州徙丰城蒐湖,其后又徙荷塘

仲举,翰林修撰

朋友

谱存中父至仲举子13世

续集,卷13

25

黄钟(本姓况),礼部主事 景曜,进士,布政司参政 德辉(成子),太仆少卿

有旧谱,重修 续集,卷13

26

郑氏族谱序

介绍

续集,卷13

27

甄氏家谱序

介绍

续集,卷13

28

丰城荷塘袁氏族谱序 秉常,起家科目,升太原知府

秉彝,秉常弟 与秉常朋友

谱袁二府君以下12世

续集,卷13

29 艾氏谱后 庐陵永丰乡

少岳,晋府 长使;广,给事中 宋元皆著科目,文子明旌为义民 忠彻,中书舍人 方大,刑部郎中

朋友

续集,卷19

30

王氏族谱序后

自金陵徙吉水

先世宋同中乡举

续集,卷19

31 袁氏谱后 四明

庭玉,太常寺丞

旧有谱,衍为图

续集,卷23 续集,卷23

32

吴氏族谱后

棲筠始徙新喻吟峰,至方大17世

同朝

泰和以外的32个宗族族谱序跋,反映出这些宗族分布于刘、熊、蒋、王、史、李、颜、胡、丘、徐、陈、杨、傅、潘、吴、邹、况、郑、甄、袁、艾21姓。其中刘姓2族、王姓3族、史姓2族、李姓4族、杨姓3族、吴姓2族、袁姓2族,这7姓多属于大姓,故重复率较高,不过杨姓3族中有2族与士奇是同远祖或同宗关系。

从谱名看,庆源编1例、族谱19例、家乘1例、宗谱1例、世谱2例、谱7例、家谱1例,同泰和一样“族谱”仍是使用最多的名称,而以某氏“谱”的名称出现多达7例也是可留意的谱名。

各族所在地以士奇同府为多。士奇的族谱序跋中,吉安府安福有第6例、庐陵有第7、13、14、29四例,吉水有第9、10、30三例,计吉安府8例。其次是同省的,首府南昌最多有7例,其中奉新有第2、8例,丰城有第19、20、23、28例,靖安有第25例。广信府上饶有第11例。毗邻的抚州府乐安有第18例,临江府新淦有第22例,新喻有第32例。同省的事例集中于中北部地区。同省除吉安府外计11例,如加上吉安的8例,总共19例。丰城谱较多引人注目,是因为此地人文兴盛。杨士奇曾说:“丰城多前辈君子,吾少而学也,盖景仰焉。仕于朝四十年,丰城之仕京城者又多才且良,不忝其乡之前闻人,吾皆得与之游。”5

可为注脚。省外北直隶保定府雄县有第1例,河间府庆云有第27例;南直隶扬州府仪真有第3例,应天府溧阳有第5例,苏州府长洲有第24例,池州府建德有第26例;浙江绍兴府诸暨有第4例,台州府仙居有第16、17例,温州府瑞安有第21例,宁波府有第31例;福建福州府长乐有第12例;湖广荆州府石首有第15例。省外的13例中,江浙地区占9例,居绝对多数,与该地区文化发达望族兴盛相一致。

关于始迁时间和迁居原因,吉安的事例与泰和的事例基本一致,江西的事例也与泰和事例基本一致。说明江西中北部地区(吉安、临江、抚州、南昌等府)宗族的来源与形成有着共同的背景和过程。省外的事例中,迁居时间跨度较大,汉至明几乎历朝都有,而迁徙原因与泰和事例类似。

族况栏有21例有记载,其中第18、30例宋元已有科宦之人,第4、9、11例元代出过官员,第1、2、3、5、6、7、8、11、12、17、21、28、29、31、32计15例在明初均出过官员。族况栏未有记载的11例中,如参照修谱人栏,可知第15、19、22、23、24、25、26、27计8例为明朝中高级官员。总之,修谱的宗族一般在明代出过比较有名的科宦人物,而族况栏未有记载、修谱人栏为明朝中高级官员的事例,表明出仕者以修族谱为己任,他们视出仕为祖先所荫,通过修谱报答祖恩。

修谱人与杨士奇的关系,同朝和同官有8例,朋友8例,不过朋友中的第23、24两例实际上也是同朝关系,同朝与朋友关系有相当大的重叠。经介绍而作序的有4例。同祖先的有2例,祖上有交的1例。未记载的9例,但这些宗族均有出仕者,其中同省的7例,其关系除了地缘外,一般来说也应当是介绍、朋友或同朝的关系。

修谱情况一栏中,有14例没有相关记载,在有记载的18例中,可知有8例明确说是在旧谱基础上的续修或重修,1例可以断定是创修。所记谱系有的是支谱,如第8、9例,谱系长者有11、12世,谱南宋以来世系,如第11、24例;短者有5、7世,谱作者高、曾以来世系,其世系当是始于宋元之际。

三、以故家为中心的谱论与族论

杨士奇对宗族的论述,每每谈到故家问题,这是他最重要的宗族观。他指出:“人之先尝有贵富,则不复计其功行,世率谓之故家,此自流俗之见耳。夫所谓故家者,必其先文行有诸躬,功利及于人,声誉有闻于时,子孙克嗣于后,而岂徒富贵之云哉。自流俗异见,于是闾阎畎亩猝起旦暮间,或贵或富,而饕詖忮害者沿袭一再世,蚩蚩之氓遂相与目为故家,而君子不与焉。果若其故家,而后人有不能心其先之心,蹈其先之行,徒呺然自矜吾所从出异也,君子犹不与也。君子所尚者,前有道以肇之,后有道以绍之,而非徒以其贵且富也。”6

士奇批评了世俗以贵富为故家的看法,认为君子所尚在于道,实际上就是他“必其先文行

有诸躬,功利及于人,声誉有闻于时,子孙克嗣于后”的观点。即宗族既要有以文行、善行名世的祖先,又要有此种祖业的继承者,这样才可以称作故家。他又对“文行”和“克嗣”有进一步阐述:“夫所号故家者,必其仁义之行、诗书之业有肇于前,有成于后,愈远而愈不替。苟非是二者,而徒恃其贵富,贵富不足恃,如子孙不能自修以善继,又或有忝焉者,

7

此得号故家乎?”可见文行就是诗书之业和仁义之行。贵富不足恃,但文行可以“善继”, 善继文行之家是为故家。

对“善继”的重视,也表现于他在谱序中反映谱作者继承遗志。《傅氏族谱序》记载江西临江新喻傅氏元季因阻兵留家石首,后人欲访新喻不果,引以为恨。傅汝霖临终之际向家人表达了这种遗恨的心情,并说其父就曾经留有重访故里的遗嘱。要求长子:“汝謹志之,

8

汝兄弟异时几成吾志也。”于是长子启良记下遗嘱,其弟启让遂录以为傅氏谱。傅氏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达了继承父志、崇拜祖先的观念,修谱是祖先崇拜的反映。丰城史氏原出真定,元有因仕流居邓州者,明初史文质官丰城,后卒于官,贫不能归,遂葬此地。子伯允因家丰城。《丰城史氏谱序》说:“伯允惓惓于光续先世而卒,赍志以殁,临殁顾其二子纯、安曰:必成吾志。又啮安臂申谕之曰:汝必勿忘。”后来史安“孳孳访求真定及邓之族与谱十

9

数年”,可见寻根访祖、绵延世系的力量之大。 士奇对故家善继的期望,往往在谱序结尾的寄语中表现出来。他在《陈氏族谱序》最后说:“如继,今其族之人,因其所著谱以究夫世德之源,因其所示训以勉于自立之道。将陈

10

氏之贤彬彬而出者奚啻于是欤。此作谱者之所望,遂为书其简首以俟。”在《郑氏族谱序》也指出:“至于今,其后嗣益众,诗书仕宦往往有闻,非由上世功德及人之深者之所遗欤。吾于斯谱,盖敬叹其源本之厚也。传曰:公侯子孙必复其始,郑氏必有贤子孙力学蓄德复振

11

于后欤。”在士奇看来,世德是宗族承上启下的力量源泉。 善继祖先文学、德行的故家,必能大其后、亢其宗。他论述勋德的重要性:“余闻有勋德于世者,其后必大,夫心存乎国家,功施于社稷,宏拯斯民,戴安天下,此勋德之盛也。”1213又说,“世所恃以亢其宗者”在“诗书忠厚之习”。强调文行振族的作用。 士奇的故家思想与泰和多世家望族的社会状况是联系在一起的。唐宋以来,科举制成为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士奇谈到泰和的大家族时说:“西昌以科第名家者十数姓”。14

本文第一部分所引杨士奇《泰和王氏族谱序》也指出:“吾泰和故家,唐宋来文献有传、谱牒有录者,不啻数十姓。”这些故家在元朝末年的因战乱而动荡的社会里,受到沉重打击。士奇在《清溪杨氏先德录》还写到:“更元季数十年,兵戈寇 之祸,糜坏之极,凡名家巨

15

宗倾圮消灭,皆不能存什一于千百。”正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目睹名家巨宗的倾圮消灭,士奇思考故家盛衰原因,探索故家的复兴之路。《彭氏族谱后》集中体现了他的这一思考:“世之所谓故家者,必其先世有勋业,有德义,有文学,表著乎当时,或传诸国史,或见诸巨公硕儒文章之所记载。后世观其所录,知其人因思识其子孙,则其有存而不致乎绝续者,盖百中得十而已,而十之中求其皆良善不愧其先者,又仅得三二焉。岂其先世所积者不足以贻谋垂裕哉,抑或后之人有不克善乘者乎?其亦必有系得不得于天者然矣!吾邑以勋业德义文学称故家者,亡虑累数十姓,而邑中为盛,屡更时变,邑中故家其子孙不凋丧灭绝,则迁徙离散如风涛烟絮,播荡无极,故虽有良善,不愧其先者,亦鲜知其为某氏之遗也。是以求其连十数世合族而居,尊卑耄稚朝夕必聚,出入必偕,人皆知其为某氏之遗者,仅见月池彭

16

氏一姓而已。”故家难求长盛,而象月池彭氏十数世合族而居,硕果仅存,更是难上加难,可见社会历史的严酷性。因此士奇提出善继诗书之业、仁义之行的重要性。

基于故家论的宗族思想,杨士奇阐述了族谱的重要性和对族谱功能的看法。他认为族谱是世臣巨家的标志,他指出:“族谱之作,所以明世次,别疏戚,著其所自出,而表先烈启

后昆之意,亦具乎其中。故凡世臣巨室之家,皆有谱,而谱非有良子孙则莫能举而修之也。”17又说:“后世宗法既废,世臣巨家重尊祖敦族之心者,皆本诸此,以作谱牒,以约其族之人,

18俾皆由于孝弟。此故古人忠厚之意,而非有贤者则不能为之也。”修族谱是故家承前启后、

约束族人重要措施,但是只有贤良子孙才能为之。拥有光荣的祖先和历史以及清晰世系的族谱,也是故家世族与暴发户的区别之一。《南径胡氏族谱序》反映杨士奇的这种看法:“谱牒之作所以亲宗族也,世道泰民俗厚,则谱牒盛行。比年士大夫家率有谱,足以为世道人心喜,而孝子慈孙不失其良心者,传信传疑,不肯毫末损益。如崛起骤出者,欲与故家世族相颉颃,

19往往攀贤援贵,以自矜大,而舛谬错乱不自知者,君子不能不为之兴慨也。”但是“比年士

大夫家率有谱”的情形在明初已不复存在,他指出:“今世士大夫家能存其谱牒者,什裁三二,或遭时多故,丧失不存;或虽存之,而无贤子孙为之缉理,卒使后世无所于考,斯二者

20皆可谓不幸也已。”号召今世士大夫家贤子孙缉理谱牒成为当务之急。

昭先启后是杨士奇对族谱功能的重要概括。他指出:“盖谱之作,所以尊祖厚族,而实

21“谱牒虽以考本源、辨亲疏为义,而昭先德、警后裔之意亦寓昭先启后之意。”他又强调:

22具矣。”昭先警后与昭先启后并无实质性区别。这一概括是对族谱功能传统说法的新阐释,

实际上是基于他对维持故家的主张。而他的《荷山刘氏族谱后序》可为“启后”作注脚:“夫世家大族其声名文物之盛,历时变故,而子孙孙子卒能继继愈引弗替,虽本于忠厚之泽,亦繇谱牒之著有以启之矣。彼其见先世积德累仁,蜚华腾茂赫赫炳耀乎前,而顾己有未能焉者,必将惕然思起而继之,以不辱于后。此为人子孙苟有志乎善者所同情焉,然则谱牒之作岂小

23补云哉。”族谱可以启后,在于通过先人的仁德激励后人,人情向善,族谱作用不小。

士奇在多处论述了族谱与仁德的关系。他说:“宗族盛者必有谱,所以明源本、别疏戚,盖有裨于人心世道者也。使知尊其所尊,亲其所亲,斯孝友睦婣之道行焉。然谱非仁人不能

24“仁者爱人”,族谱寓尊、作,仁道之行,本于身始于家,故谱者仁人之首务也。”孔子说过:

亲孝友睦婣之道,为“仁人之首务”,可治家睦族。《邹氏谱序》更明确指出此点:“谱牒,君子以仁其族之器也,本乎孝弟之心焉。盖君子无往不用其仁,而行之必自家始,此谱牒所

25繇作也。”关于谱牒产生仁,他说:“夫祖者吾之所从出,族者吾之所同出,必资谱而后明。

26有谱斯水木本源之心存,孝友睦婣之道行,故谱者为仁其家而作也,非有贤子孙不能。”认

定世系可使人心存水木本源观念,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说的族谱寓尊、亲孝友睦婣之道,可以为仁其家。所以,水木本源是宗族的基本观念。他在《太原徐氏宗谱序》对明本源又有所展开:“宗谱何为而作也,所以明源本辨戚疏而作也。譬则木焉,柯敷条析,益散而益蕃,其实原于一本。一家之亲自同气至于一从再从,至于无服,至于途人,益离而益远,其实出于

27一人之身,自一人之身而至于途人,谱何可无作也。”明本源即强调一本,收族人于祖宗以

来的世系中,进而产生仁这一维护宗族人际关系的德目。

族谱与仁德的关系并不仅限于治家睦族,杨士奇还把修谱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措施。他认为宗法制崩溃后,维持宗法精神主要依靠谱牒,他指出:“自宗法废,赖谱牒之行以维持人

28心,纪纲俗化,为世道之助。”因此,修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维护社会秩序政治模

式的具体化。他还说:“吾尝谓,世谱者所以仁其家也,士君子少而学也,其志固望上以事君,下以及民,然能仁于家而后能仁于国,仁于天下。能孝其亲,而后能敬君,能惇于族而

29后能惠民。盖道修于身举而措之,必自内以达于外也。”这一论述很政治化,在杨士奇的谱

论中不多见。他又指出:“盖宗法废而族谱行,庶几犹有古人仁厚之意。夫仁厚用于家,则

30可以善其家,用于乡则可以善其乡,推而用之,可以兼善,谱固世道之所重也。”强调修谱

善家、善乡以及兼善天下的作用。《丰城李氏族谱序》也很政治化:“天下之治,本于亲亲,故先王之世特重宗法。后世宗法废,士君子笃意于谱牒,盖亦先王之遗法,而敦本之道也。谱牒明然后源本不昧,疏戚不紊,而孝友慈睦出于仁爱之良心者,自不容于已矣。仁爱施于

家,推而及于民,又推而广之,天下之治所由以兴,谱牒非有关于人心世道者欤。”把修谱作为天下大治之本。

杨士奇对族谱还有一些文献学上的论述。

杨士奇认为族谱即家史,谱法应借鉴史法,修谱贵纪实。他说:“家之有谱,犹国有史,贵纪实也。史而不实则诬,故良史不知者必缺。孔子曰:吾犹及史之缺文,以见古人慎重之意。谱者,纪吾宗本源之所自,支派之所分,尤当慎重者也。儒先君子之为谱,莫善于欧阳

32文忠公,欧谱阙其七世,盖纪实也。”把“不知者必缺”作为良史的基本要求,推崇欧阳修

的谱法。纪实即存真求实,对祖先负责。反映在修谱态度上,就是要“谨”,也就是上文中所说的修谱当慎重。他指出:“古者宗法行,人皆尊其祖敬其宗,而俗化以厚。后世宗法废,人犹不忘其尊祖敬宗之心,不沦于薄俗者,则赖谱牒之行也。故谱牒可以系人心敦化本,而仁人君子必至谨于斯焉。然更世多故,迁徙不常,传历既远,统系之不明,代序之不知,亦理势之所有,惟仁人君子则著所可知,而缺其所不可知,又谨之至也。数百年来士大夫著谱可范世者,庐陵之欧阳氏、眉山之苏氏。欧阳谱凡二十世祖,而缺其中七世,苏氏自高祖以上失其传,谱录始于高祖以下,此皆著其所可知而缺其所不可知。其心固以为,一家之中其事孰有重于尊祖而敬宗者,其可以不谨乎!故曰仁人君子之心也。岂如薄俗夸大喜高而冒昧

33无实者之所为乎。”“谨”的重要性在于“谱牒可以系人心敦化本”。

因强调修谱贵纪实,所以反对修谱中的援引矜诞。他批评当时的谱弊:“今之人之为谱者,往往藉是以著其先世华显闻达,以耀于人。人即其先世未尝华显闻达,则旁求远掇,谓

34“吾他人父,谓他人昆,若拜郭汾阳之墓之类,以务张其声光,若是谱无作可也。”又说:

35观后世作谱,无援引矜诞之弊者鲜矣。”对于有久远历史的故家,则主张要详叙世系源流,

并不畏世俗非议,如同不知者必缺一样,也是纪实。他还指出:“近世士大夫家著谱牒,其有所考据者,自源徂流,百数十世,若指诸掌;其无所于考,则断自所可知者而著之,而不敢妄有援焉,其于义皆当也。而流俗之人挟其私见,往往互为诋訾。其世系有所从来则曰谬冒耳,无所来者曰贱出也,岂至当之论哉。世固有谬冒者矣,岂可以一二废千百。且谬冒者必援夫圣人以重其所出,夫舜禹大圣人,至重矣!谓瞽鲧非其所出乎?其亦不思之甚矣。故君子之心惟曰:此吾之所从出也,吾有所考徵也。吾从而谱之,其为人吾不敢议焉。曰此非吾所从出也,吾无所考徵也,虽大圣人吾不敢谱也。盖为子孙孰不欲溯源求流,探其本始而谱之,以系其后世无穷之思。惟不幸而无所于考,乃断自所可知者而著之,如眉山苏谱之作,

36而岂其所得已哉。”在士奇看来,世家大族的谱系是可靠的,只要有所考徵,不必担心谬冒

之嫌。杨士奇的上述主张在《瑞安杨氏谱序》有一概括:“作谱之道,明其本详其亲,存其

37信阙其疑,欧苏所为者盖如此。”

对于族谱史的认识,杨士奇还有所论述。他说明了家史的书法:“谱牒者家之史也,必孝友仁人而后知作之。吾之所从出者吾所当尊,吾之所同出者吾所当亲,尊之亲之,则其本末疏戚、或仕或隐、与凡善之可法于后者,皆所当知,于是而录之,以示后人勿忘,故曰:

38非孝子仁人不能知而作之也。”杨士奇还认为族谱有补史传,指出:“然则斯谱之传,他日

39太史传名臣述世系者,将有考焉。”

杨士奇纂修了本家族的谱牒,在他的笔下,家乘、族谱、家谱这些谱名是有区别的。他修有《杨氏家乘》,他说:“诸父比岁之文,其子孙不知宝爱而亡遗者亦多,其仅存者皆辑而录之,若名贤赠答哀輓之作,及其他诗文有及吾先世者,亦皆录之,冠以谱牒事实,总名曰:杨氏家乘。其首族谱,尊本始也;次家谱,重所亲也;次事实,行之纪也;善行在人,既没不忘,则形诸咏叹,故哀輓继事实焉;次遗文,志之寓也;同志相求,则因文以达意,故赠答继遗文焉;名贤之文,非以为杨氏作,而有及焉者,亦可以旁考行事与其交游,故列诸附31

录终焉。凡二十卷。不填卷尾者,俟续得而录之。得有先后,故录不能以序也。”可见“家乘”是含有族谱,家谱、事实、哀輓、遗文、赠答、附录以及空白页的“余庆录”的谱牒形式,实质是谱系加上文献。关于“族谱”,据《泰和杨氏族谱序》宋人杨辂为庐陵杨氏始祖,其后五世,允素由吉水始徙泰和,为泰和杨氏始祖。“泰和杨氏族故有谱,刻石置县西延真观,元季观毁于兵,石坏刻本亡逸,士奇求之二十余年不得,近得族父与芳翁寄示所修谱图一帙,其间传系失于接续者亦多矣。窃惧其益久而益废也。乃本谱图所载,准欧阳氏五世以下别自为世之法而统录之,其传系失于接续者,皆仍旧位置,而详注于下方,庶几延真刻本有出可以参补,名曰:泰和杨氏族谱。於乎,即谱而观,繇庐陵府君迄今凡廿有三世,繇允

41素府君始迁泰和以来十有八世矣。”该族谱保存并详记始迁泰和以来世系。据《题杨氏族谱

后》说,此谱作成于永乐六年(1408年),系历时六年乃成之作,有刻本。此外,士奇又于

42永乐七年作族谱图,“而欲广其传”。又据《重修族谱图序》:“此图上自府君辂始迁庐陵,

以再迁泰和于今廿有三世,其间或书字、或书名、或书行、或书号者,凡四百九人,失其字名行号但书某以识之者,十有五人,总四百二十四人。夫谱泰和之族必自庐陵府君始者,尊吾所从出,且旧图之录也。”可见图与谱所记世系是一致的,其主要区别诚如该序说:“图以

43揭世系,而谱兼载事略。”士奇还纂修了家谱,他在《杨氏清溪家谱序》指出:“吾尝作泰

和杨氏族谱,又作谱图,谱泰和之族。而吾高曾以下生卒岁月葬某地、娶某氏、女适某人,皆吾所当志而例不得独详,此家谱所以作也。家谱之作,以详吾高曾以下,而必始于允素府君者,府君繇吉水徙泰和,为泰和初祖,清溪之源也。高曾以下诸父兄弟今多散徙他处,而

44悉书之者,清溪之派也。”所谓杨氏家谱,是详记高曾以下世系的派谱。《清溪杨氏先德录》

是杨氏谱牒的又一形式。士奇在序中称:“杨世有文献,为乡邑之望。”经元季兵乱,“杨氏故老已尽,而家之断简残帙悉无一存,虽乡之遗老时能道其先德于人,然文字之所记者无传焉。余幼孤,幸内承先夫人之训,外承二三世父及外家耆耄之教,稍长历咨遍求,初得陈心吾先生所著墓铭,次得先公著家传,又次得刘尚书墓表、墓铭二文,最后得欧阳楚公墓碑手笔于赣农家,瀕毁之际,真若有神物护之者。又后得史传,遂粹为卷,而益以先父兄事状、墓志、碑传并先夫人慈训录皆在焉。名曰:《清溪杨氏先德录》。首冠于谱,谱必自始祖者,重所本也。今清溪之出多已他徙,而悉录之者详所亲也,清溪杨氏二百年来仕者概具于此。”45《清溪杨氏先德录》主要记载了先人或外人有关杨氏先世的碑传、家训等文字及反映杨氏出仕情况的谱系,文献是先德录的基本内容。

关于谱名反映出族谱类型不同,从杨士奇的其它族谱序跋也可以看出。比如家乘以包括文献为特点。《王氏家乘序》介绍该家乘:“首谱牒,其次当时名公所作碑记、哀祭之文及往

46复赠寄之诗,而其先世所著文章终焉。”家谱为五世左右的支派谱,如泰和严氏在宋庆历年

47间有名震者,其三子分派,后人于明初“各为家谱,述其本派”。可见“家谱”属于支派谱。

48泰和袁氏在宋登第凡七人,但袁曾修《西昌袁氏家谱》不具载,“特著其本派耳”。 袁氏家

谱亦属本派谱。泰和的另一袁氏——宏冈袁氏,存有宗族谱牒,袁本谦“又取自高祖以下至

49余之子,凡六世,别为家谱”。还有“太仆寺少卿甄德辉作《甄氏家谱》,断自其祖,至其

50孙凡五世曾祖以上盖不可知。”世系只有五世,故谱名“家谱”。

谱名也有混同使用的情形。如宗谱与世谱无区别,浙江仙居吴氏著有“世谱”,士奇为之作序,序中说看到该谱是“见其宗谱”,将这两个谱名混用。又如族谱与世谱亦相通,《吴氏族谱后》说今世谱始于《世本》,“世谱非有贤子孙则不知作之,吴氏其代有贤者,故记载

51详明,继继不绝欤。”显然文中世谱即指族谱。《泰和杨氏重修族谱图序》在讲了本族的族

52谱图后说:“盖世谱凡子孙皆所当务,……士奇所为此,固有望后世之贤子孙也。”族谱图

可以用世谱表示。总之,世谱既可以包括宗谱,也可以包括族谱,指宗族世系之谱。另外宗谱也有和族谱混用的情形。如杨士奇修有本族族谱,但是他在《瑞安杨氏谱序》中则说“士40

奇尝续本宗谱”,可见脑海里本宗谱就是族谱。

杨士奇的谱序也记载了一些明初族谱的内容和体例,不过这在杨序中并不多见。《溧阳史氏族谱序》介绍该谱:“其族故有谱及庆传录,今谱因而续之。前为谱图以著代序,后为

54《吴氏世谱序》载该谱:“凡名讳字行生卒葬娶谱录,以详仕宦葬娶。”该谱有谱图、谱录。

详其所知,阙其所不知,灿然有条而不紊,名曰:世谱。所得历代封赠诰敕及碑志行述之文

55别辑为卷,名曰:世录輓,附谱之后。”世谱后附有文献。江西新淦邹氏少四者始徙淦之晋

溪,六世孙立文又徙韩溪,“孟爵(立文子)所著谱及图凡三:自少四至孟爵之孙为新淦谱,盖重其所出,且以明源流也。自高祖至其孙以下为五服图,又自其父以下为韩溪谱,则厚其

56所亲,且以辨等杀也。”该谱世系及亲疏关系的二谱一图设计少见,属于创新。

四、泰和及吉安的人文环境与杨士奇的故家论

本文第一部分提到,泰和多唐宋以来的世家大族,具有人文传统,这些宗族在元末受到重创。但是,诚如杨士奇所论,故家以文学、仁德传家。明初众多泰和家族纂修族谱,与这些宗族的复兴是一致的,而宗族的复兴和族人科举的成功分不开。泰和人状元陈循在宣德九年(1434年)说:“吾邑之士,岁以明经应乡选者,恒数十人,而克捷者亦往往十数人焉。自永乐甲午以迄于癸卯四科,凡六十人有奇,可谓盛矣!其未就部试者,尚三十有一人。梁叔、蒙叔、车袁叔、景肃、仰善、罗崇本、某某又皆有志于厚积博发者,咸冀有以造其极。

57其于孔子所谓以文会友之意,盖庶几焉。岂独进身之计而已哉!”泰和在明初的上述科举成

就令人吃惊,这里科举不仅是进身之计,也是人文传统。在这一传统作用下,故家通过科举在新的王朝重新崛起。

其实,泰和县的人文环境不过是吉安府人文环境的一部分。本文第二部分论述泰和以外的宗族和修谱,可知吉安府有8例,集中于庐陵、吉水以及安福3县。庐陵在宋代出了著名学者欧阳修,他倡导纂修族谱,对吉安府的人文、风气与修谱影响很大。明万历修《吉安府志》说:“至欧阳修一代大儒,开宋三百年文章之盛,士相继起者,必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敢谏为忠,家诵诗书,人怀慷慨,文章节义,遂甲天下。故家世胄,族有谱家有祠,岁时祭祀必以礼,长幼之节疏不间亲,贵必下贱苍头、臧获长子孙,数十世名义相续属不绝。家范肃于刑律,乡评严于斧钺。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流风

58遗俗,盖庶几西京成周之间焉。”反映出宋明之间吉安府人文气象和世家大族的盛况。这里

文风特盛,世家大族修谱建祠具有普遍性,官宦与贱民等级森严,士农分野清楚。明初吉水人周叔也谈到当地的文化家族,他说吉安府:“吾郡多士族,一门之间,父子昆弟以文学、

59宦业显名者,前后相望。”又讲吉水县:“环吉水百里之疆多儒业,环吾乡远近之间多世族。

儒业多,故宦达之士隆;士族多,故诗书孝弟之习盛。余所居之乡曰同水,一郡之地以里计

60之十有五,以户计之一千五百也。千五百之户著姓,盖十之七八焉。”可知明初吉水及吉安

世族之多,儒业之盛。关于吉安谱学与欧阳修的关系,万历时泰和人进士郭子章说:“吾吉

61自欧阳文忠公以来,创为谱式,乡人宗之。”泰和及吉安的修谱在欧阳修以后形成传统。

杨士奇对修谱以及宗族事业的热衷,他提出的以故家为中心的族论和谱论,既有泰和以及吉安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对自身家族历史和宗族活动的总结。士奇除了前述在永乐初年修有族谱等多种谱牒以外,还于宣德八年(1433年)复建祠堂。杨氏故有祠堂,元季毁于战火。士奇于仁宗时(1425年)进官,禄赐加厚,于是复作祠堂。他说:“吾高祖以前居邑东清溪之上,暨曾祖始徙学宫之北,居与祠堂作焉。作四十年而毁于兵,又二十年而沦于53

异姓,又五十有余年,而余始克复之。……祠成祀四代,岁时行事,悉遵朱氏礼。”士奇早在永乐时就已修谱,而复建祠堂直到晚年才实现,可见修祠之不易,更可见他一生都在从事宗族事业。士奇也提倡建祠堂,江西饶州浮梁李氏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建成祠堂,士奇在其祠堂记中指出:“礼营宫室先宗庙,家造先祭器,急所先也。而后世士大夫率因陋就简,朱子始定祠祀之礼。然世之遵用者不数数见,盖有识者所谓喟然太息者也。李氏文献

63数百年,至奉化能颛颛于此,非仁人孝子之心乎!”他肯定朱子的祠堂之制,表彰李氏,倡

导修建祠堂。吉安安福茨溪刘氏于宣德三年(1428年)建成祠堂,祭祀四代祖先,其制度礼仪悉遵朱子《家礼》。士奇应邀撰写记文,他指出:“朱子以庙非赐不得立,遂定祠堂之制,于是重水木源本者,皆得伸其追远报本之诚矣。然世遵用之者犹鲜,盖非惇仁尚礼之君子不能也。……凡世老释之宫有作,率得名公巨人为之记述夸诩。祠堂者,知礼复古之为,其系

64于人心世道非细故也,其可无记?”他赞扬朱子祠堂之制,为了人心世道写记文倡导建祠

堂。福建福州侯官姚氏故有祠堂及祀田,历兵革皆废,宣德七年复建。士奇闻而叹曰:“此王化所关、士行所始也。祠堂本于文公,念人子皆有追远报本之心,而行礼亦必有其所,故约古而为之制,其视古盖简矣。然世士大夫家虽有禄者,能遵用之已鲜,岂其智与力有弗逮

65欤?孝哉乎!”批评士大夫不建祠堂是不孝。姚氏和刘氏的祠堂都建于宣德年间,也与杨氏

建祠同时,李氏于永乐最后一年建祠,与宣德年号中间仅隔一年,距士奇建祠堂不出十年。这四座祠堂均在15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十年间建立,可能不是巧合。这时明朝建立50余年,随着社会的稳定和新朝崛起的士大夫进入权力与财富的鼎盛时期,显示家族势力和实力的建祠开始受到重视。从士奇的论述看,当时建祠者很少,然而他称赞有加,大力提倡。士奇还重视家范的作用,他为江西乐平《虞氏家范》作序,探讨家教之于故家的关系:“夫所重乎故家者,谓世有德善其一家之间,父子兄弟夫妇长幼戚疏各敦其道,雍雍乎和也,肃肃乎敬也,秩秩乎无相逾也。上历高曾,下暨曾玄,暨十数世传续不已,此可为故家。而岂徒富贵之谓哉!……二百年来世推浦江郑氏雍睦之行无异词者,盖其感化之有自,防范之有作,不然何以其能行之久而不隳欤!今观乐平《虞氏家范》,其有闻浦江郑氏之风

66而兴者欤!”士奇对《虞氏家范》的肯定,在于家族规范可以感化、防范家族成员,培养世

德,保持世家。他视《虞氏家范》为浦江郑氏之风而兴,欣喜异常。

杨士奇也非常重视教育本家族成员。《东里续集》卷五三为“家训”,篇幅不小,收有《训昇侄》、《嘱付侄昇缘路事宜(二十二事)》、《训旅、鵷、艮、稷(八事)》、《训侄与子》、《训

东城诸侄(十三事)》、《与东城诸侄侄孙》、《训康甥孟嘉(十六事)》、《赠言示侄之芳》、《训 子默识》、《吩咐 子及昱、暠诸孙(十二事)》、《示长新妇(九事)》、《遗训》训示多篇。其中《训 子默识》内含《到家当修敬者(七事)》、《当力行者(八事)》《当谨戒者(十一事)》三篇;《遗训》内含《正统二年病中写(八件)》、《正统九年三月治命(七件)》二篇。这些训示主要是写给子、侄、孙的,内容以安排家族琐细事物为多,不过士奇最强调的仍是“文行”。如《训旅、鵷、艮、稷(八事)》就很能说明问题,其内容如下:“吾家自高曾以下,子孙皆至亲,须敦睦,患难相恤,贫窘相助,过失相规。如有不受规益者,众共责之,卑者众共笞之,必尽公道,乃可使服。今条列数事,以示汝兄弟遵守:一、须访求有德有学之人为师,以教子侄,择其资质颖悟者教之以治经,次者教之读书讲解、习诗文杂学,必皆教之正心修身、事亲处人之道为本。一、祀先事亲,已有定规,不许怠慢,陷于不孝。一、凡公事不许干预苟利,以辱家门。一、闲常时须勤励子侄,使贵义贱利,务善循理,亲近正人,勿交俗辈。一、子侄有善行好学者,众共礼之重之,若有分外不律不受训诫者,稷会诸兄弟数其罪而笞之,不可容恕,如又不悛,明告于官,请治以不孝之罪。一、教子侄须要处友待下皆宽厚,少饮酒,盖贪饮者未有不乱性背理,处人之法,谦虚忍气,无不得吉。一、旅、鵷、艮、稷须同一心,有狠戾自异者,众共攻之,攻之不改者绝之,不为兄弟。一、兄弟本

67同一气,不可听妇人言,以伤至亲之情。”第一、第五条均强调培养德学兼备的子侄,第二、

62

第三、第四、第六诸条是对子侄德行的要求。关于德行,《与东城诸侄侄孙》中说:“凡事重

68义不可重利”,《训康甥孟嘉(十六事)》的前三条也讲:“一、第一件,常常检点自己身心,

要在道理上出一言、行一事,背了道理,便不得为君子,若出于一时失错,便猛思改过,终身痛以为戒方得。一、大凡修身慎行,皆须自己着实下工夫,不可毫发放过,放过便非着实,今人无自着实工夫,只是修饰外面,要别人道好,而不知尽为有识者所窥,遂指为小人,此是立身根本。一、闲暇勤读书,考古人嘉言善行,体而行之,常亲近正人,虚心以请益焉。然人之邪正未易辨识,大抵行止端庄,语言合道,言不及利,便可亲近。若好谗人谀人,议

69论不正,谄媚取容,言不遗利,此小人也,须远之远之。”修身养性,重义轻利,做正人君

子,是士奇对后辈的要求。关于学养,《训东城诸侄(十三事)》中说:“祖宗所遗一应碑铭行述、诗文稿草,片纸只字,及家乘谱牒之类,并委鵷收掌爱护,不许损坏,但略有损坏,即是不孝。盖此系吾家传世之宝,子孙所当谨守为是。鵷继伯威兄之后,系宗子房下,故当

70掌之。”又说:“各房子孙宜严督之读书,不可荒废,切要切要。”在士奇看来,子孙读书是

切要之事,祖宗遗文为传世之宝。这一主张还有更具体的贯彻,《示长新妇(九事)》中指出:“家中所藏敕书、诰命、御笔画及一应书籍文字、法帖图画,皆是我平生性命心力所得,家中务要常常爱护,须是汝亲眼同孙子小心勤勤看过,遇梅雨晴霁,则须晒晾囇晾后,还亲自整齐收拾,亲自锁钥封闭,此是吾传家之宝,绝不可借与人看,虽至亲之人,亦不许借之,紧要紧要!更不许信付昱子,须是新妇一一亲自整理。”士奇把自己收集的各种文献也作为传家之宝,视同生命。他在《示长新妇(九事)》继续指出:“家中子孙不可断绝读书种子,须延好先生教诲,须严且勤,为母不可慈爱护短,事师礼须厚,学俸须要实效,不可少欠。”71士奇对培养子孙读书可谓不遗余力,把不绝读书种子作为世家的命根子。令人遗憾的是,士奇为宦在外,至正统四年(1439年)南归展墓,阔别家乡四十年,对子孙的教育虽不断有书信传达,但鞭长莫及,效果并不理想。《赠言示侄之芳》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情况,他说:“吾杨氏世守礼仪,服诗书,仕者有廉节,处者有善行,居西昌数百年,皆无敢辱其先者。吾去乡四十年,今春始遂一归,宗人老长物故且尽,后辈晚出,行有违于先者多矣!为之短气索然。虽召而训之饬之,其习惯成性,安能必其我从也。吾留家四旬即行,至今抱愧恨未已。族兄叔邍第四子之芳来北京,将归乞言,故书吾之耿耿者勉之,使务学为善,庶不辱其先,汝勉之哉!归见同宗子弟,其悉以耄言励之,如能用吾言,非独老人有光,吾宗

72有光。苟不用吾言,或忝先世,非独不可见先祠,吾亦不愿见之,汝往勉之。”士奇对后辈

73晚出的失望跃然纸上,一纸难尽!不得已发出“惧吾宗之衰也”的哀叹。更使他痛心疾首

74的是其长子稷,“尝侵暴杀人”,有“横虐数十事”,受到朝廷惩处。名重天下的朝廷老臣,

面子被不肖子丢尽了,年近八旬的士奇遇此打击受气成病,维持故家日形重要。早在稷出事前,士奇就曾告诫他:“乡邑近年故家子孙皆以纷争产业交恶,此吾所甚薄者,汝宜戒之!

75汝宜戒之!”可惜杨稷一意孤行,酿成大祸。杨士奇临终前,做《示长新妇(九事)》,对保

持家风进行最后努力。他与杨稷的妻子说:“我今年七十有九,只为稷不孝违背父训,专交小人,作恶犯法,今得死罪,致我受气成病,渐至危,殆亦不过年间必死,理无疑也。汝吾家长妇,今家中之事一一付尔掌管,一家大小长幼皆付托汝,汝需每事尽心。今遣 归发落数事,可皆遵依,行之勿违,切不可听信小人之言,有所改易,切记切记。一、田土多则税粮科差繁重,必至累子孙破家荡产,苦害难胜。即尽弃远乡田土山塘,皆不可要,近乡田土池塘利薄者,亦不可要,或还原主,或卖与人,皆须作急发落,不可听小人邪言,依阿不舍,至嘱至嘱。一、吾儒者之家,不可思量要富,户下田不许过百二三十石,户下粮不许过三四十石,尽足岁用,切不可过多。过多则后来必累子孙,为父母不可无远虑,切记切记。只是

76许多钱粮在户,后来科差子孙也,自难当。”士奇所言九事的头两件事就是如何保家,他告

戒占田不可过多,不可思量要富,表面看是为避免科差之累,实质是坚守儒者之家的“文行”传统。士奇接着便说了我们曾在前面所引的——把自己收集的各种文献作为传家之宝、培养

子孙读书不绝读书种子的话。总之是仍要成为故家。事实上故家的传统是很难一下子割断的,士奇的这些家训本身就已成为故家传统,教示、激励着着后人。下文将要谈到的杨氏子孙不断有出仕者修谱就是一个证明,士奇可以稍慰矣。

士奇的宗族观也得自于自身的家族史。泰和人梁潜评论杨氏说:“惟杨氏之先世有盛德魁杰之人,其文章政绩蔚然有声于时。及其后也,遭世之乱,仓皇山泽之间,悲歌而流涕者,其言亦足以自著其志。盖太平之际,贤者皆乘时而用,及其乱也,皆沮塞而困穷,此势之所必至,无足怪者。大明之盛,杨氏之后人又以其学兴,至今学士君遭蒙主知,遂掌纶命,兼

77侍青宫。其清操雄文,足以追继先烈,恩典所加,贲于前人。”梁潜还说:“在吾邦世家文

献鲜有过杨氏者,方宋元间杨氏所居台榭之壮接乡间,田园之富连阡陌,及丧乱起,凋落而消亡者多矣。独诗书礼仪之泽浸润涵蓄,沛然而不竭。予获与侍讲君同侍禁林,君之曾大父吟窗公以廉洁忠厚著声前代,累官翰林待制致仕,事在《元史·循吏传》中。吟窗公诸子如平洲、如望之,皆擅能文章。……然皆遭时之乱,卒死于穷困,不得大振耀于时。今侍讲君生逢治世,列位清华,方受知圣上恩遇尤厚,而其从子相又擢进士第,居翰林。父祖子孙百数十年既偾而复兴,既坠而复振,何其盛哉。吾于是乎有以观君子之泽矣。谱之作徒然哉!”78杨氏在宋代已成名族,特别是士奇的曾祖在元代官翰林,名重一时。但杨氏在元季衰落,是杨士奇重新崛起,振兴家族。值得注意的是士奇非科举出身,一岁丧父,由外祖父教授学业,孤贫力学成名,因出色的文史才华被荐入翰林。他的成功的确与家学家风分不开,士奇幼时,母亲教导他:“吾初归汝家,见汝父昼夜不辍者四书诸经,余力则玩子史,汝今宜专事经传,未可泛阅,枉费日力。”并说“人居世未必长贫贱,亦未必长富贵,但贫贱入富贵,非读书而未易得也。”又说:“自我归汝家,耳闻目见杨氏仕者,皆以儒术进,皆秉廉洁,从

79来无以臧败者,虽家贫而誉好,汝曹勿坠也。”外家陈氏亦是世家。外祖父、母亲对士奇良

好的教育,祖传的故家遗风,均影响他产生以故家论为中心的宗族观。

杨士奇给予本族及当地以相当的影响。杨氏族谱不断续修,明嘉靖年间,泰和人欧阳德说杨氏谱:“正统丙寅(十一年,1446年)评事德敷复修之”,今余百年,“续成新谱,其义例一遵文贞之旧,盖不能有所加也。论者狃于所见,乃谓古圣经训、时王政典犹未能人人兴善惩恶,谱区区未必为益。夫亦弗思尔矣,离逖他邦者闻乡音而喜,邂逅相犯者俄而知为同姓,遽惭悔自释。况谱之为教萃之于未离,和之于未隙,比于铎徇箴诵,不犹愈耶?兹文贞公所为拳拳者乎!公曾孙行人海、玄孙选主事载鸣,方缵成先德,响用于时,中兴休运,又

80将竞起而翼襄之,以益昌厥家。”可知士奇后人仍其谱例不断续修族谱,乡人以士奇重视修

谱批评忽视修谱者。士奇曾玄孙秉承先德,出仕中央,杨氏后继有人。杨德敷正统年间所修谱,有泰和人王直序言,谈到杨氏在宋元之际的盛况:“允素乃徙泰和,世以宦学显闻,后十七世有三人者联贡于漕,同授登仕郎,声称赫奕,杨氏之一盛也。”有助于了解杨氏在吟窗公以前的宦学。王直并高度评价了杨士奇的修谱活动:说他“惓惓于谱牒,以著其本,联其支,此仁人君子尊祖敬宗之道也。夫故家令族之所以光明硕大而不至于泯没无闻者,以谱牒传焉耳”。把不断修谱视为故家令族的标志。王直还认为“德敷明经取进士,今为大理评

81事,续著此谱,以成公之志,其贤可知矣!”肯定士奇宗族观念对后世的影响。事实上,杨

氏在正统和嘉靖两次修谱之间,于正德年间还修过一次族谱。泰和人罗钦顺《泰和杨氏重修族谱序》说:“杨氏之居泰和,世久而族益蕃,遭元季兵乱,谱牒无复存者。国初乱定其族有隐君子曰与芳,尝追忆旧闻,旁咨故老,辑为谱图一帙。及太师文贞公出,乃据以作谱,用联属其族人。其后叙州太守德敷君因而续之,皆有版本行于其族。迄今正德丁卯(二年,1507年),又六十余年,后生绳绳,已多斑白之老,而名字犹未有登载,其承传序次,将久而或淆焉,谱其可无续乎!于是义官光序君慨然以为己任,顾族人散处不一,远或百数十里,或占籍他郡,乃驰书遍访,尽得其详,既克成编,将复锓诸梓而属序于余。”他称赞杨光序

“能上体文贞与叙州之所用心,而惓惓以谱牒为重”,“无忝其世德”,不无感慨地说道:“杨

82氏之世德盛矣”!由上可知,泰和杨氏以修谱为世德,自杨士奇之后,于正统、正德、嘉靖

年间不断续修,并请泰和人王直、罗钦顺、欧阳德先后作谱序,以光大祖德激励后人。此三人均是进士,都曾任官尚书,他们的谱序对教育杨氏族人、增加杨氏族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王直、罗钦顺、欧阳德的谱序也有弘扬世德、修谱以传承故家的共识。特别是罗钦顺还指出:“君子之所先,莫大于文行。诚能汲汲焉用力于此,有行以为本,有文以为华,将所以大其族者,不亦有余地乎!莫非文也,而谱牒亦其一事,凡族之谱牒,非有才子孙出,盖亦莫能修之。谱牒不修,则本源弗明,昭穆弗辨,仁孝之道、雍穆之风,鲜不微矣。前代虽有显者,其风声事迹亦不复接于耳目,又安知践修之责之在于我,求其能免于卑陋而聿进于高明,岂不难哉!故善观人家族者,即其谱牒之废举而其昌大与否,亦自可

83见。”罗氏关于“文行”和谱牒与世家关系的论述,与杨士奇的有关看法如出一辙,使我们看到泰和故家的传统和杨士奇对后世的一定影响。

五、结语

杨士奇所作族谱序跋对宗族和修谱的论述中,有一个核心的东西,这就是他的故家情结。他的族谱序跋富有历史沧桑感,描写出一幅幅故家盛衰消长的图景,展示了世家名族顽强的生命力。他的族谱序跋洋溢着对诗书、仁德传家的礼赞,揭示了望族存在的基础在于文化的传承。士奇笔下泰和、吉安等地的宗族,主要是些故家,正是依靠世传文化取得科举和政治上的成功、维持望族的地位并进入政界和上流社会的。士奇出生于元朝末年,闻见了泰和及吉安大族的衰败,经历了破落家族的艰辛生活,也看到了世家名族的复兴,品尝了重新崛起的喜悦。他的故家论充满士族的自信与优越感,充满对富贵暴发户的鄙夷,与易代之际高岸陵谷的社会现实分不开。通过杨士奇所作族谱序跋,我们看到明初泰和及吉安宗族势力强盛,这些宗族有不少出仕者,有的还位居高官,他们有因婚姻、师生、科举、同朝等关系结成的社会网络,泰和及吉安是一个士大夫宗族为中心的社会。杨士奇所作族谱序跋虽然也有一定的政治性,但更多而且更重要的是探讨故家的维持与发展,将修谱的实质定位于延续故家的传统。杨士奇所作族谱序跋的特色正在于此。

Of Clans and Writing Genealogy Indicated in Prefacesand Postscripts

ofGenealogies Written by Yang Shiqi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Chang Jianhua

(The Center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 Yang Shiqi was born in Taihe county attached to Ji’an prefecture, Jiangxi province. He had made Grand Scholar in cabinet in his later years. He had made 70 and more pieces of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to genealogies at his hometown Tiahe and the nearby counties attached to Ji’an prefecture. The essence of thought of his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to genealogies is the theory of approving gentility by virtue of their cultural advantage hand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Old and eminent families gain success in 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s and politics so as to hold up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a circle of upper society thus formed. Old and eminent families in Taihe and its adjcent counties attached to Ji’an prefecture were strong in politics and economy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y constituted an exclusive society with the scholars bureaucrats of the clan as its center, its barries was made by a

complicate relationship including marriage, tutors and students, scholar honour in 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 colleague in the court, etc. Yang Shiqi’s writings of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reveals a certain extent of political thought, but the emphasis he laid was on why and how an influential family or clan could be maintain and developed, and he pointed out that the purpose of compiling genealogy was to continue the tradition of an influential clan.

Key words: the Early Ming Dynasty ;Yang Shiqiin ;Genealogies Writing ;Genealogy

收稿日期:2003-05-31

作者简介:常建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除个别段落外曾于2002年8月24日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22次中国学国际学术大会”发表,感谢论文评论人韩国江原大学元廷植教授所作的评论。

2 叶盛:《水东日记》卷28,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2页。

3

4 杨士奇:《东里文集》卷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以下简称“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39页。 5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丰城荷塘袁氏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40页。

6 杨士奇:《东里文集》卷5《西昌梁氏续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62页。

7 杨士奇:《东里文集》卷8《禾溪乐氏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94页。

8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23页。

9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3页。

10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8页。

11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7页。

12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玉山李氏重修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21页。

13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严氏家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2页。

14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西昌袁氏家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5页。

15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8页。

16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23,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672页。

17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玉山李氏重修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21页。

18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陈氏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7-518页。

19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20页。

20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23《袁氏谱后》,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670页。

21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徐氏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7页。

22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9《张日昭族谱后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621页。

23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8页。

24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安成李氏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8页。

25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1页。

26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华林胡氏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1页。

27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1-512页。

28 杨士奇:《东里文集》卷6《刘氏庆源编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67页。

29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潘氏世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25页。

30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李氏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27页。

31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27页。

32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9《艾氏谱后》,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623页。

33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甄氏家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9页。

34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太原徐氏宗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2页。

35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潘氏世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25页。

36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书院罗氏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3-514页。

37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1页。

38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芗城颜氏宗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09-510页。

39 杨士奇:《东里文集》卷6《刘氏庆源编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68页。

40 杨士奇:《东里文集》卷5,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8-59页。

41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24-525页。

42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2,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666页。

43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5-516页。

1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1页。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清溪杨氏先德录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8页。

46 杨士奇:《东里文集》卷7,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80页。

47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严氏家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2页。

48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西昌袁氏家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5页。

49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宏冈袁氏家谱后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8页。

50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甄氏家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9页。

51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23,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677页。

52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2,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15页。

53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0页。

54 杨士奇:《东里文集》卷7,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86页。

55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26页。

56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3《邹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31页。

57 陈循:《芳州文集》卷3《文会诗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31册第133-134页。

58 万历《吉安府志》卷11《风土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97-198页。

59 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卷6《送李君昌明还庐陵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31册第666页。 60 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卷6《送李庸励南归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31册第705页。 61 郭子章:《蠙衣生传草》卷1《浣溪郭氏续谱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55册第586页。 62 杨士奇:《东里文集》卷2《杨氏祠堂复建记》,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27页。

63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浮梁李氏祠堂记》,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379页。

64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茨溪刘氏祠堂记》,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372页。

65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4《姚氏祠堂记》,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423页。

66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5《虞氏家范序》,四库全书本,第1238册第558页。

67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53,四库全书本,第1239册第376-377页。

68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53,四库全书本,第1239册第379页。

69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53,四库全书本,第1239册第380页。

70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53,四库全书本,第1239册第378、379页。

71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53,四库全书本,第1239册第385、386页。

72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53,四库全书本,第1239册第382页。

73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39《侄孙敏达墓志铭》,四库全书本,第1239册第188页。

74 张廷玉等撰:《明史》卷148《杨士奇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4册第4137页。

75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52《示稷子书》,四库全书本,第1239册第361页。

76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53,四库全书本,第1239册第384-385页。

77 梁潜:《泊庵集》卷5《杨氏家乘序》,四库全书本,第1237册第253-254页。

78 梁潜:《泊庵集》卷6《杨氏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37册第305-306页。

79 杨士奇:《东里续集》卷48《慈训录》,四库全书本,第1239册第313、314、315页。

80 欧阳德:《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卷21《西昌杨氏重修族谱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80册第689-690页。

81 王直:《抑庵文集》卷4《杨氏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41册第736页。

82 罗钦顺:《整庵存稿》卷9,四库全书本,第1261册第121页。

83 罗钦顺:《整庵存稿》卷9《雷冈康氏族谱序》,四库全书本,第1261册第127页。又请参见常建华:《罗钦顺的谱论与族论——以江西泰和及吉安府为中心》,上海图书馆编《中华族谱研究——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544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