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忠恕_絜矩之道_与社会和谐

JournalofHefei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社会科学版)合肥学院学报(

“忠恕—絜矩之道”与社会和谐

张增田,诸伟奇

1

2

(1.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合肥 230026;2.安徽大学文学院,合肥 230039)

摘 要: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絜矩之道”是原始儒家关于人际行为的重要规范。“忠恕之道”是孔子践仁的基本行为原则,“絜矩之道”是对“忠恕之道”的继承与发展。“忠恕—絜矩之道”的推行,有效维系了我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维度,因此,对于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原始儒家;忠恕—絜矩之道;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0X(2005)03-0010-03

  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絜矩之道”是的“应然”之思,在落实、贯彻到具体实践领域时,其

原始儒家关于人际行为的重要规范。“忠恕之道”主要内容必然转换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关于“忠是孔子践仁的基本行为原则,“忠”要求行为主体做恕”与“仁”的内在统一性,前人多有论述,我们且将到“尽己”,努力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实现特定人际和“度人”。“絜矩之道”是对“忠恕之道”的继承与发展,突出了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将之放大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普遍法则。儒家的“忠恕—絜矩之道”有效地维系我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维度,因此,在当代把握儒家“忠恕—絜矩之道”的主要内容,认同其核心价值,遵循其基本主张,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注意力放在“忠恕”具体要求上,以方便稍后进一步关于“忠恕”的内涵,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指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此可谓的解。据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所引古文,《周语》有云“中能应外,忠也”,《曾子·大孝》云“忠,言以中心”,都认为“忠”就是行为主体的行为与其内在动机相应合,即行为主体以自认为“应该”的方式对待行为对象。这一理解还可以在孔子本人及其高徒的话语中获得确证。他们所言的“忠”似乎都与处理人际关系有

[1][2]

关,如“为人谋而不忠乎”,“臣事君以忠”,“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3]

关系所赋予的基本义务和责任;“恕”则强调“推己”考察《大学》是如何对此加以继承、发展和修正的。

1 孔子“忠恕之道”

据《论语·里仁》所录,孔子曾对门生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的理解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过去,研究者们不满足于曾参的解释,试图从多个向度———如仁、礼、中庸等———寻绎孔子思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4]

等。要求尽一己之力,做好份内之事,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实现特定人际关系赋予“我”的基本义务与责

任。这就是“尽己”。

关于“恕”即“推己”,孔子本人有明确的表示。

想(“吾道”)的核心和纲领,讨论的结果倾向于据《论语·卫灵公篇》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仁”。这种异趣主要是由观察视角的相异造成的。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曾参把“忠恕”当作贯通孔子之道的“一”,乃立足于行为实践,“忠恕”即成为孔子关于人际行为的基本规范;后人撇开“忠恕”,而对贯通道的那个“一”作他向求解,而最终将目光聚焦于“仁”,此乃立足于理论本身,“仁”即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而在本质上,从这两个视角进行的观察可谓“百虑而一致”。因为孔子以“仁”为核心展开的关于人类社会

收稿日期:2005-05-27  修回日期:2005-06-04

作者简介:张增田(1965-),男,安徽天长人,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诸伟奇(1950-),男,安徽安庆人,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主任,安徽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于人。'”同样的话又在答仲弓问仁时说过

[3]

。这是

从消极的意义上规定“恕”的行为原则:凡己所不欲者,也不能加诸他人。对于内在的原因,我们可以作

一个合理的推测:己所不欲的,必于己具有负效用;不加诸人,实际上是避免损害他人的利益。这种意义上的“推己”确切地说是对他人心理需求的揣度,即“度人”。那么,逻辑地从积极的方面讲,凡己所

第3期张增田,诸伟奇:“忠恕-絜矩之道”与社会和谐

11

欲者(必于己具有正效用),则要施之他人(以增进其利益),此即《论语·雍也》篇所谓“夫仁者已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忠”的“尽己”,还是“恕”之“推己”,都是从人际关系行为着眼,对行为正当的肯定和推崇。“忠”一方面强调守己尽职的道德自觉,即“行之以忠”;另一方面则更多地要求行为主体主动地按照人际关系内涵或他人的命令确定自己的行为,如“与人忠”和“以忠事人”等,体现着对既定人际关系的自觉维护。“恕”一方面要求行为主体在需要、欲望和目的上揣度他人,反对主体任意强迫、主宰和支配他人的行为,以免破坏既定

显然,“絜矩之道”将行为主体(“我”)放置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要求“我”必须根据一个相对人

如何“待我”以及是否符合“我”的需要,来确定对另一个相对人的行为,从而获得上下、左右、前后等对象的认可,达到调和人际关系的目的。

对此,朱熹作了系统的开掘。首先,立足于文字的注解,朱熹指出“絜矩之道”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把握自身的行为。在《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他根据前人的训诂,注云:“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认为世间之事存在着一定的规度(“矩”),每个人的行为只有符合规度(“絜矩”),才能被普遍接受。所以他要求“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旁均齐方正,而天下太

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则要求在德性和行动上实行

“推己”,凭借道德榜样来影响他人,强调的是主动、平矣”。其中“因其所同”是立己立人(推己)和“各积极地同化他人,以达到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和谐得分愿”(尽己)的共同前提,故最为朱熹所重,指(双方都有提升),而由己推人之所以可能,依赖于行为主体的“我”,掌握或具备“仁”,从而具有道德上的优势。

出:“彼同有是心而兴起焉者,又岂有一夫之不获哉?所操者约,而所及者广,此平天下之要道也。”从“人心之所同”出发,不以己强加于人,是“絜矩之道”的关键所在。后来,他在回答门人的提问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道理:“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知人之所恶者不异乎己,则不敢以己所恶者施之于人,使吾之身一处乎此,则上下四方,物我之际,各得其分,不相侵越,而各就其中,校其所占之地,则其广狭长短,又皆平均如一,截然方正,而无有余不足之处,是则所谓絜矩之道。”

[7]

2 《大学》“絜矩之道”

《大学》是原始儒家的重要著作。过去,人们一方面对其书的作者、成书年代等版本信息给予过相

当的关注,其中关键是作者问题。司马迁提出曾子说,后汉郑玄承是说,而南宋朱熹又力主之,故曾子说为主流意见。上个世纪最后几年湖北郭店楚简的出土,一批湮没已久的儒家经典重新面世,给予史迁之说以有力的佐证。本文从是说。而且从“絜矩之道”对“忠恕之道”的修正和发展角度看,曾参著《大学》的可能性确实比较大。另一方面则偏重于对

其次,基于对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模式的全面把握,朱熹把“絜矩之道”当作立足于己的人际调节机制。他将人际关系概括为“三折说”

[8]

,即“人

(上、左、前)———己———人(下、右、后)”,提出在维

《大学》关于君子修身为治(内圣外王)“三纲领”、护人际系统的和谐、促进社会合作的顺畅过程中,

“所谓絜矩“八条目”的内涵和价值的发掘,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举例说:遮掩了对其中“絜矩之道”的探究,即使被提及,影响也不大。

《大学》的“絜矩之道”是这样提出来的:“所谓

平天下在治国者,上老老而民与孝;上长长而民与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可见,“絜矩之道”是平天下之道。在其作者看来,“絜矩之道”对于如何平治天下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

者,如以诸侯言之,上有天子,下有大夫。天子扰我,使我不得行其孝弟,我亦当察此,不可有以扰其大夫,使大夫不得行其孝弟。”由于“我”遵从“絜矩之道”,能够将一端施于“我”的负影响,转向为“我”施于另一端的正影响,从而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应该说,朱熹上述两个方面的阐发,确实深刻地揭示出《大学》“絜矩之道”的本质内涵,对于人们的

[8]

义。故元代人许谦谓《大学》“平天下之道在絜矩之理解把握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不仅如此,他还发

[5]

道”,而同时代的朱公迁则进一步表示:“《大学》明举例,力图将《大学》关于“絜矩之道”实际运用的所言,其要在絜矩。”

[6]

那么,何为“絜矩之道”呢?《大学》接言:“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构想充分地彰显出来。如《大学》在“此之谓絜矩之

道”之后,引《诗》论证“有国者”与民的正当关系,朱熹解释说:“言能絜矩而以民为己心,则是爱民如子,而民爱之如父母矣。”最终归结为“有国者”根据

[9]

“大学》

12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

到财用问题,朱熹则指出“盖财者人之所同欲,不能[9]

絜矩而欲专之,则民亦起而争夺矣”,要求君子在这方面也应遵奉絜矩之道,实行“与民则利”

[8]

相应合的,他曾表示“礼之用,和为贵”。《大学》则是在“平天下”的高度强调人际关系和谐的正面价值。这表明,“忠恕之道”在适应时代需求的过程中,其适用领域被扩大了。

其四,孔子“忠恕之道”从多个向度规范人的行为,《大学》的“絜矩之道”则在某种程度上突出、强调了“恕道”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而这一内容堪当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对于维护平等关系意义上的人际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综上所述,儒家“忠恕—絜矩之道”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尽己(“忠”)。从

3 “忠恕—絜矩之道”

通过上文对孔子“忠恕之道”和《大学》“絜矩之道”基本内涵所作的分梳,我们可以析出后者在如

下几方面继承、发展和修正了前者,从而使儒家的道德学说趋于完整,提高了其指导现实社会交往的普遍适用性。

其一,二者都从人际关系切入展开思考。但孔

子只把握住人际关系中的“己—他”结构,而《大学》“行”发乎“己”一端看,就是要合乎自己的身份和良

而从“行”施诸则看到人际关系其实是以“他—己—他”的结构方心,体现社会所赋予“我”的义务;

至少式存在的。这一点,朱熹也早已加以揭示:“`己欲“人”的一端看,就是要利他,增进他人的利益(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两折说,只以己待人而言。若絜矩,上之人所以待己,己又以待人,是三折

[8]

说。”立足于“两折说”的“忠恕之道”讲究推己及人,只要自己认为符合道义(或不合道义),就可以推诸他人(或避免加诸他人)。而这一规定之所以可行,则完全基于人际差等原则。在孔子看来,能够实行“推己”的只能是君子,他们对社会道义和规范具有高度的认识、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德行上高于普通社会成员。而《大学》则在这一方面修正、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较之“忠恕之道”,“絜矩之道”的关键在于由他及己,再由己推人,使“我”在互动的人际关系中确认行为正当。其背后隐含着关于人际

不能妨害他人的利益)。二是在人同此心的基础上,实行推己之“恕”。当行为主体决定将自己某种行为普遍化时,必须确认这是他人愿意接受的。对他人之“心”的认识可通过他人如何待“我”以及“我”自身的感受获得。三是遵守共同的原则开展人际交往,将立足于自律的“忠恕”转换为基于他律的“絜矩”,从而增强了“忠恕之道”的可操作性。

4 “忠恕—絜矩之道”对社会和谐的价值

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表明,忠恕—絜矩之道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而言堪当普世伦理。《圣经》中多次重申的“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们,

平等的重要法则———当然只局限于道德人格的平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戒律———在西方被称着“金等,而非社会地位的平等,如:要“民兴孝”,则“上”规律”———正与儒家忠恕—絜矩之道相契合。在中当“老老”;欲“民兴弟”,则“上”要“长长”等。其二,二者均重视个人在调节人际关系中的主动性和决定性。孔子的“忠恕之道”赋予“我”以绝对地位,人际关系状态将完全取决于“我”的行为如何。《大学》的“絜矩之道”则要求主体所发出的行为必须考虑对象的需要、欲望和目的,而“我”又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欲望和目的———所欲得于人,或所恶得于人———来判断、把握他人的需要、欲望和目的。也就是说,“絜矩之道”只承认“我”之于人际关系的相对主导性。“我”必须尊重“人同此心”的社会心理,根据自己在与不同交际对象的互动当中,体认行为应当,并相应地作用于他人,达到维护人际稳定的目的。

其三,二者都是为了求得人际关系和谐,维护社会合作的顺利进行。孔子的“忠恕之道”旨在通过良好的人际合作促进治国活动的有序开展,从而个国,这种普世伦理不仅具有可靠的时代价值,而且也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前者表现为忠恕—絜矩之道

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道德法则,对人们之间的利益合作起到了正面效用,并在获得持续的社会认同的过程中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后者则表现为,忠恕—絜矩之道也是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凭依。这种凭依的价值需通过对和谐社会基本要素的剖析加以察看。

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要素。它们规定了和谐社会及其建设的丰富内涵。

首先,和谐社会由三个维度构成:一是要素六所直接提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社会系统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和谐互动,整体一致,在社会生产获得发展、社会生活趋于富裕的同时,保,

第3期张增田,诸伟奇:“忠恕-絜矩之道”与社会和谐

13

间的和谐,此即“正义”所揭示的,因为所谓正义就是社会对权利与义务的分配符合公平的原则;三是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人际和谐),此即“友爱”所其次,和谐社会的三个综合目标(亦即一般标准):一是“活力”,即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充满发展的动力,人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二是“安定”,即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保持社会冲突最小化,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都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三是“有序”,一个和谐的社会,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各个领域之间及领域之内的社会活动,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和有效的协调。

再次,和谐社会建设的三个途径:一是“民主法治”,此为法律途径。民主是政治权利分配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法律是一切公共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基本手段,基于民主的支撑,法律能够理性地处理各种关系,实现三个维度的社会和谐。二是“公平”,此为制度途径。因为公平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其内涵是行为主体的基本权利绝对平等而非基本权利则比例平等

[10]

到现代心理学的解释。当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是人际平等,儒家“忠恕—絜矩之道”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戒律,其积极效用正是有助于维人际关系的和谐。

其次,“忠恕—絜矩之道”有利于充实和谐社会建设的道德途径。道德途径的形成和牢固依据于人们的道德自觉(即良心),而良心的培育又依托于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丰富和道德意志的坚定。崇奉、宣扬和推行“忠恕—絜矩之道”,对以上三个方面均有促进作用,因为人们认同和接受这一观念和主张,诉诸的是理解和理性,这对道德认识的提高当具有正面的效用;道德认识的提高,又可以增进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志,最终提升道德自觉。这样,和谐社会所确立的“诚信”才会获得良心的依托而增加规范行为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忠恕—絜矩之道”作为可靠的道德原则,还应当成为制定具体道德规范的准则,以保证具体规范的合理性。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任何不道德的制度都将严重侵蚀社会的和谐,造成社会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学而[A].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2]孔子.论语·八佾[A].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3]孔子.论语·颜渊[A].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4]孔子.论语·子路[A].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5]许谦.读四书丛说(卷2)[A].四部丛刊续编[M].上

海:商务印书馆,1934.

[6]朱公迁.四书通旨(卷3)[A].通志堂经解[O].清康熙

十九年通志堂刊本.

[7]朱熹.四书或问·大学或问下(卷2)[A].朱子全书(第

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8]朱熹.朱子语类(卷16)[A].朱子全书(第14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A].朱子全书(第6

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0]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校:罗季重]

揭示的,因为友爱主要是个人对他人的尊重和帮助。护人际平等,据此进行人际交往,可以低成本地获得

社会生活的各项制度遵循公平原则,可以保证社会

各方的权利得到尊重、利益得以体现,从而奠定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三是“诚信”,此为道德的途径。因为诚信主要是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以实现人们之间的融洽相处。它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诚实贵率真,意味着行为主体道德意志的坚定和道德情感的真实,其反面为“伪”;守信贵践约,意味着行为主体对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守和道德行为的可预期性,其反面为“欺”。不伪不欺是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保证。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推行儒家的“忠恕—絜矩之道”,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促进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

首先,“忠恕—絜矩之道”有利于人际和谐。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基本的和经常性的行为,广泛地渗透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人际和谐作为和谐社会的三维之一,对于社会和谐而言,意义非同寻常,自不待证。人际和谐的关键是确立一个合理的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行为原则。“忠恕—絜矩之道”堪当此任。一方面是因为“忠恕—絜矩之道”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尚具有普世意义);另一方面,其维系人际和谐的功用也为历史事,

14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

TheDoctrineofZhongshu-xiejuandtheHarmonyofSociety

ZHANGZeng-tian,ZHUWei-qi

(1.SchoolofManagement,USTC,Hefei230026;2.SchoolofLiterature,AnhuiUniversity,Hefei260039,China)

Abstract:TheDoctrineofCheng-ZhuNeo-ConfuciusandtheDoctrineofCheng-ZhuinTheGreat

1

2

LearninghaverepresentedthemselvesasimportantcriteriaforinterpersonaldemeanorproposedbyclassicConfucianism.TheformeristhebasiccodeofconductforpracticebyConfucius,whilethelatterisan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theformer.ThepromotionofthesetwodoctrineshaseffectivelymaintainedintraditionalsocietyofChinatheharmonyofinterpersonalrelations,whichisanimportant

indicatorforharmonioussociety.Therefore,theyarealsoexpectedtoshedlightonthecontemporaryef-forttoestablishaharmonioussociety.

Keywords:classicConfucianism;doctrineofCheng-ZhuNeo-Confusius;harmonioussociety

(上接第9页)

参考文献:

[1]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四部丛刊本.上海:商

务印书馆,1929.

[2]张伯行.朱子语类辑略[M].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

书馆,1937.

[3]陈澔.礼记集说[M].四书五经本.上海:世界书局,

1936.

[4]朱熹.诗经集传[M].四书五经本.上海:世界书局,

1936.

[5]朱熹.周易本义[M].四书五经本.上海:世界书局,

1936.

[6]朱熹.孟子集注[M].四书五经本.上海:世界书局,

1936.

[7]朱熹.大学集注[M].四书五经本.上海:世界书局,

1936.

[8]蔡沈.书经集传[M].四书五经本.上海:世界书局,

1936.

[9]杨国宜.略论朱熹的民本思想[J].古籍研究,2004,45

(上卷).

[10]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11]朱熹.论语集注[M].四书五经本.上海:世界书局,

1936.

[12]朱熹.中庸集注[M].四书五经本.上海:世界书局,

1936.

[责任编校:杨立平]

AModernAnnotationofZhuXi'sConceptofHarmony

YANGGuo-yi

(Dept.ofHistory,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Anhui241000,China)

Abstract:MasterZhuXileftcontemporarypeopleapreciousideologicalheritagethroughhiseffortto

makeacomprehensiveelaborationontheconceptofharmonyintraditionalideologies.Hehasdemon-stratedtheuniversalityofharmonythroughtheargumentationoftheharmonyofthenature,thenaureandman,theinterpersonalrelationsandthehumanmindandbody,etc;hehasreasonedtheprinciplesandfundamentalspiritofharmonyasoneoffairness,justness,peace,inclusiveness,plurality,modera-tionandharmony;hehasalsomadediscussionsonwaysandchannelstoachieveharmonybycitingpublicizingandeducating,establishingguidelinesandregulationsandreducingburdensonsociety,etc.Keywords:ZhuXi;harmony;modernannotation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