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

《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探索

中日韩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

青岛科技大学 袁晓莉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日韩三国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通过对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了当前中日韩三国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对三国的主要行业的贸易互补性及竞争性进行了详尽分析。关键词:比较优势 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互补性指数中图分类号:F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0)09(b)-193-02截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亚洲地区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基本上符合这种“雁行模式”,即日本领先,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居于其后,发展中国家居于再后的模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日本、韩国与中国在东亚地区的产业分工中,分别扮演了“雁行模式”的领头雁、中间梯队和末梢梯队的角色,因而,三国产业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中日韩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极为密切。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不断升级,中国与日、韩两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趋近。中日韩三国贸易结构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通过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重新验证当前中日韩三国产业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国际竞争力则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0.16上升到2008年的

0.24;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从1990年的0.02上升到2008年的0.18,逐步接近日韩两国(2008年日本:0.25,韩国0.24) 。

(3)三国主要行业的贸易竞争性分析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2008年中日韩三国钢铁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为正值,即存在的竞争性较强,中韩两国钢铁制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基本接近(分别为0.29和0.16) ,但是日本钢铁制品的国际竞争力仍远远高于中韩两国。

2008年日韩两国化工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正值,但是数值均小于0.1,表明日韩两国化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时不太明显;而中国化工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负值(0.36),表明中国化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

计算结果表明,日本在机械、运输设备行业一直具有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指数1990年为0.64,2008年为0.50) ,韩国则由弱变强(贸易竞争力指数1990年为0.07,2008年为0.41) ,接近日本水平;中国机械、运输设备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虽然从1990年的-0.41转变为0.05,但是,中国在该行业的比较优势远远低于日、韩两国。而中、韩两国在办公与电信设备行业的比较优势接近,远远大于日本。中国最有比较优势的是纺织品与服装行业,中国该行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78,远远大于日本(-0.60)和韩国(0.21),而日本在该行业的比较优势较弱。

表1 中日韩三国主要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

行业钢铁

[***********][***********][***********]032008

日本0.470.690.560.020.140.090.640.420.500.710.250.17-0.33-0.56-0.60

韩国0.050.0010.16-0.490.010.070.070.310.410.300.410.650.740.430.21

中国-0.38-0.640.29-0.28-0.43-0.36-0.41-0.040.05-0.130.100.600.520.670.78

1 中日韩贸易竞争性分析

1.1 指标的选取

贸易竞争(TC)指数是指一国某种产品的净出口值与该产品进口值和出口值合计的比值,该指数是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若该比值为正值,表明是净出口国,该比值越接近1,说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即TCj=(Xj-Mj)/(X+M),其中TCj 是一国j 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X 是一国某时期j 产品的出口额,M 是该国同时期j 产品的进口额。

如果TCj

如果TCj >0,意味着该国是j 产品的净出口国,该国的j 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TCj 数值越大,表明该国该产品的净出口的相对规模越大,竞争优势就越强;

如果TCj =0,则可称之为中性竞争力。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1)三国农业的竞争性分析。从计算结果来看,1990~2008年期间,中日韩三国农产品竞争指数均为负值,表明三国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优势,其中,日本农产品竞争指数维持在-0.81至-0.88之间,韩国农产品竞争指数维持在-0.52至-0.58之间,中国的农产品竞争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0.12下降到2003年的-0.16,2008年下降到-0.44;但相对日

中国农产品具有竞争优势。韩两国,

(2)三国制造业的竞争性分析从制造业整体来看,日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贸易竞争力指数从1990年的0.47下降到2008年的0.25;韩国制造业的①基金项目: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重大研

究项目《中日韩产业互补性及利用日韩投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袁晓莉(1962-),女,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系

主任、副教授,博士。

化工机械、运

输设备办公与电信设备纺织品与服装

2 中日韩贸易互补性分析

2.1 指标的选取

考察两国贸易互补性强弱,通常选用经济学家(Peter Drysdale)于1967年提出的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

193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探索

《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该指数是在巴拉萨(Balassa,1965) [1]首创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基础上提出的贸易互补性测度工具。

公式:C k ij = RCAk xi ×RCA k mj

其中RCA k xi 表示i 国k 产品出口的相对优势,RCA k mj 表示j 国k 产品的进口相对劣势。

X ki 表示i 国k 产品的出口额,Xi 表示RCA k xi =(Xk i /X i ) /(Wk /W) ,

i 国的总出口额; Wk 是k 产品的世界贸易额,W 是世界贸易总额。

其中M k j 表示j 国k 产品的进口RCA k mj =(Mk j /M j ) /(Wk /W) ,

额,M j 表示j 国的总进口额。

RCA k xi 越大, 则i 国k 产品的相对优势越明显,RCAmjk 越大, 则j 国k 产品的相对劣势越明显。

因此,如果C k ij >1,表明两国的贸易因为C k ij = RCAk xi ×RCA k mj ,

k k

互补性越强;如果C ij

k

互补性越不明显。易互补性弱,并且C ij 越小,

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1)中日韩三国综合贸易互补性分析从计算结果来看,中日韩三国综合贸易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日本出口与中国进口互补性指数和韩国出口与中国进口互补性指数均大于1,且两者数据非常接近,说明日出口与中国进口、韩国出口与中国进口均存在较强的互补性;第二,中国出口与日本进口的互补性指数自1990年以后均小于1,这说明中国出口与日本国进口的互补性较弱;中国出口与韩国进口互补性1900年以来均小于1,说明中国出口与韩国进口的互补性也较弱,这也充分证明了长期以来中国对日、韩的贸易一直为贸易逆差的原因所在(2002~2009年的8年间,中日贸易逆差累计达1805.9亿美元,中韩贸易逆差额近几年来不断夸大,超过了中日贸易差额) 。

表2 日本与中国贸易的互补性指数(Ckij)

年份 [1**********]8

中国出口与日本日本出口与中中国出口与韩韩国出口与中进口互补性国进口互补性国进口互补性国进口互补性

1.061.110.881.170.961.120.871.140.631.200.681.13

国的进出口均有较强的互补性,而日本与韩国之间的互补性则较

差。第四,纺织与服装行业:中国出口与日本、韩国进口的互补性较强,分别为3.68和1.62。

3 结语

通过上述对中、日、韩三国贸易竞争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贸易竞争性来看,中、日、韩三国产业梯度呈逐步缩小趋势,竞争性增强

总体来看,中日韩三国贸易竞争指数逐步接近,特别是制造业,三国的贸易竞争指数已经非常接近。随着中国和韩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不断发展,有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例如:办公与电信设备) 中国和韩国的贸易竞争优势已超过日本。但是,从总体来看,与日韩相比,中国在钢铁、化工、机械与运输设备等行业仍不具竞争优势,而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上,中国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2)从贸易互补性来看,三国在不同行业上仍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雁行模式”还没有完全消失

日、韩两国出口对中国进口方面呈现出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从国别贸易互补性来看,日本出口与中国进口的贸易互补性略大于韩国出口对中国进口的互补性,但是差别不太明显;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与日、韩两国进口的贸易互补性较弱,在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出口方面,中国仍然落后于日韩两国,这也进一步验证了长期以来,中国对日、韩贸易一直呈现出贸易逆差的原因所在。

从三国主要行业的贸易互补性来看,在机械、运输设备行业,中日韩三国的互补性最强,其次,为钢铁和化工行业,在这些行业,由于日、韩两国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日、韩两国出口与中国进口的互补性较强;但是,在纺织与服装行业,由于中国具备比较优势,因此,中国出口与日韩两国进口的互补性较强。

注释

① “雁形模式”理论(Flying Geese Pattern)是日本学者赤松要首先

提出的,主要阐释了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特征、以比较优势为产业转移标准和依据的具有梯次差异性的分工模式。② 数据选取:本部分所涉及到的数据来源于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http://www.wto.org/③ RCA表示一国的进(出) 口总额中,某类商品的进(出口) 额所占比

例,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商品进(出) 口所占比例的大小。④ 数据选取:本部分所涉及到的数据来源于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http://www.wto.org/⑤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方网站(http://www.mofcom.

gov.cn/),中国与亚州各国贸易统计。

表3 中日韩三国主要行业的贸易互补性指数(Ckij)

日本与韩国贸易

互补性日本出韩国出

2008年

口与韩口与日国进口本进口

钢铁3.740.76化工0.740.70机械、运输设备5.364.35办公、电信设备0.570.78纺织与服装0.120.82

日本与中国贸易韩国与中国贸易

互补性互补性

日本出中国出韩国出中国出口与中口与日口与中口与韩国进口本进口 国进口国进口1.250.631.253.130.970.381.050.4410.263.838.974.131.050.991.671.150.113.680.311.62

参考文献

[1] 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http://www.wto.org/.

[2] 关雪凌, 肖平. 中日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J].现代日本经

济,2008,(05).

[3] 周茂荣, 杜莉. 中国与美国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

济研究,2006,(09).

[4] 杨伟文, 黄圣平. 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 基于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J].现代管理科学,2007,(11).

[5] 李天华. 中国与印度经贸关系发展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2)中日韩三国主要行业的贸易互补性分析

从中日韩三中国主要行业的贸易互补性计算结果来看:第一,机械运输设备行业:中日、中韩、日韩的互补性最强,特别是日本、韩国对中国出口与中国进口的互补性,分别达到10.26与8.97。第二,钢铁行业:日本出口与韩国、中国进口的互补性强,分别为3.74和1.25,但是,中国对韩国出口也达到了3.13,说明中国出口与韩国进口钢铁的互补性较强。第三,办公与电信设备行业:日本与中国、韩国与中

194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