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传统文化的困境与出路

新型城镇化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读《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有感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变迁,传统文化必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寻找到新的适宜生长的土壤、养料和气候,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然而传统文化在城镇化的影响下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只有从提高全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大力培养传统文化继承人、本着“古今兼顾,新旧两利”原则,推进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着手,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传统文化 困境 出路

文化是民族或国家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创造思维,影响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代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城镇化为中心,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的城镇化进程,经济、社会、政治、法律、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内涵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的特定历史阶段,如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使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烙上中国的印迹,具有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研究传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传承问题,做好传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传承工作,利用传统文化发展当代文化,构筑现代道德、哲学、法律和文学艺术思想,移风易俗发展当代风土人情,形成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新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范式,构建具有人文价值的当代建筑艺术和产品及产品制造方式和表现方式,在与世界的交流交往中将中国特色文化推向世界,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其实质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城镇化建设,它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利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新路。新型城镇化的“新”,就在于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实现经济社会和谐与协调

发展,统筹和规划城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是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深刻汲取国内外城镇化经验教训,选择的科学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人既是城镇发展的出发点,更是城镇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新型城镇化将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着力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城乡差别、社会不公平的现状,提高当代与下一代的发展潜力,确保全体国民能够分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既要纠正我国过去城镇化滞后的缺陷,又要防止部分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过度城镇化”的偏差,力求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同步发展。城镇化必须适应工业化的要求,有效发挥促进工业化的作用,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使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一元化现代化结构。

(三)不以牺牲农村发展利益为代价。城市带动乡村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内涵。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改变过去以牺牲农村利益为代价的城镇化老路,强化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消除城乡间的制度壁垒,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新型城镇化选择集中型与分散型相结合、据点式与网络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高效率的城镇网络,构建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群。通过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更好地发挥城市群整体的集聚扩散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五)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城镇规模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制约城镇功能的发挥。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合理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适当发展小城镇,不盲目发展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合理化,形成城镇功能互补、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

(六)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综合考虑我国资源人均拥有量低、分布不平衡及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新型城镇化必须紧密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城镇建设的集约化程度,提高

城镇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严格控制城市无序扩张,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

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性,积极保护并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并吸引了一批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产业项目到当地,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在当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障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一)原因

与传统的城市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部结构和功能,而忽略了对繁荣文化传统。构建精神文明的文化城市的关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以经济为导向的房地产开发,城市道路和城市街区的大拆大建,使对城市有重要意义和鲜明特色的建筑逐渐损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已经造成了很多无法弥补的破坏,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长远规划,即使有规划,效果也不理想。再加上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力量薄弱,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现状亟待解决。

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快速消亡。2000 年,我国自然村总数363 万个,到了 2010 年锐减为 271 万个,每天平均消失 100 个传统村落。当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是城市化扩张、工业突飞猛进;长期以来以GDP 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招商引资指标化对地方官施加的晋升激励造成了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一些地方官员认为传统村落无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 GDP,与其花钱保护,不如任其消亡。旧屋改造进度加快,传统名镇名村布局风貌改变,一些重要历史文物古迹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

2、是一些地方官员文物保护观念淡薄;文物保护法律刚性不足,无法做到依法行政;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古迹尽失,不仅是对历史的漠视,更是对未来的欺骗。

3、是保护文物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保护文物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相冲突。传统村落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导致建筑破败不堪无法修复,加上大量年

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城市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和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于是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新的宅基地却无法批给,也就造成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

4、是文物保护机制没有创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管理办法以及有效的监督制度,文物保护缺乏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保护措施不完善,产权属于私人的文物,房主无能力修复,也得不到国家资助。政府即使维修好了却关门,无法开放为市民服务。

(二)表现

第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已经造成了很多无法弥补的破坏。旧城改造、街区重建等一系列的举措推倒了众多的古建筑和古街道,而这些古建筑古街道是无法复原的,就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即使有些城市对被损毁的建筑进行修复和重建,也已经不是最初的那个原始的建筑了。对旧城和棚户区的改造,即使人们再回到居住地,那里的生态环境也已经被破坏殆尽,再加上增加了浓浓的商业气息,再也找不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信息了。

第二,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长远规划,即使有规划,效果也不理想。一般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关注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构建优美的环境,而对繁荣文化传统。构建精神文明的文化城市的关注则少之又少,也没有制定强制性的政策措施严格保证传承保护传统文化活动的实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关注也不到位。

第三,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力量薄弱。很多时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仅限于个人或某个小型组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参与。社会大众对保护文化传统持旁观者的态度,虽然有这个意识,但是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有些人甚至认为传统文化比较低俗,不值得保护。

三、新型城镇化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出路

(一)提高全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大力培养传统文化继承人。

要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首要的是提高全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壮大民间保护队伍。可以以多种形式,如鼓励发展民间文化保护协会或保护组织,鼓励更多的

人加入这些协会和组织,或者举行传统文化艺术大赛,不仅可以打造当地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又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使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意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提高全民的文化保护意识的另一重要手段就是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资源进行广泛宣传,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过程中更好的提高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大力培养更多的传统文化传承人,提高传统文化传承人的经济收入,使他们不再为自己的收入所愁,将传承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文化人才,带来先进的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理念,真正将地方的传统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政府的资金投入还可以用于收购普通人家中的文物,政府可以通过有偿购买的方式鼓励人们捐献文化遗产,收藏在历史文物博物馆中。可以在学校创办传统文化培训班,让所有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亲身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群众文化工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斯图尔德把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看作是真正整合的方法,认为只有把各种复杂因素联系在一起,进行整合研究,才能弄清楚环境诸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说明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怎样受制于环境。因此,我们在传承民族文化工作中不能仅仅考虑具体的某个文化项目,更要把它放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进行综合分析,全盘考虑。营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群众文化工作这种得天独厚的社会职能,把欣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融入群众文化生活之中,从而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社会集体文化审美意识,通过群众文化生活和群众文化活动日常开展,使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审美得到普遍的认同,才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必经之路。

(三)本着“古今兼顾,新旧两利”原则,推进新型城镇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整合包括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种资源,统筹兼顾,实现协调发展。不可把新型城镇化与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人为对立起来。历史文化名城有别于馆藏文物,具有动态存续的属性特征,必须本着“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走“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与发展并举”的路子。

(四)从宏观指导入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

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总体思路、途径和方法的宏观战略研究列为

重要议事日程。解决好指导思想,提出相应的公共政策。在宏观指导下,搞好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使之在保护更新中,拉动经济,改善民生。

(五)要走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城镇的主体是人,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有衣、食、住、行之需要。城镇的物质环境既是人改变自然的结果,也为人改变自然条件不断提供新的条件。一幢建筑、一个街区,城镇的实体或空间无不与人的生活方式相联系,这里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文化的差异,如何走出一条既适合中国实际,又符合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切合人们衣、食、住、行之需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改造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

四、结语

虽然传承传统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功能,传统文化只有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才能得到传承发展。但是城镇化必定是中国经济社会的重大历史变迁,传统文化只有适应这种变迁才能得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要适应新型城镇化这种历史变迁,必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寻找到新的适宜生长的土壤、养料和气候。这种传统文化生长的土壤、养料和气候,并不必然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它需要人们用心的培育、扶持和建设。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新型城镇化传承传统文化功能的发挥,必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构建适应传统文化生长的土壤、养料和气候,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由自为向自觉转变。

参考资料:

[1]张涟,《城市历史文化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2]傅铭,《传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发展》,《人民论坛》,2015年第5期。

[3]王成越,《基于传承与保护谈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传统文化》,《赤峰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4]杨静,《浅谈文化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大众文艺》,2014年第14期。

[5]韩光、韩菲,《试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音乐生活》,2014年第7期。

[6]李乾,李凌,刘鹏凌,《乡土文化传承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4期。

[7]杨际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以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8]梁新华,《新型城镇化的文化维度构建》,《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9]陈晓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现代商业》,2014年第11期。

[10]丛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新农业》,2015年第1期。

[11]刘秀洲,《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大众文艺》,2013年第13期。

[12]侯晓丽,《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途径探析——以陕西汉中为例》,《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3]王力忠,田秋月,王苗,《新型城镇化下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以张家口市段家堡村为例》,《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4]曹昌智,《新型城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国名城》,2013年第4期。

[15]王晖:《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年7月。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