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MASTER1

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杨晓

摘 要:文化的传统张力是异常强烈的,可以穿越漫长

的历史时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代变迁,以独特而顽强的精神内核传承并影响着后世。本文以陶渊明的诗风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整体风格的介绍,并佐以时代背景的阐述,探讨陶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 诗歌 田园 影响

一、陶渊明诗作整体风格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界独树一帜的诗人,因为其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其诗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是其人超脱自然、任情豁达的人格体现。(一)“真善美”的主题选择田园诗就其所选的主题来讲,天然的与真善美契合。这也体现了陶渊明对这一主题的终极关怀,是陶诗风格的基本内核。中国诗人有一个比较独特的创作背景,那就是存在着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纠缠,而其中内在世界是具有支配力量的。因此,这个主题的选择,就自然而然的涉及到这两个世界的共有主题。1.外在世界的真善美陶渊明的田园诗从现实层面来看,普遍具备这种外在世界的真善美主题,也很好理解。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因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恬淡宁谧的农村田园生活,首先在视觉逻辑上确立了真善美的主题要素。诗中提到的所有形象,几乎都以真善美的姿态在陈述。从所有形象之前的修饰语可以看出:“丘山”之前是“爱”,“榆柳”对仗“桃李”,“暧暧”的“村”,“依依”的烟。外在世界的真善美是诗人发现和选择的结果,更是赋予其灵魂的结果。2.内在世界的真善美前文提到,中国诗人对待外在世界的态度取决于他内在世界的结构和价值取向,即内心的真善美决定了现实的真善美。之所以能够开辟田园生活作为诗歌的陈述对象,就在于诗人内心对完美精神世界和完美人格的追求和塑造。陶渊明善于运用神思遐想以意造境,构筑理想的境界,他喜欢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勾勒和睦舒畅、淳朴可亲的社会环境。如诗人笔下的《桃花源诗》,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其融洽,这正是农村中淳朴的人际关系的升华。这是陶渊明对现实世界不满的反映,也是他对农民理想和愿望的描画。尽管也有局限,但在他对这种境界的追求中,再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中国诗人的理想情节浓重,内圣外王,主张构建内在的完美世界,修身为始,因此,理想中的真善美是诗人心中最终极的目标,而现实的真善美仅仅是理想中的真善美的外在形式和诗人的选择而已。(二)朴实、生动、充满创造力的陈述方式朴实无华,是陶诗的最明显的语言风格。在陶渊明的诗中找不到奇特的意象,瑰丽的辞藻,富艳的想象,他的田园诗中究竟潜藏着何样的魅力,令历代文人才士对其人其诗仰之若神,追摹怀想。元好问曾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陶渊明诗真醇之所以不同平淡,缘其豪华褪去之底色。浑然天成,无需雕饰,是陶渊明所开创的田园诗以清新之风吹动东晋诗坛的原因。生动真切,同样是陶诗的一大特色。六朝时期的文学创作倾向,总体以奢华浮躁为主,文多佶屈,诗多矫情,文人也以追求辞藻的华丽、形式的铺张和华而不实的语言技巧堆砌为己任,缺乏最直接、最基本的生活体验,大多无感而发,无病呻吟。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则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农业社会背景下优美宁谧的田园风景画:东篱,南山,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种真切的体验所带来的语言表述,是任何浮在虚空上面的陈词滥调所无法比拟的。陶渊明的田园诗甚至可以作为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和农村图景的重要文献。创造力,表现为陶渊明作为一个诗人,却能够真正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去,以事必躬亲的态度去切身体验农事生活,同时赋予了农事田园经济功能之外的审美功能。这种创造力是陶诗独步东晋文坛的根本原因。二、陶渊明诗风形成的时代背景诗人的风格,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休息相关。而研究其时代背景,能够提取出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用以分析诗人对后世的影响的最普遍的方式。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 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三、陶渊明诗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陶渊明与他开创的田园诗,对后世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唐诗的影响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对其风格的继承和创新,成为唐宋文人同类题材创作的内涵脉络。(一)对唐诗的影响陶渊明在中国诗歌界地位极高,始于唐代。也就是说,六朝时期那种形式主义奢靡文风仍然占主流,而陶渊明的淳朴清新的诗风则是以另类的身份存在的。陶渊明的诗风在六朝中受到的排斥远远盖过了他所受到的肯定。而正是在唐代,由于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大一统的文化氛围,使得陶诗脱颖而出,收到了唐代诗人的热捧。1.奠定了初唐诗风褪尽浮华的大势初唐诗风在继承六朝奢靡华丽的诗风的必然过渡阶段中,蕴含着变革的因素。由于陶渊明诗风的其中一部分源自他隐退官场的超脱之举,颇为迎合当时的文人追求,因此初

唐诗人开启了崇拜陶渊明及其诗作的热潮。以初唐四杰为例。四杰对陶渊明也有着不同于以往隐士、征君形象的认识。陶渊明形象与诗歌以另一种鲜活的生命力映照在四杰的诗歌中,四杰引用、化用陶诗的情况开始大量出现,而尤以卢照邻为甚。如卢照邻《山林休日田家》诗:“……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2.构建了盛唐气象中的自然率真诗风如前文所说,真切生动,是陶诗的一大特色,也是极为可贵的诗品。而盛唐时代,在文化上是一个充满青春激情、热情洋溢、自由奔放的时代,大多数盛唐诗人多率性真切,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个性,因此对陶诗的真切生动全情投入,褒奖有加。以王维为例。王维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陶渊明、谢灵运、鲍照等人的优秀后继者。王维对陶渊明的批判的继承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是由于王维本身通晓佛理,因而在诗中点入了禅境。王维认为,陶诗的本是一种“无我之境”。如陶渊明的《饮酒》中。诗人采菊于东篱下,不经意间,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好象不在眼前而在诗人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一个超俗的境界。诗人仿佛是那南山、那秋菊、那飞鸟,与大自然心息相通,形神合一,达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境界,像“庄生梦蝶”一样,“不知我化为了蝴蝶,还是蝴蝶成了我”,真正的物我两忘。王维对陶诗的这一灵魂把握极为精准,在此之上又进行了深化,认为陶诗的“无我之境”是朴素自然的,是用“物”的视角去观“物”,因而在诗歌创作中,融入了禅境中的“无我”加以凝练。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种“无我”较之陶诗则更为深刻彻底,完全将大自然的原生态以自体的形态展示出来,而消解了主体的存在意义。同样,陶渊明的诗风还塑造了中唐平易近人和晚唐避世保身的诗风,代表人物有白居易和司空图。每一时期形成的主流的诗风,都与当时的主流诗人对陶渊明诗风不同侧面的不同理解不无关系。(二)对宋诗词的影响宋代文学的文人书斋气相当浓厚,诗风由外向奔放型转为内向思辨型,而且还诞生了新的文学样式,即词。而陶渊明因其独特的隐士身份,继续为后世文学家开启着走向终极价值关怀的巅峰之路。1.对宋诗的影响宋朝的诗歌整体风格也偏重于孤瘦嶙峋,更加关注诗人内心较为抽象的感情感性,因此同类型的诗歌流派不多。而以范成大为代表的农事诗,却是陶诗某一方面的别样继承。客观的讲,范成大对陶渊明诗歌的继承要远远次要于与他的区别。虽然同为农事田园的写作对象,但是范成大则是在时代环境和生活经历中,自觉地把自己的感情与农民的思想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认同感,从农民的立场出发,运用同辈诗人所开创的通过“我”的内心独自这一表现手法,真实、具体地反映农民丰富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传统田园诗(粉饰、美化、歪曲)的本质,因而相对地提高了田园诗的价值。”2.对宋词的影响词是宋代文化的骄傲。词是一种纯粹抒情的文学样式,不存在任何叙事词,因此,对陶诗风格的继承则更为隐秘。以辛弃疾为例。同为隐士的身份,使得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推崇和靠近成为必要,即便二人隐退的原因和方式都大相径庭,但是隐退是不争的事实。辛弃疾词中经常出现的陶诗中常见的意象,如飞鸟、菊、柴桑等,甚至直接出现陶渊明本人,足见对陶诗所能做到的尊重和致敬。由于辛弃疾一生颠沛流离,曲折往复,与陶渊明相对简单明了的退隐经历相比难以理清,因此对陶诗的继承则更为复杂。陶渊明可以说是真正的看破红尘,融入自然,享受天年,因此能够看出陶诗风中轻松畅达的味道。陶诗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可以延续到元明清。总之,诗风能够体现一个诗人的人格,而诗风的形成和对后世的影响往往能够反观该诗风的生命力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参考文献:[1]崔晓艳.论陶渊明田园诗歌的美学内涵[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7.[2]赵红.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魅力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陆学松.论陶渊明对唐代诗风的影响[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孙会黎.陶渊明、王维诗歌意壤之比较[J].科技信息,2009.22.[5]吕慧娟.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三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6]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杨晓:河南开封市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论《西游记》的世俗情怀

朱俊海

摘 要:学界一般认为《西游记》是一部体现浓厚宗教

情怀的神魔小说,本文通过细读文本,发现小说的核心主旨并没有宗教所高扬的超脱意味,相反,在世俗化的方向上却走得很远,本文结合作者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及其他作品,从故事情节的转换、孙悟空的形象发展及人物形象塑造的世俗化三方面来阐述《西游记》的世俗情怀。

关键词:西游记 形象 世俗 情怀历来对《西游记》的解读,众多读者都认为吴承恩是在借小说中的神佛故事“谈禅”、“讲道”、“解易”等。也正是由于《西游记》取经故事的宗教题材,不少学者认为《西游记》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笔者认为,这只是对《西游记》中神佛故事的表面化的认识。其实《西游记》的思想结构与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结构是相一致的。儒家思想才是中国文化的主干,绵延两千余年,并长期为中国历代皇帝所推崇的儒家思想更是一直处于核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