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美术课程是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的颁布, 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从而形成了我们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 但是也应该看到, 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 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增强美术课程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适应性,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

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

美术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对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 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陶冶审美情操, 提高生活品质.

2、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用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等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

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以及释放个体的紧张或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促进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5、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

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困此,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具一定的美术素养。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拓展发展空间。

二、课程基本理

(一) 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设反映美术学科发展成果的现代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注重对美术语言及美术的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和工发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实行学分管理,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为个性发展拓展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二)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让学生较广泛地接触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人文内涵,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民族、民间艺,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

(三)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四)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五)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人性发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我主体、开放性的特点。根据美术学习的特点,提倡使用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评价等质性评价方式,强调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会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课程设计思路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课程性质 二、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

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系列1 美术鉴赏 1、 学习内容 2、 成就标准

系列2 绘画 雕塑 1、 学习内容 2、 成就标准

系列3 设计 工艺 1、 学习内容 2、 成就标准

系列4 书法 篆刻 1、 学习内容 2、 成就标准 系列5 现代媒体艺术 1、学习内容 2、成就标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

(一)设置内容系列,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由于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学生需要发展不同的美术能力,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以下五个内容系列,供学生自主选择:

系列1:美术鉴赏

系列2:绘画 雕塑

系列3:设计 工艺

系列4:书法 篆刻

系列5:现代媒体艺术

(二) 实行学分管理,保证基础,力争拓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行学分管理,通过设定必修学分,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美术学习要求,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具体方法如下:

(1) 选择一人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个学时,以获得规定的3个基本学分。

(2)

尽可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但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基本单位。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建议在3个基本学分中采取“1+2”的选课策略,即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获得1个学分,再其他内容系列中任意选修两个模块内容获得另外2个学分。

(3) 在取得必修的3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以获得其他学分,所选模块不加规定。

(三) 注重可行性,适应不同学校的美术教育条件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中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美术家,因此,学习内容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兴趣,适应高中

学生美术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

由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受师资和设备条件的影响极大,因此,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必须具有多样性和弹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师资和设备条件,现阶段,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和设备条件开设美术学习模块中的部分课程,但要制订规划,积极改善普通高中美术师资的状况,配齐所有必需的设备和器材,力求在三至五年内开设全部内容系列,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虽然一位美术教师不可能胜任所有美术门类的教学,但也不能只开设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某一门课,使学生使去选择的机会,作为普通高中美术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开设三个模块课程的能力,例如,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的能力、开设一门绘画(或雕塑)类课程的能力和开设一门设计(或工艺)类课程的能力。

(四) 传承民族文化,反映学科最新发展

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中设置了“书法●篆刻”内容系列,在“绘画●雕塑”内容系列中设有中国内容,在“设计●工艺”内容系列中设有传统工艺美术等内容,以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也体现了美术学科在理论方面的新动向,例如,强调美术的人文性质,重视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的联系等。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还关注了美术创作活动中观念、材料、方法和技术方面的新发展,例如,在“绘画●雕塑”内容系列中增设了综合材料造型的内容,导入了现代艺术观念和环保的意识;增设了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媒体艺术”内容系列。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1、

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

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

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

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 评价他人美术学习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系列1: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1. 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两部分。

内容建议 学习活动建议

鉴赏基础 ·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

·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鉴赏中外优秀的传统美术作品,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的近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

·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

·用美术术语描述以及通过造型、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于鉴赏学习活动。

·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

鉴赏内容 ·中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外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2. 成就标准

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们进行交流。

(3)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

(5)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6)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系列2:绘画·雕塑

绘画、雕塑是以一定的材料和工具,运用造型方法和手段进美术创造的活动。

“绘画·雕塑”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绘画、雕塑活动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

1. 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两具模块:绘画和雕塑。

模块 学习学生建议

绘画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绘画、雕塑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感受和认识形体明暗、虚实和色彩的冷暖以及空间等现象,能过绘画活动,学习和运用比例、构图、明暗、透视和色彩等知识。

·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选择具象或抽象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选择学习中国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面及卡通等绘画类别中的某些基本技法、表现形式,并进行创作实践。

·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

·认识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选用泥、石膏和木等材料进行创作实践。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

雕塑

2. 成就标准

能过“绘画·雕塑”的学习,学生能够:

(1)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

(2) 恰当地使用绘画或雕塑造型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绘画作品雕塑作品。

(3)

灵活地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或雕塑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伯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进行评价。

(5)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绘画或雕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点的问题。

系列3:设计·工艺

设计,指在正式制造某种物品前,根据一不定期的功能和审美要求,预先制订方法,图样或模型活动。工艺,指创造人工制品的手工技艺活动。

“设计·工艺”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设计、工艺活动能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材料,认识功能与形式关系,提高提高策划、设计、绘图、制作能力和形成创造意识。中

1.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两个模块;设计和工艺

模块 学习活动建议

设计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设计、工艺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印染、编织、刺绣、装饰画等门类以及木、石、贝壳、金属、塑料和各种废旧物品等材质的工艺制作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

·学习根据常用功能和审美要求进行有创意的构思和设计的方法,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了解各种工具的能力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进行设计或工艺创作实践。

·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认识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的基本过程。

·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参与综合性设计项目活动。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

工艺

2、成就标准

通过“设计·工艺”的学习,学生能够“

(1)积极参与设计或工艺活动。

(2) 恰当地使用设计或工艺的术语,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

(3) 了解设计基础和主要设计类别的常识及基本技法,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

(4) 灵活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工具和加工方法,根据功能和审美的要求,有创意地完成一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

(5) 以多种形式大胆的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进行评价。

(6) 在设计与制作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耐心、专注和计划性。 (7)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设计或工艺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系列4: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是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塑造汉字的艺术形象、抒发情感活动。

“书法·篆刻”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书法、篆刻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活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1、 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两个模块:书法和篆刻

模块 学习活动建议

书法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书法、篆刻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感受和认识。

·通过观摩、分析和临摹等方法,了解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并进行实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使用不同的毛笔、刻刀等工具以及宣纸、刻石等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书法、篆刻作品。 篆刻

2、 成就标准

通过“书法·篆刻”的学习,学习能够:

(1)积极参与书法或篆刻活动。

(2) 恰当地使用书法或篆刻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古今两件以上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

(3)

识别三种以上的书体,例如,楷体(颜体、柳体、欧体等)、行书、隶书等,或篆刻的风格特征,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4) 初步掌握一种书体的书与规范或篆刻的一般技法,创作两件以上的书法或篆刻作品,表达自己思想和个性。

(5) 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进行评价。

(6) 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会处理一人书法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系列5:现代媒体艺术

现代媒体艺术是运用影像设备与技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以及互联网络资源表达观点、思想和情感的视觉艺术形式。

“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现代媒体艺术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体验现代媒体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参与艺术表现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1、 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两个模块:摄影/摄像和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模块 学习活动建议

摄影

摄像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现

代媒体艺术作品,用美术及相关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根据某一些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活动。

·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

·选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脑绘画创作和电脑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和三维立体设计)

·选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进行传播和交流。 ·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并作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

·学习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 电脑绘画

电脑设计

2、 成就标准

通过“现代媒体艺术”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积极参与现代媒体艺术活动。

(2)

恰当地使用美术及相关的术语,从观念、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

(3) 了解相关的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基本特点,并能独立操作现代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应软件。

(4)

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加以记录或表达;充分利用图像资料库和网络资源,有创意地完成两件以上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 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

(6) 理解现代媒体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运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表达和展示之中。

3、 教学资源

开设现代媒体艺术课程首先需要有硬件设备的保证,例如,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摄影机、数码摄影机,能处理图像的电脑(最好是图像工作站)、录像编辑机等;图形资源的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摄影机,数码照相机,教学时使用的实物彩色打印机等。

要进行电脑绘画创作和设计还需要相应的应用软件,以及用于网页设计和制作的软件;需要各种字库、图像资料库等资源,有的图像资源可以通过扫描自己拍摄的照片逐步积累,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图像、声像和文字资源。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所有学习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每一学习内容及其学习方法。

2、

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所以,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对于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类别的教学,可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模拟设计制作练习。

4、

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与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创作实践的关系;鼓励学生在美术鉴赏、技法练习和创作实践中,运用美术术语思考、交流、讨论,加深对美术术语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5、

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应该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造的作品。

6、

美术学习活动一般注重对美术作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运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独特的创作,但有的美术学习活动,例如,学校的形象设计、班级网页的设计等则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分工合作完成,面对不同的美术学习活动,教师在运用一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该针对美术学生特点,重视对新型教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

7、

教师应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源,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指导学生学习用计算机技术创作美术作品,并利用互联网大胆发表和传播自己的美术作品与学习作品。

8、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样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

9、

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学生组织和建立美术社团,指导学生开展各种美术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增添校园文化氛围。

二、评价建议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订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的以及推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

2、 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就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3、

注重表现性评价。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4、

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两类。成长记录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能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源,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5、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6、

建立促进美术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老师应转变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角色,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7、

建立以美术老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1、

美术教科书的设计和编写要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确保教科书的总体思想与本《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吻合。

2、

美术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基点。

3、

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现代的关系,既要体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也要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4、 美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基础性、启发性、应用性和拓展性,能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应留有余地,具有开放性,学校或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编写适合本校或当地特色的教科书,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需要。

6、 美术教科书的编排应图文并茂,做到文字表达准确、生动、图像清晰,色彩准确,版式美观、明了,印刷精美。

7、 美术教科书中应增加各种相关的地图、图表、背景资源、图片分析、实例等,以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学生学习内容。

8、

美术教科书是美术教材主体,美术教材不应包括教学参考书、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源和计算机软件等。

9、

现代媒体艺术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应以介绍现代媒体艺术的观念、规律为主,并介绍一些现代媒体艺术作品及其创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断更新的多媒体技术,创作出新颖多样的作品。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1、

各校应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置(包括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校的图书馆应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画册、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美术及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录像带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 各校之间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模块的师资需求,互通有无,共享美术教师资源。

4、

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教师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5、

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例如,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和有关工厂、车间以及当地文物资源等,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6、

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