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婴 在父亲光环下

刘畅 刘叶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5月13日   第 10 版)

周海婴

鲁迅全家福

2011年4月7日5时36分,鲁迅独子周海婴因病逝世,享年82岁。周海婴一直生活在父亲鲁迅的光环之下,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位“鲁迅之子”不仅是位无线电专家,还是原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周海婴生前曾在文章中写道:“别人说起我,永远都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怎么样’。我要写字、写文章,不能说错话、做错事,如果我越出一点线去,就会有人批评‘鲁迅的儿子做错了事’。别人可以去打牌、去玩,可我不行。我是在一个‘人场’的环境下长大的,就像磁场,我被这个‘人场’控制着。父亲一直在鞭策着我,也在给我压力。”

对父亲的7年记忆

周海婴出生时是难产。小的时候,背诵古文很困难,念了很多遍,还是一团浆糊,丢三忘四。他幼年体弱多病,还得了哮喘,有一段时间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社会上关于“鲁迅的后代是弱智还是天才”的议论纷纷,让周海婴不得不在70多岁撰写文章时,还“丢人现眼,报一报流水账”,刊出他从小学到中学的成绩单,以证明“具有普通智力”。

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告诉记者:“鲁迅经常换各种法子给他治病,比如蒸汽吸入法,用药膏热敷,做芥末糊等。鲁迅日记里有几百处记载他给儿子治病的方法,非常细心。他还常带周海婴去看电影、看马戏。”鲁迅尽量创造机会让海婴自由成长,希望他成为一个“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人。

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乐融认为,其实,周海婴对于父亲的情感是细小、模糊、不露声色的,他还没有到能够完全记事的年龄,鲁迅便去世了。“那时候周海婴才7岁,他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鲁迅,和普通人一样。他对鲁迅的认识也是逐渐加深的。”

光环让他不自在

在众人眼中,周海婴应该有不错的文笔,写一手漂亮的字,但事与愿违。周海婴坦诚自己的“平凡”,所以从小一直到中学,都尽量不用周海婴这个名字。

鲁迅去世后,其家属的生活也动荡不安。周海婴十几岁时迷上无线电,考取了业余无线电执照,但因为许广平家来往的人太多,怕引起国民党注意,天线才架起来两天,上海地下党就通知将它拆掉。

周海婴的求学之路也颇为动荡。初中在上海沪新中学念书,化名周渊,后转入建承中学。高中也辗转了好几次,中间读过会计,还用储蓄多年的压岁钱报考了南洋无线电夜校。1948年11月底,周海婴和母亲许广平离开香港,最后定居北京。

1952年,周海婴考入北大物理系,他对桥牌产生了兴趣。一次,他看到同学为桥牌的规则争论,就插了几句嘴,结果流言说:“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一心打桥牌。”北大团委书记专门找他谈话,说作为鲁迅的后代要注意影响。此后,周海婴不敢参加任何文娱活动了。

但这种压迫感也激发了他的内在力量:“我知道我不是我父亲,也不是我母亲,我就是我。”周海婴最终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

担得起“鲁迅之子”的称呼

1986年6月28日,周海婴对人民文学出版社不预先征得同意、不付稿酬的行为提起诉讼。官司没赢,收获的只有白眼和骂名。有的说:周海婴真让他的父亲丢脸,竟为了钱对簿公堂。远在香港的《百姓》杂志也趁机凑热闹:“鲁迅想不到他的儿子会为他的稿费问题进法院。”

曾有“北钱(钱钟书)南王”之称的学界泰斗王元化生前回忆:“如果我们承认他(海婴)也是一个公民,也有合法的继承权,那么就应该依法办事。据海婴和我讲,他到了日本,看见内山完造(鲁迅的挚友)遗孀生活非常困难,回来后就向出版社建议,将鲁迅著作的日译本版税拨出一部分资助她的生活。但出版社置之不理,才引发了诉讼的事。”

黄乔生告诉记者:“年轻时,他不愿在父亲的光环下生活;年老后,他又执著地想研究父亲,为他多做一些事情。上世纪70年代,周海婴就曾上书毛泽东,整理鲁迅著作和书信,之后成立了鲁迅研究室。在他的努力下,《鲁迅全集》、《我与鲁迅七十年》相继出版。2010年,他又重新出版了母亲许广平写的《鲁迅回忆录》完整版。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他一点也不惧怕困难,这点性格非常像鲁迅。”

周海婴的妻子是他儿时在上海的邻居马新云,他们共有4个子女:大儿子周令飞如今从事大众传播工作,二儿子周意飞在某私营公司工作,三儿子周令义在日本广播协会北京办事机构担任摄像;女儿周宁远嫁日本。评论家吴洪森曾写道:“1982年,周海婴长子周令飞在日本和台湾女孩恋爱,后来去台湾成亲。国民党报纸将之宣传为鲁迅的后代投奔台湾,这里则有人向海婴施加压力,要求他发表脱离父子关系的声明。幸好海婴顶住了,要不然数年之后,两岸通婚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海婴如何面对自己的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到,海婴不仅有宽厚忍让的一面,也有勇于顶着压力、耿介的强脾气。”

周海婴生前最大的梦想是能够当一名专职摄影师。他曾对媒体说:“摄影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周海婴9岁起开始摆弄相机,70年来一共拍摄了两万多张照片。他拍摄的题材很广泛,有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的中产阶级和里弄生活,也有50年代的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生活。他用相机记录下大量民主人士从香港到东北解放区的历史画面,成为全国政协第一批影像资料,弥补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影像空缺。

王元化曾说:“我不认为鲁迅的后人从事文学才算继承了鲁迅。我觉得海婴很多方面继承了他父母亲的为人,是个正直而有道德的人。”

(摘自《环球人物》2011年第10期)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