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微调"不可取

  目前可能正是中国政府全面审视财政金融政策、走出怪圈的良机。反之,继续 “宏观微调”政策只会浪费这一改革的黄金机会

  

  最近,深圳成为内地和香港财经报道的热点。首先,深圳部分银行限制存户提现数额(目前限制已取消),令市场为之一惊。随后媒体对深圳“地下钱庄”的揭露,则把一个潜藏已久但细节鲜为人知的经济问题展现在市场面前。

  结合目前的情势,这两个事件反映了中央政府对“热钱”涌入港股市场的担忧,并决心开始采取应对措施。

  自8月中旬以来,受“内地资金将涌入香港市场”预期的推动,港股大幅飙升。现在,中央政府对“热钱”流入香港加大了政策打击力度,势必对港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A股近期的低迷,更为港股的调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理由。

  然而,这些短期股市升跌的问题,绝非中国经济的心腹大患。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的“软件”(特别是它的整个金融系统),能否支撑中国经济“硬件”的高速发展。若答案为否定的话,那么中国或将出现一场金融风暴,而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在2001年-2002年间,当笔者同国内外投资者交流时,经常用“一个肌肉十分发达,但心脏十分脆弱的巨人”的比喻,来形容中国经济。

  但2003年-2004年间,中央政府对国有银行进行了注资改造,之后各家银行成功上市,又逢金融保险股一年多来颇受追捧而大幅上升。一派繁荣之下,国内外投资者似乎都认为中国金融改革已大功告成――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若我们仔细审视深圳银行限制提现和“杜氏地下钱庄”这两个事件,会发现其中很多有趣却匪夷所思的情节。

  在一个正常的金融系统中,很难想象某一天银行会突然限制客户提现的金额。若此情况发生在美国、新加坡或香港,几乎第二天就会出现银行挤兑。实际上,确保金融支付系统稳定和运作顺畅,是所有金融系统稳定的大前提。因此,尽管反洗钱和阻止非法资金外逃是无可厚非的事,但若通过阻碍支付系统正常运行来达到此目的,则并非明智之举。

  另一方面,“限制提款额”这一政策的效果如何,也有待考量。

  事实上,尽管操作过程会较为繁琐,但是仍有不少方法可以达到大额取现的目的。同时,目前的提款限制仅在深圳实施,难以防范在全国其他城市的洗钱和资本外逃行为。但若将限制提现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媒体披露的“杜氏地下钱庄”案中,有两点值得深思。

  首先,它采用的是“背对背”(back-to-back)的安排,即企业/个人先把人民币存在杜氏公司在深圳的户口,然后杜氏利用香港的分支把港币转到为该企业/个人在香港设立的账户中。在这种操作下,由于企业/个人不在国内金融体系中直接兑换人民币或外汇,所以监管机构很难监测到。而随着内地同香港经济关系日趋紧密,这种“背对背”的融资安排将愈来愈流行,并更难被监察。

  另一方面,根据案情显示,这家“地下钱庄”在2006年到2007年5月间的交易只有43亿元人民币。相对于现时港股的波动,这一数字实在微不足道,也可见这家机构在这类交易中不过是一个小角色而已。

  现在最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国内大型机构在内地和香港两地的资产规模都相当庞大,他们是否参与了类似交易(很多情况下也许总部高层也未必知晓)?

  对一些读者来说,在中国现时高增长的背景下,以上两个事件或许不足挂齿。诚然,这些制度缺陷都被过去几年间中国出现的巨大生产力所掩盖。但是,生产力进步的速度终有一天会减慢,这些缺陷的负面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现阶段,全球对中国经济前景十分乐观(乐意大幅投资中国),中国的经济增长亦保持高速,企业和政府的负债也十分有限。目前可能正是中国政府全面审视财政金融政策,走出“低汇率→过度宽松的金融政策→通胀/资产价格泡沫→更多资本流入→汇率相形下更见低估”这一怪圈的良机。反之,继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宏观微调”政策,只会浪费了这一改革的黄金机会。

  

  作者为瑞士信贷中国研究主管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