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_的悲剧品格

古典戏曲研究3戏曲艺术2001・

论《琵琶记》的悲剧品格

陈文新

  关于《琵琶记》的评价问题, 建国后的学

术界一度争议颇多。1956年6、7月间, 中国戏剧家协会曾组织了一次专题学术讨论会, 诸多看法可梳理为三个大的分支:一《、琵琶记》是封建说教戏, 高明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篡改了民间戏曲, 主要倾向是宣传封建伦理道德; 二、高明虽然有着明确的教忠教孝的意图, 写, ; 三、神, 都未能《中的一句话快要搔着痒处“:《琵琶记》实为避乱世之有为文人发满腔不平于词彩中之神品。”但点到为止, 语焉不详, 其“不平”的含义究竟如何, 仍无从索解。在我看来《琵琶记》, 是这样一部作品:一个在宦海风波中经历了重重风险而终于“看破红尘”的隐士(高明) , 回首往事, 不禁唱出了这曲以“功名逼人”为主旨的悲歌。悲剧的正面是“功名逼人”, 是功名毁灭了蔡伯喈、赵五娘的“一家安乐”, 悲剧的潜台词则是倡导隐士理想, 认为隐居生活才适合于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本文拟对此略作探讨。

一“、取爵位”“为忧患之始”知人论世。评价一部作品, 不可不了解

作者创作的心理状态。据钱南扬《琵琶记作者高明传》, 年青时的高明用世之心颇为热切, 他曾感叹“:人不明一经取第, 虽博奚为! ”乃潜心钻研《春秋》“, 识圣人笔削大义”, 走上・8・

科举应试的道路。他的前辈们劝阻过他, 然

而他置若罔闻。出仕以后, 他的倔强骨鲠的士大夫脾气使他不愧为一个敢作敢为的良吏《瑞安县志》, 本传载“:(1345) 第。授处州录事, 有能声() , , 。辟江, 四明都事。凡狱囚。郡称为神。”赵 《东山存稿》卷二《送高则诚归永嘉序》说他“意所不可, 辄上政事堂慷慨求去”。大概他的这种敢掼乌纱帽的脾气使得他的上司也只好由着他些。

他的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三年浙东统帅府都事的生活。赵 《东山存稿》卷二《送高则诚归永嘉序》“:俄台民弄兵城邑, 驱丁壮, 集其徒海浦, 连巨舰数百以自固(以上数句指1348年11月方国珍在浙东起事) 。帅阃吏不能治。有旨:行省臣总诸郡兵平之。省臣谓君温人, 知海滨事, 择以自从。君亦庶几因得自效。时浙东帅达公(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达识贴睦迩) , 以除凶为己任, 一见君欢然。既开幕府, 乃以论事不合, 避不治文书。于是师出逾三时, 卒烦大臣自京师来, 以上意抚之而后定。解严, 分宪诸将校, 缓急利便, 独君无一辞。以任满, 即日还省垣, 告归矣。于是交游之士咸造君, 且谓儒者虽临事不见用, 卒能究所守以自旌别为君贺。君设俎豆觞客; 酒行, 笑谓座中曰:‘前辈谓士子抱腹笥, 起乡里, 达朝廷, 取爵位如拾地芥, 其荣至矣; 孰知

3戏曲艺术2001・古典戏曲研究

沤, 走舸复壁皆堪羞。不如煮茗卧禅榻, 笑看

门外长江流。”《送朱子昭赴都》“:如此江山足行乐, 莫将尘土污儒冠。”《题青山白云图》:“昨夜山中宿雨晴, 白云绿树最分明。茅斋早起无他事, 去看溪南新水生。”《题一青轩》:

为忧患之始乎! 余昔卑其言, 于今乃信。虽

然, 余方解吏事归, 得与乡人子弟讲论诗书礼义, 以时游赤城、雁荡诸山, 俯涧泉而仰云木, 犹不失吾故也。’”决定回老家隐居去。尽管这一次隐居时间不长, 便又再度被拉出来做官, 但毕竟已是宦途尾声“:转江南行省掾, 数忤权贵, 除福建行省都事。道经庆元, 方国珍(时已为元朝万户) 欲留幕下, 不从, 即日解

“南山气冉冉, 庭草翠粼粼。到眼无余物, 抚怀都是春。松涛流绿野, 竹影扫红尘。莫说市朝事, 功名欲逼人! ”

官。旅居鄞之栎社沈氏楼, 因作《琵琶记》。隐士在中国文化史上史不绝书。士大夫明太祖闻其名, 召之, 以老疾辞。”隐居是高明隐居的动机则是各种各样的, 范晔《后汉书・的人生终点和主旋律。

一个醉心于功名的人, 在经历了三年浙东统帅府都事的生活后, 为什么会有大幅度的心理变化, 深感“取爵位”“为忧患之始”, 隐居才得恰当选择呢? 戴不凡《论古典名剧琵琶记》推测说“:可能是由于统帅朵儿只班主张进剿, 高则诚则主张招抚的缘故, 双方‘论事不合’, 则诚一到浙东帅府, ‘鲠’脾气, 从此年, , 。虽然, 目前还没, 可是, 我们知道, 高则诚的好友刘基, 当时也在帅府任都事, 也由于与统帅的意见不合, 事后在绍兴就被元朝长期羁管起来。从这里不难想象‘避不治文书’的高则诚的生活。总之, 讨伐军中的三年生活, 是高则诚生平具有决定性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推测大致是可信的。

高则诚著有《柔克斋集》二十卷, 已佚, 现仅存五十余篇, 其诗词已全部收入《琵琶记讨论专刊》。这些诗文并非全是归隐后的作品, 但其中格外鲜明的抒情形象却无疑是隐士, 比如《题孟宗振惠麓小隐》:“汴水东边杨柳花, 春风散入五侯家。繁华一去江南远, 闲汲山泉自煮茶。”《次韵酬高应文》“:曾向天涯钓六鳌, 引帆风紧隔银涛。七国游谈厌犀首, 十年奔走叹狐毛。争如蓑笠秋江上, 自 鲈鱼买浊醪。”《题萧翼赚兰亭图》“:人生万事空浮

逸民列传》曾将隐士区分为六个类别:一、隐

居以求其志; 二、回避以全其道; 三、静己以镇其躁; 四、去危以图其安; 五、垢俗以动其概; 六、疵物以激其清。毫无疑问, 种。

) , 成为蔡伯喈, “万两黄金未为宝, 一家安乐值钱多”的田园生活理想。第二出《高堂称寿》, 蔡伯喈的定场白是:“幼而学, 壮而行, 虽有青云之万里; 入则孝, 出则弟, 怎离白发之双亲? 到不如尽菽水之欢, 甘齑盐之分。正是:行孝于己, 责报于天。更喜新娶妻房, 方才两月。却是陈留郡人, 赵氏五娘子。仪容俊雅, 也休夸桃李之姿; 德性幽闲, 尽可寄频繁之托。且喜夫妻和顺, 父母康宁。自家记得《诗》中云‘:为此春酒, 以介眉寿。’今喜双亲既寿而康, 对此春光, 就花下酌酒, 与双亲称寿。”这里所展现的正是一幅家庭安乐的图景。

但是这幅家庭安乐的图景不久即为功名所毁灭。《琵琶记》的核心关目是“三不从”。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意见认为“:‘三不从’是高明把蔡伯喈写成全忠全孝的主要关目”, 而“高明把谴责蔡伯喈背亲弃妇的《赵贞女》改为歌颂蔡伯喈全忠全孝的《琵琶记》, 他的

主观意图是借此宣扬封建道德。”这说法缺少充足的理由。从剧本的描写来看“, 三不从”直接导致了蔡伯喈家庭安乐的毁灭, 而

・9・

古典戏曲研究

“三不从”的实质是“功名逼人”。第一个“不从”是:蔡伯喈本来不想应考, 他父亲蔡公不从。第四出《蔡公逼试》, 蔡伯喈以为“, 亲年老光阴有几? 行孝正是今日。终不然为着一领蓝袍, 却落后了戏彩斑衣。思之, 此行荣贵虽可拟, 怕亲老等不得荣归。”但他父亲却说:“夫孝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是以家贫亲老, 不为禄仕, 所以为不孝。你去做官时节, 也显得父母好处, 不是大孝, 却是甚么? ”以“大孝”压“小孝”, 而“大孝”的指向即“做官”, 亦即功名。第二个“不从”是:他考中状元后, 牛府招他入赘。他辞婚, 牛丞相不从。这一次“功名”, 转化成另一形态:权势, “功名逼人”即权势逼人。蔡伯喈拒婚的理由是“:千里关山, 一家骨肉, 教我怎生抛撇? 妻室青春, 那更亲鬓垂雪。”“父母俱存, 告须难说。”而媒人警告他:班, 威倾京国, 天, , 《激“:汉朝中惟, 他敢和我厮挺相持。读书辈, 没道理, 不思量违背圣旨。只教他辞婚辞官俱未得。”终于将蔡伯喈“硬求来谐比翼”“, 强扳来做连理”。第三个“不从”是:蔡伯喈辞官, 朝廷又不从。第十五出《丹陛陈情》, 蔡邕向皇帝“拜还紫诰”“念邕非嫌官小, , 那家乡万里遥, 双亲又老。干渎天威, 万乞恕饶。”但圣旨却说“:孝道虽大, 终于事君; 王事多艰, 岂遑

3戏曲艺术2001・

雁足难凭, 没个音书寄此情。田园荒了, 不知

松菊犹存否? 光景无多, 争奈椿萱老去何? 自家为父亲所强, 来此赴选。谁知逗留在此, 竟然不归? 今又复拜皇恩, 除为议郎。虽则任居清要, 争奈父母年老, 安可久留他乡? 天那! 知我的父母安否如何? 知我的妻室如何看待我的父母? ”第二十六出《感格坟成》, 赵五娘“:公公, 你图他折桂看花早, 不道自把一身, 送在白杨衰草。”“便荫得个三公, 也济不得亲老。”第三十六出《书馆悲逢》, 蔡伯喈:“叹双亲把儿指望, 教儿读古圣文章。比我会读书的到把亲撇漾, 少甚么不识字的倒得终养。书, 我只为你其中自有黄金屋, 却教我撇却椿庭萱草堂。还思想, 休休, 我, 我误爹娘。, 到不, ? , 。还思想, 休, 我误妻房。”“只为君亲三不从, 致令骨肉两成空。”第四十出《风木余恨》, 蔡伯喈:“孩儿相误, 为功名相误了父母。”

可以看出, 高明安排的“三不从”关目, 核心不在于把蔡伯喈写成全忠全孝的完人, 而旨在强调“功名逼人”。但由于高明的隐士人生理想已具体化为蔡伯喈的“一家安乐值得多”的信念, 而蔡伯喈的“一家安乐”又与他的“孝”融合在一起, 所以“, 功名逼人”在很多情况下呈现为:外在的“功名”逼得蔡伯喈不能尽发自内心情感的“孝”。蔡伯喈的悲剧看起

报父! ……尔当恪守乃职, 勿有固辞。其所来像是被逼得不能尽“孝”的悲剧, 实质则是

议姻事, 可曲从师相之请, 以成《桃夭》之化。“取爵位”“为忧患之始”。说实话, 从“三不钦予特命, 裕汝乃心。”这里“功名”, 又以“事从”的关目, 我们确实能够感到他的不忠———君”的面目出现, 蔡伯喈当然只能俯首就范。他并不热衷于将“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他

“功名逼人”, 功名毁灭了蔡伯喈的田园的人生追求在于“家庭安乐”。“忠”与“孝”是生活理想《琵琶记》, 既以“三不从”将这一事实凸现出来, 又经由人物之口反复加以强调。比如第四出《蔡公逼试》, 蔡母“:忍将父母饥寒死, 博换得孩儿名利归。”第十二出《官媒议婚》, 蔡伯喈:“鳌头可羡, 须知富贵非吾愿。・10・

一个对立命题。高明有意识地突出二者的对

立, 这是我们解读《琵琶记》的又一关键。二“、忠孝不能两全”:被强化的对立命题黑格尔《美学》第四卷曾经谈到“:悲剧行动的真正内容, 是由存在于人的愿望之中的

3戏曲艺术2001・古典戏曲研究

一些实体性的、自身合理的力量所提供的。者, 未之有也! ”《为政》“:孝慈则忠。”后来的

这些力量决定悲剧人物追求的各种目的。这《孝经》集中发挥了这一思想, 其《广扬名》章些力量就是夫妇、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间说“: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事兄悌, 的家庭之爱; 另外就是国家政治生活、公民的故顺可移于长。”由此衍绎出“夫孝, 始于事爱国精神、统治者的意志。……真正的悲剧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移孝作忠”“, 求忠性格是完全和诸如此类的要求一致的。”照他的解释, 悲剧的产生是由于两种互不相容的伦理力量的冲突。“例如, 男主人公忠于国家, 却往往忽略对家庭的责任, 女主人公又往往难于调和爱与荣誉等等。当这样两种孤立的力量相遇而又各自坚持片面绝对的要求时, 结果就造成悲剧的冲突。”“这两种互相冲突的伦理力量就其本身而言, 每一种都是有道理的。荣誉和爱情一样好, 孝顺也和对国家忠诚一样值得赞扬。但由于它们每一种都是片面而排他的, 每一种都想否定对方同样合理的要求, 所以在整个宇宙当中是没有地位的, 力量一致合作。因此, 。,

, 或者是归于和解。”

《琵琶记》的结局与黑格尔描述的这两种典型的西方悲剧式结局看来不够吻合。表面上一派雍雍熙熙的大团圆气象, 骨子里却是一直延续到剧终的蔡伯喈、赵五娘心头永远也不能抚平的悲哀。尤其不同的是, 照黑格尔的见地, 无论结局是灾难还是调和, 其道德含义都是一样:冲突力量的双方都被扬弃, 重新达到和谐。《琵琶记》在两种对立的伦理中, 否定了对于社会地位的热衷, 而赞扬了隐居田园的生活理想; 换句话说, 它否定了“忠”而肯定了“孝”。它把“忠”、“孝”两个命题的对立强化到了几乎无以复加的程度。“忠”与“考”的同一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段内受到官方强调, 而首先认识到这种同一性的似乎是“素王”孔子。他在《论语》中不止一次涉及这一话题, 比如《学而》“: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

臣于孝子之门”等结论。“忠”与“孝”的同一性, 应该说是以秦汉以迄明清的政权结构、家庭结构为基础的。在家庭中, 父为子纲; 在朝廷中, 君为臣纲。二者的结构有其可以印合的相似之处。而政权高于家庭, 相应的“, 忠”也高于“孝”。所以, 强调“忠”“孝”的同一性, 强调“忠”高于“孝”, 其实是强调“忠”的权威性, 强调“帝王家”对于普通家庭的优越地位。

但在具体的人生境遇中, 常常不能两全。《汉书・赵、尹、曾

, , , 奈何数乘此险! ”遂托。他后来也做了益州刺史, 来到邛 阪, 他问下属“:此非王阳所畏道邪? ”下属说是。于是王尊催他的车夫“:驱之! 王阳为孝子, 王尊为忠臣! ”王阳为孝子, 王尊为忠臣, 正见二者不可兼得。据《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所引《别传》, 有一次, 皇太子提出一个问题“:君父各有笃疾, 有药一丸, 可救一人, 当救君邪? 父邪? ”众说纷纭, 或以为该救父亲, 或以为该救皇帝; 当时邴原在座, 一言不发。太子点名要他表态, 邴原恼火地答道:“父也! ”当忠与孝发生矛盾时, 先孝后忠, 这也可见忠、孝难以两全。在“忠孝不能两全”的伦理冲突中, 王阳、邴原这样置孝于忠之上是一种类型, 另一种类型则是置忠于孝之上。比如《韩诗外传》卷一记楚白公之难, 有仕之善者, 辞其母而誓为君死节《晋书・; 周处传》记孙秀对周处说“:卿有老母, 可以辞此(指西征) 也。”周处答道:“忠孝之道, 安得两全! 既辞亲事君, 父母复安得而子乎? ”又《良吏传》记潘京答州刺史:“今为忠臣, 不得复为孝子”《隋书・; 高 传》记高 受命监兵, 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

・11・

古典戏曲研究

兼。”说“不可两兼”, 言下之意则倾向于做忠臣。

“忠”“、孝”之间的伦理本质的冲突, 高明看得一清二楚, 并在《琵琶记》中以如椽之笔强化了这一冲突。他把蔡伯喈安置在这样的戏剧境遇中:双亲衰老, 年满八旬, 又并没有兄弟姊妹可以倚靠, 只有一个新婚两月的媳妇。他面临的人生选择因而极富挑战性:要么做孝子, 奉养双亲; 要么“弃亲背妇”去求功名。想折衷斟酌, 两者兼顾, 是决不可能的。其处境, 蔡伯喈本人也了然于心, 所以他从一开始就并无忠、孝俱全的非分之想, 而是无可

(隐居) 作为人奈何地反复表示, 他选择“孝”

(功名) 则被置之度外。生的基点, 至于“忠”

如第二出:“且尽心甘旨, 功名富贵, 付之天也。”“真乐在田园, 何必当今公与侯? ”第十二出“:若能够回乡见父母, 何消做官? ”“人生怎全得忠和孝? 却不见母死王陵归汉朝“忠”“、孝”, 欲尽“孝”, 却; 他“忠”, 。被迫“做, , 被迫“撇却, 这就是蔡伯喈的悲剧。强烈的尽孝愿望一次次被粉碎, 造成蔡伯喈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伤。在剧本结尾部分, 一门旌

3戏曲艺术2001・

“一家安乐”才是最重要的。“万两黄金未为

(第二出) 她不愿意丈宝, 一家安乐值钱多。”

夫去追求功名。当她听说公公逼丈夫去应试, 而丈夫又不敢不去时, 她内心里泛起多重惆怅:首先是年轻夫妻之间的那种“离别叹”(蔡伯喈也是) , 其次是考虑“脉脉此情何限”到了实际的生活困难:年满八旬的公婆谁来照料? 她对蔡伯喈很不满意, 在她看来, 就算你不留恋我, 难道连父母也忍心抛下不管? 功名就那么重要? (第五出:“解元, 云情雨意, 虽可抛两月之夫妻; 雪鬓霜鬟, 更不念八旬之父母。功名之念一起, 甘旨之心顿忘, 是

) 同时她还担心蔡伯喈另娶。她以何道理? ”

为是蔡伯喈本人想去赴试, 说“:我多猜着你了:, 我

《, 你早。, 晨须, “:你爹行见得好偏, 只一子不留在身畔。”由此可见,

(送别蔡伯喈》从“南浦嘱别”开始, 她就被投入了悲剧境遇; 她个人的幸福, 只有“孝”的伦

理才能为之提供保护“忠”, 则是她的幸福的吞噬者, 掠夺者。

一面是赵五娘为未来的生活深感忧虑,

奖, 蔡伯喈博得“笃于孝行”的美名, 似乎“忠”一面是蔡伯喈把尽孝的责任转托给赵五娘。与“孝”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和谐。其实不然。“双亲衰倦, 你扶持着他老年。饥时劝他加餐一则就内在的感情而言, 蔡伯喈算不得“忠饭, 寒时频与衣穿。”就这样, 赵五娘在失去了臣”, 二则从外在的形迹看, 蔡伯喈又并没有夫妻之爱后, 又不得不勉力维持三口之家的尽孝, 忠孝两亏, 俱不得全; 并且, 在得到旌表生活。她的内心活动是非常丰富的, 第八出:之后, 他依然一片哀怨“:儿不孝有甚德? 蒙岳父特主维。呀! 何如免丧亲, 又何须显贵? 可惜二亲饥寒死, 博换得孩儿名利归。”蔡伯喈将一辈子生活在负罪感之中。

赵五娘的悲剧亦旨在强化忠、孝之间的对立。赵五娘的人生理想, 与秦香莲有个非常重要的区别:秦香莲是热衷于丈夫取得功名的, 她曾经辛勤伴读到五更, 目的是为了陈世美“一举首登龙虎榜, 十年身到凤凰池”。但赵五娘从未有过这样的念头。在她看来, ・12・

轻移莲步, 堂前问舅姑。怕食缺须进, 衣绽须补, 要行须与扶。奈西出景暮, 奈西山景暮, 教我倩着谁人, 传语我的儿夫。你身上青云, 只怕亲归黄土, 临别也曾多祝付。 , 那些儿个意孜孜, 只怕十里红楼, 贪着人豪富。虽然是忘了奴, 也须索念父母。无人说与, 这凄凄冷冷怎生辜负?

文场选士, 纷纷都是才俊徒。少甚么镜分鸾凤, 都要榜登龙虎, 既受托了频

3戏曲艺术2001・古典戏曲研究

过来劝慰婆婆“:当初教孩儿出去时节, 不道

今日恁地饥荒, 婆婆难埋冤公公”, 又劝慰公公说“:今日婆婆见这般荒歉, 孩儿又不在眼前, 心下焦燥, 公公也休怪婆婆”, 希望公婆相互体谅“相和美”, 。她的动机是什么呢? 她并不是真的心如古井, 再无波澜; 而是在克制了个人感情的痛苦外, 又勉为其难地肩负起本来属于蔡伯喈的人生负担“:公公婆婆休争么, 教旁人道媳妇每, 有甚差池, 致使公婆争恁地。”她怕左邻右舍不明真相, 误以为公婆争吵是由于媳妇不贤惠所致; 媳妇不贤惠是有损于蔡伯喈的孝名的。这个千方百计回护丈夫的女人, 她的人生旅途是何等艰难!

, 又因“我儿夫一向留都下, , 弟和, 门”, 。好。赵五娘, 这给蔡伯喈添了一重不孝的罪证。可她实在无能为力了, 这时, 她想到了投井自杀。然而“, 将身赴黄泉, 思量左右难。我丈夫当年分散, 叮咛祝付爹娘, 教我与他相看管。我死却, 他形影单。夫婿与公婆, 可不两埋冤? ”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第一章转述过希罗多德《历史》的一段记载“:伟大的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 ) 在看到自己统率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向希腊进攻时, 曾潸然泪下, 向自己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 想到再过一百年, 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 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他的叔父回答说‘:然而人生中还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人生固然短暂, 但无论在这大军之中或在别的地方, 都找不出一个人真正幸福得从来不会感到, 而且是不止一次地感到, 活着还不如死去。灾难会降临到我们头上, 疾病会时时困扰我们, 使短暂的生命似乎也漫长难捱了。’”“活着还不如死去”, 这也许恰当地表达了赵五娘在濒于绝境、走投无路时的想法。死对于赵五娘来说, 反倒成了一桩极容易的

・13・

蘩有甚推辞? 索性做个孝妇贤妻, 也得书名青史, 省了些闲凄楚。 , 俺这里自支吾, 休得污了他的名儿, 左右与他相回护。

赵五娘对蔡伯喈说过“:做媳妇事舅姑不

(第五出) 但她并未将自己的人生内待你言。”容限定在“事舅姑”的范围内, 夫妻情爱也是

她所需要的。眼下, 夫妻情爱没有了, 蔡伯喈走后“, 到今并无一个消息”, 是不是已经变心了? 她想, 忘掉我还可理解, 莫非连父母也忘了? 这忧虑折磨着赵五娘, 使她心绪不宁, 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而真实情形如何, 她是无法弄清的。于是只好横下一条心“, 索性做个孝妇贤妻”, 把其他人生内容撇到一边去, “省了些闲凄楚”。确实, 此后的赵五娘就不再提自己的“闲凄楚”, 那种独守空闺的寂寞和感伤, 而一心一意地代蔡伯喈“尽孝”———她的悲剧因而具有了更简洁鲜明地与“冲突的性质:是“忠”, 是负, 是。

, 。相遭际, 晚。”“家贫先自艰难, 那更不

(第十出) 在赵五娘独力支持家庭的遇丰年。”

岁月中, 家乡陈留郡偏偏连遭饥荒, 公婆之间的矛盾因而激化了。当初, 蔡母就反对儿子去应试, 理由是没了儿子“我这老景凭谁, ? ”(第五出) 现在, 她振振有词地指责蔡公“:区区个孩儿, 两口相依倚。没事为着功名, 不要他供甘旨。教他去做官, 要改换门闾。他做得官时你做鬼, 老贼! 你图他三牲五鼎供朝夕, 今日里要一口粥汤却教谁与你? 相连累, 我孩儿因你做不得好名儒。”倔强的蔡公也据理力争“:养子教读书, 只望他身荣贵。黄榜招贤, 谁不去登科试? 譬如范杞梁, 差去筑城池, 他的亲娘埋冤谁? 合生合死都由命, 少甚么孙子森森也忍饥。休聒絮, 毕竟是咱两口受孤栖。”此时的赵五娘, 内心是有更多辛酸的, 连蔡母也说“:媳妇, 可怜误你芳年纪。”但赵五娘不仅把自己的哀怨深藏在心中, 还反

古典戏曲研究

事情。求生, 这本是人类(甚至一切动物) 的强大的自然生物本能, 一个人到了宁愿舍弃血肉之躯之时, 世界的荒谬、人生的苦难就得到了强有力的证实。正是以“生比死更为艰辛”作为背景, 高明写出了赵五娘巨大的人格力量:为了完成丈夫的嘱托, 为了相依为命的公婆, 她顽强地活下来了。她活着, 目的是在“忠”的伦理剥夺了她的丈夫后, 尽一己之力维护家庭安乐。因此, 她的人格力量越巨大, 她的努力越顽强, 所展现的忠、孝之间的伦理本质的冲突也越显明。的确, 以赵五娘这样一个孝妇贤妻, 仍然不能使公婆免于饿死, 其原因何在呢? 无非因为“忠”的伦理剥夺了她的丈夫, 剥夺了蔡公蔡母的儿子! 倘若赵五娘不曾奋斗, 不曾尽心竭力, 人们也许可以说:蔡公蔡母之死在于没有一个好媳妇。媳妇好, 而且是名副其实的“有贞有烈赵贞女”, 也依然只能一任悲剧发生, 强了。

第二十出“, 。一、她把米饭给了公婆, “把细米皮糠逼逻吃, 苟留残喘, 也不敢交公公婆婆知道, 怕他烦恼。奴家吃时, 只得回避他。”二、赵五娘背后吃糠, 蔡母却怀疑她偷吃“鲑菜”一类的好下饭; 五娘也清楚婆婆的疑心, 却“不敢分说”。为什么不“分说”呢? 是怕公婆知道自己的实际处境, 过于伤心, 承受不住。果然, 当蔡母悄悄打探, 弄清实情时, 她又愧悔又痛苦, 竟至伤感而死。以赵五娘这样一个历经磨难的人来吃糠, 她当然会思绪如潮, 想得很多:她希望死在公婆之前“图得不知他亲死时”, , 但“公婆年纪老, 靠着奴家相依倚, 只得苟活片时”, 她还得撑持。她抱怨谁呢? 自然抱怨丈夫“:丈夫, 你便是米么, 米在他方没寻处。奴便是糠么, 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 好似儿夫出去, 怎的教奴, 供给得公婆甘旨? ”然而, 是谁造成了“米在他方没寻处”的境况? “糠和米, 本是两倚依, 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 ”赵五娘的疑问

・14・

3戏曲艺术2001・

直指“忠”的伦理。“糠遭砻被舂杵, 筛你簸扬

你, 吃尽控持。恰似奴家身狼狈, 千辛万苦皆经历。”她的苦难是“忠”的伦理造成的。

婆婆去世, 给了赵五娘沉重的一击。“我千辛万苦回护丈夫, 如今到此难回护”, 这是一种痛苦“; 我只愁母死难留父, 况衣衫尽解, 囊箧又无”, 担心蔡公也“入黄泉路”, 这是第二种痛苦“; 婆婆, 你还死教奴家怎支吾? 你若死教我怎生度? ”这是第三种痛苦。在丈夫离开后, 赵五娘与公婆相依为命, 一方面, 她尽心竭力赡养了二位老人, 另一方面, 二位老人也提供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亲情慰藉。婆婆死了, 这部分亲情随之一往不返了, 赵五娘怎么会不伤感呢? , 就表明, 仅是, :, ? 当然不会。她也有痛苦, 但那是另一种类型了。这就不仅涉及到了“忠”“、孝”的伦理本质的冲突, 也涉及到了“忠”“、义”的伦理本质的冲突。“义”, 指的是夫妻之间的忠贞之情, 如蔡伯喈所说:“(赵五娘) 终是我的妻房, 义不可绝”。是谁使得蔡伯喈既不能尽孝又不能守义呢? 还是那个“忠”的伦理。

毫无疑问, 高明经由蔡伯喈和赵五娘这样两个形象, 突出了“孝”“、义”对于“忠”的绝对权威性。孝、义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失去了孝、义, 也就失去了人生的基本价值; 孝、义与隐居生活是统一的, 由推崇孝、义过渡到推崇隐居生活就非常自然, 蔡伯喈、赵五娘的悲剧在某种意义上正是隐居生活理想被毁灭的悲剧。高明肯定和倡导“家庭安乐”至上的隐士准则。剧本第二十三出, 五戒禅师冷眼观世, 感叹“相逢尽道休官去, 林下何曾见一人”, 大约代表了作家的意思:在一个“功名逼人”的社会里, 下决心隐居不是件容易的事。越是不容易, 肯定和倡导才越有意义。三、价值涵义的变嬗:赵五娘悲剧的批判意向

3戏曲艺术2001・古典戏曲研究

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 这里在北宋是偏

远地区, 中进士的尚属凤毛麟角; 南宋都杭, 温州“近水楼台先得月”, 中进士者骤增, 个别书生负心的事当然不免, 经过艺人们的渲染, 遂成为一个重要的民间文学主题。已知宋元南戏中的负心故事主要有《:王魁负桂英》、《三负心陈叔文》《、赵贞女蔡二郎》《、张协状元》《、临江驿》等。这类负心故事, 批判锋芒指向某个居心不良的书生以及产生这种负心汉的科举制度, 颇有意义, 但也有着无可讳言的局限性。叔本华在《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将悲剧的来源分为三种:(1) “由于某个特别邪恶的人”为非作歹所造成的悲剧“他的邪,

恶达到了可能性的最大限度, ; (2) , () , , 。, 或者闻所未闻的偶然事件; 也不需要一种人物, 其邪恶达到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 而只是一些具有普通品德的人物, 在普通的环境中, 彼此处于对立地位, 他们的地位逼使他们明知故犯地、睁着眼睛地相互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他们当中, 没有一方是完全错误的。在我看来, 这最后一类的悲剧, 大大地超过了前面两种。因为这一种悲剧给我们看到了那个最大的不幸, 并不是一个特殊的例子, 也不是由于罕有的环境或异常的人物所招致的事件, 而是由于人们的行为和各种性格, 很容易而又很自然地产出出来的东西。”“在前面两种悲剧中, 我们看到的那些非常的命运和令人战栗的邪恶, 虽然也以可怕的力量威胁着我们, 但是, 它们离我们却很远, 我们可以很好地逃避它们, 逃到退让里面去。但是, 在最后一种悲剧中, 我们看到那些摧毁幸福和生命的力量, 是那样一些力量, 它们随时随刻都可以降临到我们头上。”显然地, 早期南戏中的《赵贞女蔡二郎》属于第一种悲剧, 经过高明再创作的《琵琶记》则属于第三种悲剧。

・15・

陆游《小舟游近村, 舍舟步归》或许是最

早谈到《琵琶记》故事的诗:“斜阳古柳赵家庄, 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 满村听说蔡中郎。”“听说”, 可见是说唱。玩味其语气, 民间说唱对蔡中郎是贬抑的、指斥的。明徐渭《南词叙录》曾简略地提到南戏《赵贞女蔡二郎》“:即旧伯喈弃亲背妇, 为暴雷震死, 里俗妄作也。实为戏文之首。”《戏考》第四册载皮黄剧《小上坟》的一段由肖素贞演唱的[ 腔]则比较具体地交待了

“伯喈弃亲背妇”的情节:

正走之间泪满腮, 想起了古人蔡伯喈。他上京中去赶考, 一去赶考不回来。一双爷娘都饿死, 五娘子抱土筑坟台。坟台筑起三尺土, 从空降下一面琵琶来。身背着琵琶描容相, 一心上京找夫回。找到京中不相认, 哭坏了贤妻女裙钗。贤慧的五娘遭马踹, 那蔡伯喈。赵景深《谈) 资料(指的, 因为《小上坟》, 是从

南戏来的, (刘文龙草书起来便误为刘六敬) 《刘文龙菱花镜》; 恰好在《赵贞女蔡二郎》之后出现的, 所以可以引用这个戏曲典故。揣想起来, 最早的故事轮廓是把蔡伯喈写成陈世美型的。”其推断我认为可以成立。

南宋戏文把蔡伯喈写成负心汉, 把赵五娘的悲剧归咎于这个品质恶劣的人, 这种负心故事本是早期南戏的一个重要类别。中国的科举制度, 虽始于隋文帝时, 但真正取得对门阀贵族的优势却是在北宋。比如, 唐代的韩愈, 构成他成名的重大障碍, 即是享有特权不必经过科举就可当朝廷大官的所谓门阀贵族的存在; 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 门阀贵族的势力彻底瓦解, 到宋代, 便进入了进士出身的官僚们独霸的时代。“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形象地画出了一部分书生“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传奇式命运。南戏

古典戏曲研究

赵五娘悲剧的批判意向不再直指蔡伯喈本人。自然, 在赵五娘、蔡从简、张太公不明真相之前, 他们是一致谴责蔡伯喈的“, 教人只恨蔡伯喈”“、怨只怨蔡伯喈不孝子”“、他生不能事, 死不能葬, 葬不能祭, 这三不孝逆天罪大”一类的话就出自他们口中。但当他们

(三被强) 的真实情形后, 都弄清了“三不从”

原谅了他。赵五娘说“:他当初原也没奈何, 被强将来赴选科, 辞爹爹不肯听他话”。“三不从做成灾祸天来大。”张太公说“:原来他也只是无奈, 恁地好似鬼使神差。便是他当原在家辞赴选, 他父母也不从他, 这是三不从把他厮禁害。恁的呵, 三不孝亦非其罪。”高明以“三不从”关目开脱了蔡伯喈的罪名。

那么“, 三不从”的具体执行者蔡从简(包括张太公) 、牛丞相、皇帝是否为赵五娘悲剧的主要批判对象? 就是说, 剧本是否将这四个人物当作奸邪的角色? 蔡公是第一个“不从”《蔡公逼试》龙, 。儿子才新婚两月, 蔡公夫妇亦已年满八旬, 如蔡母所说“身边又,

无七子八婿, 只有一个孩儿。老贼! 你眼又昏, 耳又聋, 又走动不得, 教孩儿出去, 万一有些差池, 教兀谁管来? 你真个没饭吃便着饿死, 没衣穿便着冻死。”尽管实际的生活困难摆在面前, 蔡公还是毫不犹豫地督促蔡伯喈应试, 他说:

时光短, 雪鬓垂, 守清贫不图着甚的。有儿聪慧, 但得他为官吾足矣。

孩儿做官, 也改换门闾, 如何不教他去?

春闱里纷纷大儒, 难道是没爹娘的

3戏曲艺术2001・

自己甘守清贫而指望后人光耀门楣, 这

样的父亲在旧时代被认为是目光远大、值得赞许的。并且, 蔡公也不是个只图改换门闾而毫无慈情爱心的人, 他逼儿子赴试, 内心也有痛苦“:别离休叹, 我心下非不痛酸。非爹苦要轻拆散, 也只是要图你荣显。”他也考虑到了实际的生活困难, 然而第一, 没料到蔡伯喈走后会遭遇“恁地饥荒”, 第二, 热心快肠的邻居张太公主动表示要尽力给以帮助:“秀才, 自古道:千钱买邻, 八百买舍。老汉既忝在邻居, 秀才但放心前去, 不拣有甚欠缺, 或是大员外老安人有些疾病, 老汉自当早晚应承。”所以, 他的逼试也并非毫无理由。后来, 当空前的灾荒降临, 的艰难窘况, :, , “:婆。把媳妇闪, 把婆婆送入黄泉路, 只怨是我相耽误。”最后, 他自己也将辞别人世, 想到遭受了如此多艰辛困苦的赵五娘将要独自生活, 他的心真要流血了“:媳妇, 我死也不妨, 只叹孩儿不在家, 亏了你。”“媳妇, 三年谢得你相奉事, 只恨我当初, 将你相耽误。我欲待报你的深恩, 待来生我做你的媳妇。”“媳妇, 我死呵, 你将我骨头休埋在土。都是我当初误你不是。我甘受折罚, 任取尸骸露。”对这样一个慈祥的老人, 难道我们还忍心加以指斥?

张太公“劝试”, 也是促成蔡伯喈应试的重要因素。朝廷黄榜招贤, 这本不关张太公的事, 他却满怀热情地劝伯喈“早办行装前途去”“:子虽念亲老孤单, 亲须望孩儿荣贵。解元, 趁此青春不去, 更待何日? ”他反驳蔡伯喈“此行荣贵虽可拟, 怕亲老等不得荣贵”的话, 强调赴试才算得“养亲之志”; 又嘲笑蔡伯喈

孩儿方去? “恋着被窝中恩爱”“, 误了鹏程鹗荐的消息。”

萱室椿庭衰老矣, 指望你换了门闾。并主动提出要帮助照看好蔡家, 使蔡伯喈失你休道无人供奉, 你做得官呵, 三牲五鼎去了辞试的理由。供朝夕, 须胜似啜菽并饮水。你若锦衣张太公“劝试”,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现归故里, 我便死呵, 一灵儿终是喜。出一个渴望亲邻上进的老人的热心和善良意・16・

3戏曲艺术2001・古典戏曲研究

给他做女婿时, 他感恩不尽, 还谆嘱媒婆“:吾

家一女娉婷, 不曾许与公卿。昨承帝旨, 选他书生。媒婆, 你对他说:不须用白璧、黄金为聘。”应该说, 牛丞相的亮相是值得尊敬的。

牛丞相自然也有不容讳言的弱点。比如, 当蔡伯喈据理辞婚, 并准备丹陛陈情辞去官职时, 牛丞相“听伊说教人怒起”, 竟大发脾气。写牛丞相之“怒”, 高明为他设计了两条理由:

一、他把蔡伯喈“家有年少之妻房”的辞婚理由当成了并非实有其事的托词。蔡伯喈的话是由媒婆转达牛丞相的, 而媒婆本人就以为蔡伯喈“乔才堪笑, 故阻佯推不肯从”。, 反“:他, , , , 硬, , 这如何不叫《金闺愁配》, 牛小姐抱怨父亲“忒过分”“, 但索强全不顾人议”, 家里使唤的姥姥为牛丞相辩护说“:书生愚凡, 忒不通变。……想他每就里, 将人轻贱。非爹胡缠, 怕被人传:道你是相府公侯女, 不能够嫁状元。”这几句话道出了牛丞相的真实心理状态。一个丞相, 因顾惜自己的脸面而不惜轻侮他人, 的确不好, 然而这在人类生活中还算不得穷凶极恶吧?

不能忽视, 牛丞相一心想招状元为婿, 确实只是为了女儿不嫁一个“膏粱子弟”, 而并不说明他心中已消除了世家和蓬门的贵贱界限。比如第三十出《几言谏父》, 当牛小姐告诉他, 蔡伯喈“娶妻六十日, 即赴科场; 别亲三五年, 竟无消息。温 之礼既缺, 伉俪之情何堪! 今欲归故里, 辞至尊家尊而同行; 待共事高堂, 执子道妇道以尽礼”, 牛丞相竟道:

唯, 吾乃紫阁名公, 汝乃香闺艳质。

何必顾彼糟糠妇? 岂肯事此田舍翁? 彼久别双亲, 何不寄一封之音信? 汝从来娇眷, 安能涉万里之程途? 休惑夫言, 当从父命。

・17・

愿。为了皴染出他的“救灾恤邻, 古之道也”的忠厚长者形象《琵琶记》, 突出展示了他乐于助人的几个细节:在自叹“不丰岁, 荒歉年, 生离死别真可怜。纵有八口人家, 饥饿应难免。子忍饥, 妻忍饿。痛哭声, 任哀怨”的“相逢尽是饥寒客, 安乐何曾见一人”的大灾荒中, 他将请得的赈粮分出一半给赵五娘; 蔡母去世, 他慨然相助, 承担“衣裳棺椁之费”; 蔡公之丧, 他又贷款相助; 赵五娘往京城寻夫, 他赠送“几贯钱”“添做盘缠”; 赵五娘走后, 他时常去蔡公蔡母坟前祭扫。受人之托, 必忠人之事, 这位古道热肠的邻居的所作所为, 印证他的“劝试”完全是出于一片善良意愿。

牛丞相是第二个“不从”的执行者。对于他, 大多数研究者都视之为反面人物, 如董每戡《琵琶记论》“:高则诚把他当作唯一反面的人物来塑造”“, 这一个剧本中, 牛丞相是主要的, 而且是唯一的反派角色。”符合高明的用意。第六出, 相首次出场, 亲, , , 。, 他只想招一个状元为婿:“不拣什么人, 但是有才学, 一笔扫尽千张纸的, 方可中选。”“除非做得天下状元, 方可嫁他; 若是别人, 不许问亲。”牛丞相的这一选择是无可非议的。董每戡《琵琶记论》以为“:这个人物被高氏塑成为具有倚仗权势实行损人利己的特点, 他为了要罗致和培植自己的党羽, 一定得在年青有为的群儒中去找对象, 所以新科状元蔡伯喈被看中了。”这实在是冤哉枉也。第六出牛丞相说得很明白“:光阴似箭催人老, 日月如梭趱少年。自家没了夫人, 只有一个女儿, 如今不觉长大成人, 又未曾问亲。只是一件, 我的女孩儿, 性格温柔, 是事实会, 若教他嫁一个膏粱子弟, 怕坏了他; 只教他嫁个读书人, 成就他做个贤妇, 多少是好? ”可见他择读书人为婿是出于对女儿的有着深长思虑的爱。他不重财富, 惟重人品, 所以当皇帝将“好人物、好才学”的蔡伯喈钦赐

古典戏曲研究

第三十八出《散发归林》, 老姥姥提出:蔡伯喈“家里爹娘都死了, 都是一个媳妇支持, 今日只是教小娘子去坟上拜祭, 有何不可? ”他立即一口咬定“:我的女孩儿, 如何与别人带孝? ”凡此种种, 表明他是这样一个父亲:因深爱自己的女儿, 他曾有眼光地要为她选择一个有才学、长相又好的状元; 也因过分偏爱自己的女儿“, 只虑多娇女, 怕跋涉万山千水”, 以至于不能“女吾女以及人之女”, 反而无视他人的感情需要。

牛丞相的态度在最后的关头终于有了改变。第三十八出《几言谏父》, 他痛苦地表明, 心里虽然舍不得让女儿女婿“去拜”蔡公蔡母的坟台, 却因情理如此, 不便苦留。一些学者说他的转变令人难以置信, 比如赵景深《谈琵琶记》“:牛丞相起初是死硬派, 后来软化, 不过是为了最后的团圆。倘若演到《书馆悲逢》为止的话, 派遣人去迎养就不必禀明父母, 牛小姐作主去办就行了。就是这样处理的, , 其实, 牛丞。一、老:, 怎挟威势? 休道朝中太师威如火, 更有路上行人口似碑。”权势虽可压人, 但道德舆论也不能忽视, 公众的评价对于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牛丞相听了, 当即陷入沉思“:休休, 不教爱女担烦恼, 也被旁人道是非。”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倘若“只虑多娇女, 怕跋涉万山千水”, 那么, 他以及他女儿都会受舆论指责。对于他, 对于牛小姐, 名誉是至为珍贵的东西。经过一番权衡, 他选择了“听女迎亲”的方案。二、牛小姐说他身“居相位, 怎说着伤风败俗、非理的言语? ”作为朝廷首相, 他的言行直接影响朝中各位大臣; 而朝廷又是国家所有行政机构的表率, 它的形象象征性地代表着整个国家。考虑到这些, 他不能不勉力成为道德表率, 即使因此耽暮年孤寂也顾不得了。高明这样处理牛丞相的转变, 应该说是相当自然的。这说明《琵琶, 记》对牛丞相的过错采取的是谅解态度, 尽管・18・

3戏曲艺术2001・

还达不到像谅解蔡公那样的程度。

第三个“不从”的执行者是皇帝。“自家只为父母在堂, 今日上表辞官”, 这是蔡伯喈的打算; 然而皇帝竟未为他的《陈情表》似的文字所打动。其理由有二:一“、孝道虽大, 终于事君, 王事多艰, 岂遑报父! ”一句话, 既有“文武艺”, 便应“货与帝王家”。按照传统的伦理观, 皇帝这样说是无可非议的。二、“其所议姻事, 可曲从师相之情, 以成《桃夭》之化。”黄门官解释皇帝的动机说“:今日里, 今日里, 议郎进表。传达上, 传达上, 圣目看了。道太师昨日先奏, 把乘龙女婿招, 多少是好! ”钦赐婚姻, 这只是民间艺术家的想象, 现实中岂有此等荒唐之举! 情节, 我们不妨据以申论:, 一个; 何况, “《桃夭》之? 。如果我们, 未悉下情, 可以的, 但似乎挑剔过分了。

综上所述, 我们的结论是:赵五娘悲剧锋芒所向, 并不是蔡公、张太公、牛丞相以及皇帝个人。它的批判意向直指传统社会的功名意识, 即对社会地位的热衷或追求。蔡公、张太公鼓励蔡伯喈赴试, 以“改换门闾”, 也就是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牛丞相要找一个状元女婿而不愿把爱女嫁给一个“膏粱子弟”, 是为了延续已经获得的社会地位; 皇帝要蔡伯喈尽心“事君”, 则是认为一个扮演重要社会角色的人才是公众所重视和肯定的。整个社会对于社会地位的热衷, 使得每个人都摆脱不了它的制约和束缚, 这也就是“功名逼人”。“功名”逼得蔡伯喈不能隐居“功名逼人”, 的社会造成了赵五娘的悲剧。

参考文献:

①本文引用《琵琶记》原文, 均据上海古籍出版

(钱南扬校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元本琵琶记校注》

社1980年12月版; 所引用出名, 据中华书局《六十种曲》本。

3戏曲艺术2001・戏曲信息

王彩云京胡演奏音乐会圆满成功

李 锋

  王彩云京胡演奏音乐会, 于2001年5月13日在

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 并获得圆满成功。

王彩云出生于黑龙江, 她11岁考入黑龙江艺术学校, 师从凌仁和老师, 主修京胡专业。

1992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3年后毕业

桂英挂帅》、于魁智演唱的《法场换子》进行了伴奏。

在王彩云的下半场音乐会中, 她演奏了京胡协奏曲《白蛇传》, 该曲是根据并吸收了同名京剧的情节和音调, 通过白娘子对爱情执著而大胆的追求和对封建势力的代表法海和尚的英勇顽强的斗争, 讴歌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勇敢善良、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和民族个性。全曲共分五个乐章:一、游湖相爱——; 二、————战; 五、倒—是京胡独奏曲, 是京胡《虞美人》的第五乐章, 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京剧曲牌, 作曲家大胆地把单一的板式发展成行板、小快板、快板、垛板、急板等多板式的大型曲牌。而王彩云则以娴熟的技术技巧, 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了组曲的思想内容, 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最后, 王彩云还为于魁智演唱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进行精彩的伴奏, 默契有效的配合把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东方歌舞团著名作曲家吴华, 在这次音乐会上担任作曲、配器, 中国乐坛杰出指挥家之一胡炳旭担任指挥。

这次王彩云京胡演奏音乐会的总策划是:曹宝荣、赵景勃、洪伟, 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 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协办, 中央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队、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协助演出。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1月版。

⑤朱光潜《悲剧心理学》114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2月版

留校任教。94—96年学习研究生课程, 硕士结业, 指导教师燕守平。同时担任音乐系京胡专业主教老师, 她的94届至99届专科、本科学生, 已在全国各个省市院团发挥着较为重要作用。从98年开始应邀担任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京胡副修课教师。此外, 量的舞台演出伴奏任务。的全部《四郎探母》《、子戏、《、《、等, 《群英会・。她还曾与裴艳玲合作在上海及新加坡演出了《武松》《、钟馗》《、别窑》《、坐宫》等剧目; 与吴江燕合作演出过《金玉奴》《、宇宙锋》《、贵妃醉酒》《、游龙戏凤》等。

在王彩云的上半场音乐会中, 她以京胡独奏的第一曲目《万年欢》, 是根据同名曲牌改编的独奏曲, 它将传统曲牌西皮、二黄、反二黄三种调式溶为一炉, 表达了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万民同欢的热烈场面。第二支曲目《柳青娘》是根据同名的京胡曲牌改编而成的独奏曲, 意在用“柳青娘”这三个字塑造生动的少女形象。第三支曲目《琴韵》是一首抒情的乐曲, 它采用了大筒的京胡音色特点, 抒发一种情思。随后, 她为孟广禄演唱的《探阴山》、李胜素演唱的《穆

  ②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240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1月版。

③第十二出《官媒议婚》。

④引自《西方文论选》下第306页, 伍蠡甫主编,

・19・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