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主题阅读

本版主题:人淡如菊陶渊明

【阅读导言】在东晋末年污浊的官场上,有一朵盛开的菊,在“不为五斗米折腰”后,在民间的疾苦中愈益傲放的菊,品质高洁的菊,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一生都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世界,去细细品味陶渊明带给我们的幽幽的菊香吧!

文苑采风

尘世中的真我——陶渊明

物欲横流的时代,产生流行,另类,高科技,微笑服务,真情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血雨腥风的魏晋时期,士大夫着力用典雅婉约的风度粉饰的浮华散尽后,“唯一篇《归去来兮辞》”和遗世独立的陶渊明。

草长莺飞,惠风和畅的江南陶冶了他青年的率真与洁净,“性本爱丘山”先生寄情于山水却一日不曾忘记兼济天下,先生出仕了。求之彭泽八十余日,“敛裳宵逝”只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先生归隐了。

先生的进退,不是作秀,无一丝矫情。东坡曰“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这份“委心任去留”就是先生的自然率真,也是先生身上最可贵的禀赋。

不比在尘世里裸行的桑扈,放浪形骸之外,不比柳三变,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而后恣纵不羁,留名在青楼,在每一有井水处。先生的真归隐表现在寄情于田园,没有真实的劳动体验哪有也没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写照? 创造性的想象,逼真幽美的桃花源是先生的精神家园和理想的归宿。凝眸落英缤纷,倾听流水潺潺,笑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先生用一生的执着寻觅乱世中的桃源,即使未果,他依然在上下而求索。

独爱菊,“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先生在《和郭主簿二首之二》道出乐爱菊的原因。菊是先生的自喻,菊就是孤高傲视、超尘绝俗的先生,菊就是隐者。因为先生,菊从此与隐士结缘。

最爱酒,魏晋名士的风度似乎都离不开杜康的点缀与衬托,杜康可以解忧更能够添愁,譬如抽刀断水,水更流。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却能“酬觞赋诗,以乐其志”。在宴请宾客时往往先醉,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这是先生的真性情。也有了《饮酒》组诗传之后人。酒入愁肠之后,先生意识到,大济苍生之志难酬,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苦难的加剧,先生始终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所幸他有一个同样安贫乐贱的夫人翟氏,和她风雨同舟,和她相濡与沫,也完善了自己的真。

“登东皋而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我们深味了先生的隐士情怀,还是源于那份真。

【赏析】文如其人,在本文中,我们欣赏到了很多陶渊明的名句,从这些名句中,我们也更能体会陶渊明独爱菊,最爱酒的隐士情怀。沉醉在酒与菊的世界里,诗人得以脱离尘世的喧嚣与烦躁,不断完善自己的那份真。

拓展阅读

人淡如菊 菊香千载

诗词写菊花,谁都逃不出陶渊明!陶渊明,在菊花旁,见其芳华。

陶渊明,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并不受人推崇,在那个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时候,人们很难于陶渊明似的平淡之中见美,人人心里充满了希望与斗志。而后来,经历了太多的诗人们,才发现,原来自己身边的菊花竟是开得最美。宋代的黄庭坚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 陶渊明的诗让我们于蓦然回首中才得见那个灯火阑珊处的人。

林语堂说:“当我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时,一定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我的话的。他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澈古今的烽火,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的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

有人说建安文学为中国带来了悲怆苍凉之美,西晋的诗人则带来了绮丽之美;而东晋,以陶渊明为先河,开拓了平淡之美的精神家园。所以宗白华说:“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向,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而此时陶渊明,走在人间的路上,告诉众人,人间最美。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最美,那“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最美,那“含欢谷汲,行歌负薪”最美,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最美。 一千多年后,海子也说:“喂马,劈柴”最美,“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最美,“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美,“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最美,然而,千年后的这个诗人,却不能在物欲横流的人间存活,以一种最不美的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最美的人生,而也因此为人间留下了最美的幻想。

陶渊明晚年即使很穷困,穷困到要向人求讨周济,然而他依然以最美的态度终老。只是有个小小的怨,怨“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而这怨竟也成最美。 他的人生总是这么潇洒,如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般总要好好地活着享受天地的芬芳。

然而美妙的日子,总不是时时都有,人生有花开也当有花落之时,问题只在于,谁可以把花落得像樱花那么美。

有人评说陶渊明:“这样简单的个性,这样简单的结局,却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够留下那些淡淡的轻轻落在灵魂深处的声音。”

苏轼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朱光潜说:“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渊明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

是的,陶渊明从离开官场的那天起,就回到了他自己的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人淡如菊,而菊香千载。

【品读】人淡如菊,菊香千载大概是对陶渊明最好的评价吧!他如菊花般静静开放,以一种淡定豁达的人生态度终其一生。菊花终有凋谢时,但其芳香却传遍千里,沁如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脾,难以退却。

撷英咀华

寂寞陶渊明

白尘

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这不光是对他所生活的时代而言,就是在现代社会,能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不多。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饮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中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里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不妨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

且让我们想象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清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从繁华的官场抽身而退,谁能理解他的寂寞?作为晋大司马陶侃之后,步入仕途、承续家风乃是社会的通常要求;而对一个少有高趣,心存不灭理想的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来说,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也须得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即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生活,也得去做官。实际上,自陶渊明四十一岁归田到他六十三岁辞世,这漫长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未尝一日忘却澄清天下的理想。鲁迅曾经提醒人们注意冲淡平和的陶渊明,背后还有刚猛雄放的一面,就是要我们理解陶渊明不曾一日淡忘他少年时的抱负。而且,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可能。统治者曾在他四十九岁和五十四岁时两次征召他为著作郎,他都毫不动心。江州刺史檀道济上任后亲自带着米肉去看望他,也算礼贤下士了。但陶夫子不买帐,将其米肉挥而去之。

将自我从名利场中放逐,他走得这样的彻底,没有一点藕断丝连。是什么使得陶渊明意志如此坚决,再也不愿将自己侧身官场?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表白,以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倾诉,可以感受到他的孤洁高傲的人格理想与污浊昏朽的社会现实的背道而驰。正是经历了丑恶官场的历练,感到深深厌倦之后,才有毅然背弃的举动。“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置身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鸟,有何快意可言?“世与我而相违”,“门虽设而常关”,从寂静的树木草丛中,从袒露的石头泥土中,从悠悠的空气和风中,从“农人”“亲戚”的“情话”中,陶渊明真正领受到了生命回复本性的快乐和幸福。

弃绝浮华,返璞归真,在寂寞之中安放疲累的灵魂,陶渊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乱世中,当我们见多了沽名钓誉、贪饵吞钩、奴颜屈膝、背信弃义等等卑劣无耻的行径之后,他这样安守寂寞,独善其身,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执著地坚守着他的精神家园,将种豆、采菊、饮酒、读书、睡眠、行路、乞食等日常生活和草木、飞鸟、片云、鸡鸣、狗吠等日常景物诗化,甚至于将死亡也诗化,“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有什么能够和这诗化人生相比的呢?

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请与千年诗魂一道,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感悟】弃绝浮华,返璞归真,在寂寞之中安放疲累的灵魂,陶渊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作者由衷佩服地说:“弃绝浮华,返璞归真,在寂寞之中安放疲累的灵魂,陶渊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是啊,陶渊明不仅安放好了自己的灵魂,还帮助仍在尘世奔波的我们竖起一个人生观、价值观的坐标,警醒我们要记得“迷途知返”。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