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合成高分子(必修2)

第二节 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合成高分子

【高考新动向】

【考纲全景透析】

一、乙醇

1、物理性质

乙醇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为78℃。乙醇易挥发,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任意比互溶。 2、乙醇的结构

,结构简式:CH 3CH 2OH 或C 2H 5OH

3

⑴乙醇与钠的反应:2CH 3CH 2OH+2Na→2CH 3

CH 2ONa+H2↑ ⑵乙醇的氧化反应

−→2CO 2+3H2O ①燃烧:CH 3CH 2OH+3O2−−

点燃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是一种重要的液体燃料。 ②催化氧化:2CH 3CH 2OH+O2

2CH 3CHO+2H2O

③其他强氧化剂氧化: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所氧化,被直接氧化成乙酸(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

二、乙酸

1、乙酸的结构

乙酸的分子式为C 2H 4O 2,结构式是:2、物理性质

,结构简式:CH 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乙酸俗称醋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3、化学性质

⑴乙酸具有明显的酸性,在水溶液里能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CH 3

COOH 种弱酸,但比碳酸的酸性强,它具有酸的一切通性。 ⑵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CH 3COO -+H+。乙酸是一

注意:酯化反应的机理一般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跟醇分子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酸脱羟基,醇脱氢)。 三、酯

1. 概念

(1)酯:酸和醇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官能团是酯基(-COOR) 。 (2)酯化反应:酸和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2. 酯的性质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低级酯具有水果香味。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此反应为酯化反应的逆反应。

三、糖的组成、分类及分子组成

1. 组成:糖类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可以用通式C n (H2O) m 。 2. 分类

3、糖的性质 ⑴葡萄糖和果糖

①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 2OH -CHOH -CHOH -CHOH -CHOH -CHO

或CH 2OH(CHOH)4CHO

果糖的结构简式:②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a .与新制Cu(OH)2的反应:

b .银镜反应:

③发酵成乙醇

C 6H 12O 6−催化剂−−→2CH 3CH 2OH +2CO 2↑ ⑵蔗糖和麦芽糖

①二者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水解反应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 12H 22O 11+H 2O −−−→2C 6H 12O 6 麦芽糖 葡萄糖

催化剂催化剂

四、油脂

1、组成和结构

(1)组成元素:C 、H 、O

(2)结构: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结构简式为:

(3)分类

2、油脂的水解 ①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在酸存在的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如: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水解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②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如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水解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五、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

组成元素:C 、H 、O 、N 、S 等。 2、蛋白质的性质

⑴水解反应:天然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α—氨基酸。 ⑵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①颜色反应:某些蛋白质跟浓HNO 3作用会显黄色,可用于鉴别蛋白质。

②灼烧:蛋白质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用于区别合成纤维与蛋白质(如真丝、纯毛毛线等)。 ⑶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轻金属盐或铵盐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过程。盐析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

⑷变性: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加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利用此性质可以进行消毒。

六、合成高分子

1.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 加聚反应

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链节为-CH2-CH2-,聚合度为n 。

聚乙烯的单体为CH 2=CH 2,

【热点难点全析】

※考点一 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

1. 乙醇、水、碳酸、乙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2. 考点一 乙醇的化学性质

该考点多在选择题的某一选项中出现,考查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醇催化氧化的实质:2Cu+O2

O

CH 3

C H

+Cu△

2CuO

CH 3乙醛

H +Cu+H O 2

2CH 3CHO(乙醛)+2H2O 。

以上两个方程式合并得:2CH 3CH 2OH+O22.乙醇的催化氧化规律:

与羧基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被氧化成醛,

H

2R -C -O H + O2

H

H

R -C =O + 2H2O

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被氧化成酮,

R 1

2R -C -O H + O2

H

R 1

R -C =O + 2H2O

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R 1

R-C -O H

R 2

不能被催化氧化。

3. 羧酸的性质与酯化反应原理

本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1.酯化反应中有机酸去羟基,即羧酸中的C —O 键断裂;醇去氢,即羟基中的O —H 键断裂,羟基与氢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酯。

2.醇+酸→酯+水。

【典例1】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情况可表示如下:

H H

C H

H C H

O

H

H

H H

H

O

(注:含-CHO 的物质为醛类化合物)

下列醇能被氧化为醛类化合物的是( )

O H

A .(CH3) 3COH B.C

H 3-C H

-C H 3 C .

CH 3CH 2O H

CH 3

D.CH 3CH 2CH 2OH

【解析】由题给信息,醇催化氧化生成醛,要求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 【答案】CD

【点评】根据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可以确定醇中羟基的数目:2-OH ~H 2。

※考点二 乙酸乙酯的制备(酯化反应)

2.实验装置

用烧瓶或试管作反应容器,试管倾斜成45°角(使试管受热面积大) ,长导管有冷凝回流和导气作用。 3.反应特点

4.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和用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促使化学平衡向着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 5. 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上面有油状物出现,具有芳香气味。 6. 饱和碳酸钠的作用

①通过碳酸钠与乙酸反应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②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除去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收集更多的乙酸乙酯。 7. 反应的断键规律:有机酸和醇酯化时,酸脱羟基,醇脱氢。 8. 注意事项

①玻璃导管的末端不要插入液体,以防液体倒吸; ②加入试剂的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

③对试管进行加热时,一定要用小火使温度慢慢升高,防止乙酸、乙醇的挥发,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同时生成足够多的乙酸乙酯。 9. 提高产率的措施

①用浓硫酸吸水,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②小火加热将酯蒸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典例2】(2012·长沙模拟) 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石蕊试液1 mL ,发现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溶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 B. 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 C. 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D. 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红、紫、蓝

【解析】选C 。由于乙酸和乙醇都容易挥发,所以得到的乙酸乙酯中一定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酯化反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同时浓硫酸还可以吸收产生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由于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所以上层是含有乙酸、乙醇的乙酸乙酯溶液层,中层是石蕊溶液层,下层是显碱性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从上到下液体分层的颜色依次是红、紫、蓝。

【高考零距离】

【2012年高考】

1、(2012·四川高考·6)6. 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对健康造成危害 B. 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C.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 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重金属元素会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2) 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只有溶解才有可能被吸收。 【解析】选D 。

2、(2012·北京高考·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 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C. 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D. 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2)

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沸点,纯净物有恒定的熔沸点。 糖类物质中,含有醛基的才称还原性糖

(3) 含有肽键的肽水解时得到氨基酸。

【解析】选D 。

选项 A B C

具体分析

天然植物油是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沸点。 蔗糖分子中没有醛基,不是还原性二糖。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二肽水解后得到的氨基酸类型有可能相同,如甘氨酸和丙氨酸

能形成两种肽键。

D

乙醛和氯乙烯中有双键,可以发生聚合反应,而乙二醇可以和含多个羧基的羧酸

发生聚合反应。

正确 结论 错误 错误 错误

3、(2012·福建高考·7)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 4H 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 .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明确如下几点: (1)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形式一般可以写成

A -B

n

(2)乙烯的特征反应是能够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选D 。乙醇能够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其本质是一种取代反应,A 选项错误;丁烷有CH 3-CH 2-CH 2-CH 3和CH 3-

CH 3两种结构,B 选项错误;氨基酸的通式可以表示为:R -

COOH ,属于小分子化合

物,C 选项错误;乙烯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D 选项正确。 4、(2012·山东高考·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B .甲烷和Cl 2的反应与乙烯和Br 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 .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 6H 12O 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乙醇、乙酸均能与Na 反应放出H 2, 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掌握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物质性质与官能团的关系。

【解析】选C 。A 项,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油脂中的油属于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 错误;B 项,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B 错误;D 项,虽然二者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但它们的分子中所含有的官能团不同,前者含有羟基,后者含有羧基,D 错误。

5、(2012·江苏高考·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

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 改进汽车性质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 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D. 过度开发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解析】选D 。A 项,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改进净化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B 项,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且化石燃料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污染,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C 项,“白色污染”是聚乙烯等难以降解的塑料产生的污染,研发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利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D 项,矿物资源大多为不可再生资源,且矿物资源开采使用过程中易导致污染,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0、2011年高考】

1. (2011·福建高考·8).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 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 12H 22O 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 3可以电离出H +

D. 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选C 。

【解析】解答本题要明确如下几点: (1)常见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 (2)常见有机反应的反应类型; (3)常见有机物反应的断键原理。

油脂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 选项正确;蔗糖和麦芽糖都是分子式为C 12H 22O 11的二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 选项正确;乙酸是一种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CH 3COOH

+HO-NO

2

CH 3COO -+H+,所以是-OH 上电离出H +,C

选项错误;苯和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

NO 2+H2O ,其本质是一种取代反应,D 选项正确。

2. (2010•上海卷)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 .乙醇、甲苯、硝基苯 B.苯、苯酚、己烯 C .苯、甲苯、环己烷 D.甲酸、乙醛、乙酸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实验中的物质的检验知识。乙醇、甲苯和硝基苯中,乙醇可以和水互溶、甲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轻、硝基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重,可以鉴别,排除A ;苯、苯酚和己烯可以选浓溴水,苯不和溴水反应、苯酚和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己烯和溴水加成使其褪色,可以鉴别,排除B ;苯、甲苯和环己烷三者性质相似,不能鉴别,选C ;甲酸、乙醛、乙酸可以选新制氢氧化铜,甲酸能溶解新制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醛不能溶解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酸只能溶解氢氧化铜,可以鉴别,排除D 。

知识归纳: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3. (2010•山东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 【答案】A

【解析】烯烃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故A 说法错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故B 说法正确;煤油来自石油的分馏,可用作航空燃料,也可用于保存Na ,故C 说法正确;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乙酸能与Na 2CO 3反应, 故可用饱和Na 2CO 3 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故D 说法正确。

4. (2010•浙江卷) 核黄素又称为维生素B2,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有利于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核黄素分子的结构为:

已知:

有关核黄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17H 22N 4O 6 B. 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有CO 2生成

C. 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所得溶液加碱后有NH 3生成 D. 能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A 【分析】

本题是有机化学综合题,包含分子式、官能团性质、反应类型等内容。A 、分子式的书写可以采用数数或分析不饱和度的方法。先检查C\N\O的个数,正确。再看氢的个数:20。故A 错。B 、酸性水解是N-CO-N 部分左右还原羟基得到碳酸,分解为CO 2。C 、同样加碱后有NH 3生成。D 、因其有很多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教与学提示:

本题虽然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A ,但,并不说明有机化学的教学只要会数数或明白键线式的含义即可。有机化学的学习还是要重视结构、性质、信息分析、推断与合成等重点知识。着重掌握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的相互关系,官能团的性质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问题。掌握:性质、结构、分类、命名、同分异构、同系物、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实验过程等基础知识。 5. (2010•福建卷)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 .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 .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 .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 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化学方面有关的知识点

A .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后,双键变单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 .石油分馏可得汽油和煤油属于物理变化过程,干馏是指隔绝空气加强热,属于化学变化

C .淀粉属于糖类,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两者的产物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

D .乙酸乙酯和油脂都属于酯类,在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均生成醇,前者生成乙醇,后者生成甘油 6. (2010•江苏卷)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酸性K M nO 4

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

B .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N a 2C O 3、N aO H 溶液反应

C .通常条件下,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D .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2种

【答案】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A 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不仅有碳碳双

键,酚羟基也能使其褪色;B

项,酚羟基和羟基都可以与消去反应;D 项,根据条件,其同分异构体为

反应;C 项,它们都不能进行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D 项。

【考点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郑州模拟) 已知丁基有4种不同结构,则分子式为C 4H 10O 的醇的结构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解析】选B 。丁基有4种不同结构,分子式为C 4H 10O 的醇可以写成C 4H 9-OH ,故醇的结构有4种。 2. (2013·吉林一中模拟)丙烯和丙醇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 )

A .78% B

.22% C.14% D.13%

3. (2013·安徽省阜阳一中月考)某有机物A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

①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可以和NaOH 溶液反应

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乙酸发生反应 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新制Cu(OH)2反应 ⑥遇FeCl 3溶液可以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⑥ 【答案】B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醇羟基、酯基和醛基,所以只有选项④⑥不能发生,答案选B 。 4. (2012·山东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 )

A .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甲烷和乙烯

B .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C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D .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A 。A 项:CH 4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而C 2H 4燃烧产生黑烟。B 项: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比为3:2。C 项:导气管深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去了,这样容易产生倒吸,所以该装置不能用于制备乙酸乙酯。D 项:糖类中的单糖,低聚糖以及油脂都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5.(2012·佛山质检)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B .甲烷、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C .溴乙烷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乙烯 D .淀粉和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

【解析】C 。A 不对,因为植物油水解得到的是甘油即丙三醇,而不是乙醇;B 不对,甲烷与苯不能与溴水反应;D 不对,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6.(2012·安徽省城名校高三第四次联考)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通入适量H 2 加催化剂反应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 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滴入适量溴水, 过滤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 蒸馏 ⑤除去苯中少量的甲苯:加足量K M nO 4溶液, 分液 A. ①②③ C. ③④⑤

B. ②④⑤ D. ②③④

【解析】①乙烯与H 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无法除尽乙烯, ①是 错误的。②因乙酸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②是正确的。③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于苯, 而不会沉淀, 无法过滤除杂, ③是错误的。④加入生石灰后, 能反应掉杂质乙酸和新生成的水, 再利用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醇, ④正确。⑤甲苯能与K M nO 4溶液反应, 生成可溶于水的苯甲酸。⑤ 正确。 【答案】 B

7.(2012·临川测试) 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上的汗渍、血迹以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等遇到它,都能水解而被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制品 ④蚕丝制品 ⑤涤纶制品 ⑥锦纶制品

A .①②③ B.②④ C .③④⑤ D.③⑤⑥

【解析】毛织品与蚕丝制品的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在加酶洗衣粉的作用下会被水解。 【答案】B

8.(2012·通州区一模) 目前,人们的饮食追求是“吃得营养,吃出健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C .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答案】B

9.(2012·北京市海淀区零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蔗糖可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 B .CH 3—CH=CH—CH 3与C 3H 6一定互为同系物 C .CH 3 — — — CH 3 的名称是2,3-甲基丁烷

CH 3 CH 3

B .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D .每天食用少量纤维素有利于健康

D .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与水形成了氢键 【答案】D

10.(2012·上海市崇明县高三期末考试) 曾引起台湾地区食品安全轩然大波的塑化剂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

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24H 38O 4 B .该物质属于酯类,不溶于水 C .该物质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 .该物质发生水解反应,其生成的醇只有一种

【答案】C

11.(2012·湖北省八市联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且都有同分异构体 B .汽油、煤油、植物油均为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C .纤维素和淀粉都能发生水解,但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同

D .丁烷与戊烷分子内碳原子数相差一个,但同分异构体数却相差两个

【答案】A

12. 以下物质检验的结论可靠的是

( )

A .往溶液中加人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苯酚

B .往含淀粉的某无色溶液中,滴人稀硝酸,溶液变蓝,说明该无色溶液中含I -

C .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还有乙酸剩余 D .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人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

【答案】B

13.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将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 B. 除去C 2H 5OH 中的少量CH 3COOH :加足量CaO ,蒸馏

C. 用KMn O 4酸性溶液鉴别CH 3CH =CHCH 2OH 和CH 3CH 2CH 2CHO D. 将蔗糖在稀硫酸中加热水解后,直接加入银氨溶液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 【答案】B

1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属于碱性食物

B .青霉素具有消炎作用,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 .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D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生物质能的利用 【答案】B

1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 .石油的分馏主要是物理变化而煤的干馏主要是化学变化 B .乙醇、乙酸乙酯、乙酸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

C .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都可表示为(C 6H 10O 5)n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物质都是混合物 【答案】C

16. 下列过程中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 .工业上用油脂和烧碱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制取肥皂 B .生活中用灼烧时的特殊气味鉴别真假羊毛衫 C .交警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查司机是否饮酒过量 D .医生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病人尿液中的 葡萄糖 【答案】A

【解析】油脂的水解是取代反应,A 项正确;B 、C 、D 中的反应均为氧化反应. 二、非选择题

17. 某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稀H 2SO 4碘水

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硫酸Cu OH 2悬浊液

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无红色沉淀.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硫酸NaOH 溶液Cu OH 2悬浊液

方案丙: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有红色沉淀.

△结论:淀粉已水解.

分别讨论以上三种方案的设计及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不正确,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方案甲只检验了淀粉,只能证明溶液中含有淀粉,但不能证明淀粉没有水解.方案乙没有检验出葡萄糖是因为没有中和作催化剂的H 2SO 4,葡萄糖和Cu(OH)2悬浊液只有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才能反应.因此不能证明淀粉是否水解.

【答案】 (1)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是因为淀粉也可能部分水解,而未水解的残留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的结论.

(2)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也错误.淀粉完全水解后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H 2SO 4,然后再与Cu(OH)2悬浊液反应.本方案中无红色沉淀出现,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完全或部分水解. (3)丙方案操作正确,结论正确.按设计方案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有葡萄糖,即淀粉已水解

18. 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和乙酸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写反应条件) ,原子利用率是________ (2)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 .乙醇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交警用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C .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4)做菜时既加醋又加酒可以增加菜的香味,其原因是生成了酯类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5)当乙酸分子中的O 都是18O 时,乙醇分子中的O 都是16O 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解析】(3)醋的主要成分为CH 3COOH ,酒的主要成分为CH 3CH 2OH ,二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 3COOCH 2CH 3.

(5)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水为H 218O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 【答案】(1)CH2===CH2+H 2O ―→CH3CH 2OH 100% Cu (2)2CH3CH 2OH +O 2――→2CH 3CHO +2H 2O △(3)B、C

(4)CH3COOH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酯化反应 (5)20

19.(16分)(2012·长沙模拟) 下表是A 、B 、C 、D 、E 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A~E 中,属于烃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

(2)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C催化氧化生成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B 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填序号) 。

①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有毒;③不溶于水;④密度比水大;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5)E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E 的水溶液显酸性,现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E 与碳酸酸性的强弱,则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

【解析】由题中提示可知A 为乙烯(CH2=CH 2) ,乙烯水化得乙醇(CH3CH 2OH) ,因此C 为CH 3CH 2OH 。由B 的球

棍模型可知B 为苯(得乙醛,可知D 为乙醛。 答案:(1)A、B

) ,由C 为乙醇,以及根据醇+羧酸→酯+水,可以得出E 为乙酸,由乙醇氧化

(2)CH2=CH 2+Br2→BrCH 2CH 2Br

(3)2CH3CH 2OH+O2−−−→2CH 3CHO+2H2O ∆(4)②③

(5)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20.(2012·威海模拟) 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__。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不用写反应条件) ,原子利用率是________。

(3)下列属于乙醇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

催化剂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 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________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

A .乙醇不能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交警用橙色的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C .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 .陈年的酒很香是因为乙醇和乙醇被氧化生成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乙酸乙酯 答案:(1)小 (2)CH2CH 2+H 2O (3)D E (4)①3

CH 3CH 2OH 100%

②2CH 3CH 2OH +O

2

2CH 3CHO +2H 2O ③BCD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