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_李磊

第35卷第5期经济地理Vol.35,No.5

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

2

李磊1,,张贵祥1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北京100070;

2.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山东青岛

266061)

摘要:京津冀城市群呈“双核心”发展,群内城市发育不均衡,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面临新机遇。本文从智慧化水

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地级城市发展质量,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发展质量做了对比评价。研究表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11个地级市,衡水城市发展质量指数最低,天津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指数低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石家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其他城市,上海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北京和天津,北京在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上海和天津,上海在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北京。关键词: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协同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462(2015)05-0061-04DOI:10.15957/j.cnki.jjdl.2015.05.009

TheCityDevelopmentQualityofBeijing-Tianjin-HebeiUrbanAgglomeration

2

LILei1,,ZHANGGui-xiang1

(1.CollegeofEconomicsandPublicAdministration,CapitalUniversityofEconomicsandBusiness,Beijing100070,

China;2.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Qingdao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Qingdao266061,Shandong,China)

Abstract:The"dual-core"developmentoftheBeijing-Tianjin-Hebeiurbanagglomerationmeansthatthedevelopmentof

thecitieswithinthegroupisunbalanced,andthattheeffectivecollaborativedevelopmentmechanismisfacingnewchallenges.Fromthefourdimensionsofintelligentlevel,levelofpublicservices,levelofinfrastructuremodernizationandlevelofecologicallysustainabledevelopment,thisarticleconstructsanindexsystemfortheevaluationofthecitydevelopmentqualityofthecitygroups,conductsacomparativeevaluationforthedevelopmentqualityoftheprefecturecitiesofBeijing-Tianjin-HebeiurbanagglomerationandthecorecitiesoftheBeijing-Tianjin-Hebei,theYantzeRiverdeltacitygroups.TheresearchshowsthatthedevelopmentqualityindexofBeijingandTianjianishigherthanthe11prefecturecitiesofHebei,theindexofHengshuiisthelowest,theindexonecologically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ianjinislowerthanothercitiesofthegroup,theindexofShijiazhuangishigherthanothercitiesofHebei,theindexofShanghaiishigherthanBeijingandTianjin,theindexonintelligenceandpublicserviceofBeijingishigherthanShanghaiandTianjin,andthattheindexoninfrastructuremodernizationandecologicallysustainabledevelopmentofShanghaiishigherthanBeijing.

Keywords:Beijing-Tianjin-Hebei;urbanagglomeration;citydevelopmentquality;collaboration

城市群是特定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城市空间形态,承担着特定区域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职能,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

36%的GDP,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1]。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质量和城市化质量做了研究,联合国人居中心

收稿时间:2014-11-04;修回时间:2015-03-27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201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14JDZHB00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TDJD2014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ZH056);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城市国际化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平台(PXM2015_014205_000135)、都市圈研究中心(PXM2015_014205_000126)

作者简介:李磊(1982—),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首都圈发展理论与实践。E-mail:[email protected]

62经济构建了城市发展指数(CDI)和城市指标准则(UIG)的评价指标体系[2-3]。城镇化质量包括城市发展质量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城市发展质量是城镇化质量的主要体现[4]。国内学者对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评价指标、质量差异及提升等进行了研究,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城乡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各省及某省内城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5-9],并研究了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发展关系[10]。城市化质量主要研究了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内涵、影响因素与调控机理、定量评价体系以及提升路径等。城市化质量体现在城市发展中“质”与“量”的协调发展,学者们从经济、社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构建了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省际间或某省内城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了测度[11-15]。沈玲媛等从城市发展指数和城市协调发展度评价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中主要城市的城市发展质量,王红等分析了山东半岛、中原、关中城市群间及其内部城市的质量差异[16-17]。王德利等构建了首都经济圈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测度模型,评价了首都经济圈城市化发展质量的阶段性特征、空间分异特征、分类特征和协调性特征[18]。

1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京津冀城市群内13个核心

城市,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按常住人口计算2012年京津冀人口规模为1.077亿人,城镇81.55%化率城市市辖区超过、为河北为58.93%46.8%,其中北京为86.2%、天津为500有7万之间的城市有500万人口的城市有。京津冀城市群地级市以上个,京津两个城市集中了城市群4个,50万~100万之间的城市2个,100万~60.42%的人口,创造了城市群77.06%的生产总值。基于城市市区人口测算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规模和人口的集中程度,2012年京津冀城市群的2城市指数为2.36,城市群首位城市突出,北京和天津“双核心”发展态势明显。城市群呈现“金字塔式”的城市等级体系,的人口分布,大中小城市发育不均衡。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创造了全国7.38%36%美五大湖城市群和旧金山—洛杉矶城市群的的GDP的,而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GDP,京津冀城市群创造了占全国GDP北占全美GDP的67%,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GDP总量约占日本全国的69%[19]。我国城市群尤其是京津

地理第35

冀城市群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经济发

达国家,经济增长引擎作用有待提升。京津集中了城市群内发达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与城市群内的其他城市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对接。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而其他城市则大多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北京、天津作为城市群内两大核心城市,对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2研究方法、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指标指数法测度城市群及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指数。①构建原始指标数据矩阵: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Xij=m×n

≤n)

式中:x(xij)(0≤i≤m,0≤jij为第i个指标,第j个城市的指标值。

逆向指标。②指标指数法处理。计算公式为: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正向指标:Xij=(xijxoi)α

;逆向指标:Xij=xoixji

式中:X()

α

ij为指数值;xij为统计值;xoi为标准值;

α取1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AHP③)、评专家咨询法价指标权(Delphi重。综)得出各指标权重合运用层次分W析法i。

④质量综合指数计算。Rnj=∑XijWi(R表示城

i=1

市发展质量指数)。

2.2指标体系和数据来源

根据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代表性、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城市群间和城市群内城市的可对比性等原则,构建了包括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一级指标,信息化、智力资源、智慧经济、科技创新等9个二级指标,以及互联网普及率、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等2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7—2013)、《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中国港口年鉴》(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3),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统计年鉴(2013),以及中国民航总局、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相关数据,指标评价数据根据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2012年市辖区数据计算所得。

“倒金字塔式”(

第5期李磊,张贵祥: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63

表1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Tab.1Theindexsystemfortheevaluationofthecity

developmentqualityofthecitygroups

一级指标智慧化水平

二级指标信息化智力资源智慧经济

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0.0125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0.025每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0.02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0.02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

0.025

GDP比重

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0.025每万人专利授权量0.025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0.025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0.075每万人高等教育专任教师0.05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0.025每万人拥有医生0.075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0.025每万人轨道交通里程0.15人均城市道路面积0.05单位GDP机场旅客吞吐量0.05单位GDP港口货物吞吐量0.05单位GDP集装箱吞吐量0.05高速铁路通勤0.1人均城市绿地面积0.0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0.03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

0.04

全年比重

三级指标

权重

科技创新

公共服务水平

文化教育

医疗卫生

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交通设施运输能力

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

生态环境

3实证分析

3.1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分析

3.1.1京津冀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发展质量分析。从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比较可以看出,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7852、0.4747,高于河北各城市,北京在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但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指数比秦皇岛、承德低,说明北京的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天津在智慧化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

Tab.2

智慧经济科技创新智慧化水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交通设施运输能力基础设施生态可持续综合指数

0.11630.18830.12840.08830.21670.15020.14610.29630.0838北京

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河北各城市,在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低于北京和河北的石家庄、秦皇岛、保定、沧州,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指数低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2012年天津市辖区人口814.4万人,远高于河北各城市,出现人均公共服务占有不足。

3.1.2环京津城市发展质量。北京和天津两个核心城市与唐山、廊坊、保定、沧州4个城市的经济联系紧密[20],在城市发展质量上形成了较大落差。沧州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指数为0.3410,高于环京津其他城市,沧州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分别为0.1430、0.0771,高于环京津其他城市,承德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为0.0853,高于环京津其他城市。

3.1.3京津冀沿海城市发展质量。京津冀城市群沿海城市带包括天津、唐山、秦皇岛、沧州,这四个城市拥有临港和高速铁路发展优势,而且天津、唐山、秦皇岛有空港优势,天津和秦皇岛城市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4747、0.3946,高于唐山和沧州。天津在智慧化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唐山、秦皇岛、沧州,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低于其他3个城市。秦皇岛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指数在四城市中最高。3.1.4冀中南城市发展质量。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城市,与沿交通线(铁路)的邯郸、邢台、保定经济联系紧密[20],城市发展质量差距明显。衡水与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相比是城市发展质量最低的城市,其综合指数为0.2210。石家庄处于高铁线路上,是公路和铁路交通枢纽,拥有空港优势,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指数高于邯郸、邢台、保定。3.2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比较分析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

表2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指数比较

ThecitydevelopmentqualityindexcomparisonofBeijing-Tianjin-Hebeicitygroups

0.07710.12180.06540.05000.11540.09260.09350.18610.0513天津

石家庄0.04040.10940.08530.07930.16470.03470.06070.09530.06290.04500.07840.03190.04100.07290.01870.02920.04790.0577唐山

秦皇岛0.01750.07440.05200.06350.11550.04290.07510.11800.08670.02480.06730.03600.06390.09980.04400.01350.05750.0835邯郸

0.01020.04730.03870.06560.10430.03590.00770.04360.0674邢台

0.02540.05590.05130.07060.12200.03660.01950.05600.0672保定

张家口0.01600.05880.05360.05200.10570.02940.00000.02940.06290.00940.04630.04020.06360.10370.02420.00000.02420.0853承德

0.01670.06120.04410.09890.14300.03510.04200.07710.0597沧州

0.02400.07580.06450.04510.10960.02160.00840.03000.0808廊坊

0.00940.03960.02760.06840.09600.02690.00000.02690.0585

衡水

64经济绍兴、舟山。基于城市市区人口测度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两城市指数可以看出,京津冀城市群“双核心”发展态势明显,高位城市发育突出,低位城市发育不够;长三角城市群两城市指数最高,上海在城市群中发育突出。

表3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首位度比较

Tab.3ThefirstdegreecomparisonoftheBeijing-Tianjin-HebeiandtheYantzeRiverdeltacitygroups

年份京津冀长三角200720081.843.4820091.973.4920102.1120112.323.522.373.764.26城市群以特大或超大城市为核心,根据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律,核心城市对城市群内其他城市和整个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对城市群核心城市发展质量比较研究,分析同类城市间发展存在的差距,有利于提升城市群核心城市发展质量,发挥核心城市在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

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等级体系、城市规模、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以及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文对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的北京、天津、上海三个核心城市的发展质量做了比较分析。上海城市发展质量综合指数为0.7953,高于北京和天津,北京和天津城市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7886和0.5309,并且北京在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上海和天津。上海在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北京,上海共服务水平的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运输能力方面质量指数高于北京。

4结论与对策

基于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京津冀城市群呈现“双核心”发展态势,北京作为首位城市在城市群中优势明显,拥有承载城市发展的发达交通、信息网络,丰富的教育、医疗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力量,北京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指数远高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尤其在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方面优势明显;城市发展质量较高的核心城市与其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形成了发展落差,北京、天津与经济联系紧密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的城市发展质量差距明显,石家庄作

地理第35

表4北京、天津、上海城市发展质量指数比较

Tab.4Thecitydevelopmentqualityindexcomparisonof

Beijing,TianjinandShanghai

北京

信息化智力资源天津

智慧经济0.04940.0223上海

科技创新0.04670.01830.0280智慧化水平0.07240.03950.03040.0616文化教育0.1928医疗卫生0.12690.09760.1413公共服务0.09290.07170.1297交通设施0.21990.05350.0602运输能力0.16020.12520.1899基础设施0.13960.11160.1531生态可持续0.29990.13420.2205综合指数

0.07600.24580.06240.37360.0904为河北省会城市其城市发展质量在河北各城市中

最高,与经济联系紧密的邯郸、邢台、保定的城市发展质量差距明显;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质量指数差距不明显;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低于北京、上海;城市群内城市间存在的行政壁垒,制约了较高发展质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得中小城市的人口、产业集聚功能以及公共服务功能落后,城市群内大中小城市没有形成协同发展态势。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应在国家层面上建立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协同发展的跨区域城市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合作对接、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区际间生态协同发展机制,实现城市群内体制机制的协同,突破省际间和城市间的行政壁垒,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推动城市群内铁路、公路、空港、港口、轨道交通等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发展,为强化城市间空间联系,促进生产要素在城市间的自由流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发挥北京、天津两个核心城市在政策引领、科技支撑、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驱动引领作用,河北省各城市要以北京、天津城市功能疏解为契机,利用自身的土地、劳动力和特色资源优势,承接京津的科技、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和产业转移,进而优化各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完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实现跨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参考文献:

1]徐绍史.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R].第十二

(下转第8页)

8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9-27.

经济地理

2006,30(S1):36-40.

第35卷

[11]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

学报,2004,59(z1):153-161.

[12]JShen.Scale,StateandtheCity:UrbanTransformationinPost

ReformChina[J].HabitatInternational,2007,31(3-4):303-316.

[13]杨保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及出路[J].城市规划,

2004,28(10):26-34.

[14]JScottA.RegionsMotorsoftheGlobalEconomy[J].Future,

1996,28(5):591-411.

[15]MKeating.TheNewRegionalisminWesternEurope:Territo-rialRestructuringandPoliticalChange[M].Cheltenham:Ed-wardElgar,1998:73.

[16]ALaquianA.BeyondMetropolis:thePlanningandGovernance

ofAsia'sMega-UrbanRegions[M].Baltimore:JohnHopkinsUniversityPress,2005:6.

[17]NBrenner.Global,Fragmented,Hierarchical:HenriLefebvre's

GeographiesofGlobalization[J].PublicCulture,1997(10):137-169.

[18]JScottA.GlobalCity-Regions:Trends,Theory,Policy[M].

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326-327.

[19]李晓江.“钻石结构”——试论国家空间战略演进[J].城市规

划学刊,2012(2):1-8.

[20]沈建法.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空间的再组织[J].城市规划,

[21]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

转向[J].人文地理,2004,19(4):68-76.

[22]罗震东.分权与碎化——中国都市区域发展的阶段与趋势

[J].城市规划,2007,31(11):64-70.

[23]NBrenner.TheUrbanquestionasaScaleQuestion:Reflec-tionsonHenriLefebvre,UrbanTheoryandthePoliticsofScale[J].InternationalJournalofUrbanandRegionalResearch,2000,24(2):361-378.

[24]BJessop.TheRiseofGovernanceandTheRiskofFailure:

TheCaseofEconomic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SocialScienceJournal,1998,155:29-45.

[25]BJessop.TheCrisisoftheNationalSpatio-temporalFixand

theTendentialEcologicaldominanceofGlobalizingCapitalism[J].InternationalJournalofUrbanandRegionalResearch,2000,24(2):323-360.

[26]BMansfield.BeyondRescaling:Reintegratingthe"National"

asaDimensionofScalarRelations[J].ProgressinHumanGe-ography,2005,29(4):458-473.

[27]杨小军.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

验[J].现代经济探讨,2009(9):8-11.

[28]张京祥,陈浩.中国的“压缩”城市化环境与规划应对[J].城

市规划学刊,2010(6):10-21.

(上接第64页)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013-06-26.[2]UnitedNationsHumanHabitat.TheStateoftheWorld’sCities

Report2001[M].NewYork:UnitedNationsPublications,2002:116-118.

[3]UnitedNationsHumanHabitat.UrbanIndicatorsGuideliners,

UnitedNationsHumanSettlementProgramme[M].NewYork:UnitedNationsPublications,2004:8-9.

[4]郭叶波.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学习与

实践,2013(3):13-20.

[5]魏后凯,王业强,苏红键,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

[R].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2013.

[6]何平,倪苹.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J].统计研究,2013,30(6):

11-18

[7]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等.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

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7):50-55.

[8]朱洪祥.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07(5):37-43

[9]晏玲菊.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J].学习与

实践,2014(2):17-26

[10]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

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3(1):16

-22.

[1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12]韩增林,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

差异[J].地理研究,2009,28(6):1508-1515.

[13]梁振民,陈才,刘继生,等.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

测度与层级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3,8(8):926-934.

[14]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

径[J].地理研究,2011(11):1932-1945.

[15]王德利,方创琳,杨青山,等.基于城市化质量的中国城市化

发展速度判定分析[J].地理科学,2010,30(5):643-650.

[16]沈玲媛,邓宏兵.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

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6):7-10.

[17]王红,石培基,魏伟,王文静.城市群间及其内部城市的质量

差异分析——以山东半岛、中原、关中城市群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6):1-4.

[18]王德利,赵弘,孙莉,等.首都经济圈城市化质量测度[J].城

市问题,2011(12):16-23.

[19]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

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25-129.

[20]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2014)——城市群空间优化

与质量提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